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有两种关系:任意和象似的关系。从古至今,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就一直存在任意性(arbitrariness)和象似性(iconicity)观点的争论。文章就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问题发表见解,通过对象似性的概念、象似性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语言结构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人的认知结构、概念结构相对应的现象,尤其是在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语篇视觉象似性等方面,但同时也不应否认语言任意性的基础地位,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对语言符号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象似性(iconicity)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前沿研究内容,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说相反,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象似性理论为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诗歌语篇中存在的语音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视觉象似性等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象似性理论在诗歌形式连贯、意义衔接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关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本质特征问题 ,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自从F·de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外的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象似性角度对任意性提出了种种质疑和挑战 ,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在简要评介Saussure有关语言任意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外界的批评以及象似性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 ,并就任意性原则能否继续发展、以及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关系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从而否定了“任意性支配说” ,阐明了“象似性辨证说”。  相似文献   

4.
象似性(iconicity)理论是当今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是对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二元符号模式"的一种反思.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完全任意的,其也有象似性的一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处于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许多论文和论著过多地强调了语言的象似性特征而贬低索绪尔的任意性学说。实际上索绪尔的任意性与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任意性是符号的一般特征,具有符号学的一般性理论意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一般符号任意性的一种佐证。基础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而语言的理据则体现在规则之中。符号任意性的实质在于,所指因认知方式不同而有差异,能指符号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的有益补充,但不能取代任意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主要指语法形式和其所指概念结构之间的一种映照性或可论证性,因此它是语言任意性的重要补充.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哲学基础不同,体现层面有异,但二者具有对立补充的辩证关系.以美国手语为例的对比研究表明,象似性的心理现实性,象似性和任意性的互补关系,象似性的腐蚀性以及任意性的提升等问题都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合理而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既包括任意性,又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的根本性质是任意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象似性是语言在不同层面体现出的性质。理据性和象似性正好与相对任意性的两种表现形式——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相对应,可以说是任意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任意性的反动。  相似文献   

8.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头等重要的原则以来,学术界一直对此存有争议。从语言发生论的角度,分析语言任意性的成因,解释任意性作为语言根本属性的价值,阐述任意性和象似性之间主导和从属的关系。在语言符号的构造中,任意性解决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盾,将语言符号系统与符号外的客观世界与概念世界联系起来,使得人类语言能够用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内容。象似性也是语言符号的重要属性,但它依赖于任意性建立起来的音义关系,属于第二性。就人类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而言,任意性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在语言学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象似性学说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论述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的非平衡性.认为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但任意性主要存在于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态和词汇层面,而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则遵循象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在语言学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象似性学说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论述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的非平衡性,认为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但任意性主要存在于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态和词汇层面,而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则遵循象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指概念和表示该概念的语音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和先验的联系。 然而,整合的符号观认为任意性体现在符号和实体、语音和语义、语法结构和语义内容等两 两相对的构件之间。和任意性对立统一的是非任意性,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理据性是语言 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某一语言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分为语音、语义、语形等内 部理据和拟声、象似、省力等外部理据。象似性则主要涉及语法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的可论 证性,是对任意性的重要补充。任意性和非任意性互补共存、相辅相成,在语言的各个层面 上共同成为语言的两大自组织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由来已久。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见仁见智。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或不正确的研究方法。有人不在同一个前提或语言结构的同一层面来讨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导致了一些偏激观点的产生。文章认为,应该正确地理解索绪尔关于语言的任意性与可论证性(象似性)的观点,辩证地看待任意性与象似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而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性质更是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进行全面分析,并且与现今认知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象似性进行比较,认为语言符号任意性或象似性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是片面的,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提出了挑战,并以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或象似性特征为依据,对任意性特征进行否定。根据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提出语言产生的模式,并针对"可论证"说和"象似"说对任意性原则提出的挑战进行商榷和反驳。我们的结论是:任意性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原则;可论证性或象似性只能是置于任意性这一根本原则之下的补充,而不可能替代任意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在创造科技新词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使新词更有理据。因此,在翻译时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观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英汉语的符号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内涵及不同语言学者的观点,指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任意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层次,而象似性则主要表现在句式、段落、篇章之间,二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 "象似性"辨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意性"作为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诸多研究者的质疑,有学者主张用"象似性"取代"任意性"。"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对"任意性"原则的反动。"象似性"对理解人类认知本质有重要推动作用,与之相关的隐喻研究经历了从修辞手段到人类认知工具的发展。认知科学的发展催化了象似性与隐喻研究的融合,尤其是在分析书面语篇中两者可以体现出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创造力。混合模型将隐喻与象似性结合起来,提供了分析语篇的一种新范式。尽管这种认知语篇分析法揭示了书面语篇的高度象似性,可是它依然不能推翻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特征的论断。"象似性"不能取代"任意性",从事认知科学研究的学者存在对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误读和片面解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有相对任意性和绝对任意性之分,两极之间存在一个连续体,二者并非二分对立。"象似性"早已包含在索绪尔的"相对任意性"之中,它不可能作为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对立面而存在。  相似文献   

18.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焦点.不少语言学家已从语音、语法、词序等层面揭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距离、顺序、以及数量等方面对句法的象似性展开阐释,试图探讨句法象似性对英语句法教学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就符号和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时有争论。本文认为许多问题有待梳理和深入研究。例如,任意论者所谈的符号是语言符号,而象似论者所谈的符号具有包括语言符号在内的元符号性质;就语言而言,前者着重语音和口述语言,后者还兼及文字和书面语言;就象似性而言,前者承认为数较少的高度的拟声性,后者扩展至拟象性、隐喻和有理据性。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场争论为什么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展开,从汉语的发展重新解读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和线性特征,以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象似性的角度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提出了"补充和挑战".任意说存在漏洞,但象似说对任意说的质疑也存在不妥之处,针对狭义任意性的象似性分析对广义的任意性并不构成威胁.任意性是对语言的定性结论,象似性是量的分析,两者实为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