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轭式搭配是英语中一种风格独特的语言搭配,它将逻辑上并无必然联系的事物搭配在一起,使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耐人寻味。该文介绍了轭式搭配及其表现形式、特征、修辞效果,并通过一些典型范例探讨出理解和翻译轭式搭配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修辞学中的一种重要修辞格——轭式搭配。从几个典型的范例入手,列举了一些轭式搭配的主要形式,分析了轭式搭配中牵强搭配的一些显著特征,进而探讨了轭式搭配在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效果。同时也指出了轭式搭配与一笔双叙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英语轭式搭配的修辞特点及其汉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英语轭式搭配的特点及其修辞效果,并就轭式搭配的汉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汉语的拈连,对偶,并列的四字格及排比句对轭式搭配作意义和修辞上的补偿.  相似文献   

4.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角度论述了英语轭式搭配的特点、作用及作用原理,指出它其实暗含隐喻,反映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在语言上表现出简洁和新颖的特点,主张尽量在翻译中保留轭式搭配的形式特征,并建议用汉语的“拈连”来进行直译。  相似文献   

6.
Zeugma一词源于希腊Zeugnynai,在汉语修辞学中,被称为轭式搭配法,它是指一个词与两个或更多的词搭配,在序列号法上似乎不规范,不合逻辑,却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轭式搭配表现形式多样,这种修辞格的运用,能使句子简洁含蓄,使某些抽象事物更加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音律美。  相似文献   

7.
英语的轭式搭配(Zeugma)是使用一个动词、介词、形容词同时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使其产生不同语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角度论述英语轭式搭配实现的过程符合隐喻映射的特点并依赖隐喻映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英语的轭式搭配(zeugma)是使用一个动词、介词、形容词同时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使其产生不同语义的修辞手法.它可运用标记理论、认知模式等观点来予以阐释.轭式搭配具有突出的陌生化效应、经济效应以及幽默效应.  相似文献   

9.
TheAnalysisofZeugma'sStruture英语中的词馆组合浩如烟海,按其搭配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性搭配即习语、俗语之类;另一类是灵活性搭配,即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实求造期的开放性组合,可以无限生成。轭式搭配(Zeugma)则是灵活性搭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  相似文献   

10.
轭式搭配是指用一个词来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而这个词通常只和其中一个事物搭配,然后顺势把它连用到另一事物上。在原型理论的观照下,拈词界定了一个语义范畴,在此范畴中,本体成为原型成员,拈体因为和原型成员之间具有一定家族相似性而成为边缘成员,拈体和本体通过拈词连接起来。通过一定的家族相似性构成的搭配没有超越特定的语义范畴,因而并不牵强。这种顺势搭配由于拈体和本体之间距离远、家族相似性低,产生了新奇、生动、简洁和幽默的修辞效果。运用原型理论对轭式搭配进行新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解读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论 zeugma     
轭式修辞法是英语中一种重要而有趣的修辞手段 ,关于它的定义及范畴历来争议较多。文章认为轭式修辞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根据其使用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性质又可将狭义的轭式修辞法的性质分为两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轭式修辞法与词义及语言语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英语幽默语言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由英语的词汇运用、句、段及篇章的变义组合;夸张、对照、比喻、取笑、反语、轭式搭配法、仿拟及双关是英语中与幽默语言风格的形成关系较密切的几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13.
轭式搭配悖反常理,其搭配看似硬套强加,却又能协调并进,达到一种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效果,实现了它求新求奇达意功能,让人过目不忘。翻译这种修辞手法,一定要实现它的修辞效果,以功能目的论为翻译的指导理论,在无法用汉语的修辞手法拈连进行套用直译时,要大胆突破,引申词义,用汉语的其他艺术手法如四字格、对偶以及排比等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轭式修辞法的定义、特点及表达形式 ,从语法的角度归纳出了轭式修辞的若干种常见结构 ,并通过范例分析来阐明该修辞手法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也谈到了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修辞手法 ,并做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并结合本厂制造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斜支臂式转子支架、磁轭固定结构、无磁极压板式磁极铁心结构、转子磁极与磁轭的新型连接形式、凸形磁极线圈结构.  相似文献   

16.
英语修辞格zeigma(轭式修辞法)是指用一个词勉强修饰或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毫无联系的词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格,在本质上与汉语修辞格拈连完全相同.本文着重讨论了英语轭式修辞法的涵义、格式以及翻译的三种方法套用汉语的拈连法;引申词义法;排比或对偶法.  相似文献   

17.
对英语搭配中固定搭配和常规搭配两种搭配结构进行了讨论 ,指出在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应强调对英语搭配关系的认识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质量 ,实现搭配在阅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相关研究表明,成人与儿童一样,会更多地使用语法体、词汇体和时态的原型搭配(如:终结性+完成体+过去时,或非终结性+未完成体+现在时)。另外,与非原型搭配(如:非终结性+完成体+过去时)相比,他们认为原型搭配更容易理解、更加合理。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测试和句子偏好测试,对40名美国大学生对于时态和体特征的原型与非原型搭配的理解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英语母语者认为原型搭配比非原型搭配更容易理解。对于原型搭配与非原型搭配的合理性判断,英语母语者认为两者同样合理。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语言的交流与使用中,搭配规则和语法规则非常重要,但在英语中,也同样存在违背语言的搭配规则和语法规则的超常规搭配形式,如搭配的缺省和错误。这是一种词语之间非习惯性的共性,但却仍能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究其原因,认知因素、情境因素以及求简心理,是形成英语词汇超常规搭配的三大主要动因。这种超常规搭配,同时反映了语用学理论中的经济原则和语境动态性的交际原则,从而使其具有幽默和比喻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20.
搭配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学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同一个词在与不同的词搭配使用时往往会有不同的意义,即词的搭配意义.由于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存在不同的词语搭配习惯和搭配限制.在翻译这些搭配时,既要考虑到源文语言中词语的不同搭配意义,又要照顾到译文语言的搭配习惯,以确保译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