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锳先生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具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世界眼光。将爱国主义贯穿到研究中,立足中华民族的文学传统,重视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价值。全面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深入分析研究对象及其产生环境,客观冷静,持之有据。打通文史哲,融汇中西方,宏观研究以扎实严谨的微观研究为基础,具有海纳百川的学术胸怀、敢于开拓创新和不断超越的学术理想。詹锳先生的学术品格对今天的古代文学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詹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研究大家,学术成就斐然。为发扬光大詹锳先生学术精神,特邀请詹门五位学者,分别以詹锳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李白研究、教育思想研究、学术品格、生平著述及学术思想等五个方面,讨论詹锳先生的学术研究主要成就和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理切实 评赏精妙──读《中国古代文学散点透视》刘凤泉崔海正先生十多年来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显著。继《东坡词选注》、《东坡词研究》之后,他又推出《中国古代文学散点透视》(齐鲁书社1994年5月第1版,以下简称《透视》),为学术事业作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的扬州叙事呈现出亦俗亦雅的城市审美风貌,雅为先声,俗为主调。以俗为美主要表现为讴歌世俗生活,张扬物质欲望,肯定个人诉求,彰显大众娱乐精神;以雅为美则主要体现为依托扬州城建构精神之旅的文化平台,在对历史的回溯中完成对现实的指认与批判,以沉重的社会人世的沧桑之感和无限悲哀的历史兴亡之叹取代个体放浪形骸的快意以及对人生享乐的追逐。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审美传统以及创作主体的心理需求,共同铸就扬州叙事亦俗亦雅的城市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5.
刘衍先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以李贺、姚舍为代表的唐诗研究和以唐宋散文史为代表的古代散文研究为其突出成就。在对先生研究成果的归纳分类上,在学术界对先生成果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成就作了客观评述。  相似文献   

6.
刘衍先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以李贺、姚舍为代表的唐诗研究和以唐宋散文史为代表的古代散文研究为其突出成就。在对先生研究成果的归纳分类上,在学术界对先生成果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成就作了客观评述。  相似文献   

7.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几十年来是全国高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古代文学教材,但囿于时代等方面的原因,从作品的题解到文字的注释,今天看来,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入选的《尚书·无逸》和《诗经》中的若干篇章的旨意和文字训诂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和纠正性的工作,以期对即将进行的全国古代文学教材的修正和统编工作,提供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詹锳先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开始于战争年代,转型于异国他乡的求学期,最终形成于回归祖国后。詹锳对人才培养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采用独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培育宽广的国际视野与开放精神;抓住古代文学中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和项目,把学术研究和教学完美结合起来,采用文献考证法和现代的科学索引法教学与研究,不仅注重中国古代文学扎实的基础训练,也注重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詹瑛的人才培养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当今的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著名文学家、教授、学者和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诞生110周年,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扬州大学文学院主办、《扬州日报》社与扬州市作家协会及朱自清故居承办的“全国朱自清研究拓展与深入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在朱自清先生的故乡扬州举行。就朱自清研究如何拓展与深入,来自各地的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0.
知人论世会心千古——陈贻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陈贻先生1924年出生于湖南新宁县长湖村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前清秀才。堂舅祖刘永济先生、表叔李冰若先生(后来成为岳父)都是研治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父亲在上海一个教会学校读过书,英文很好,书法和古典诗词...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1月初冬的上海,已略有寒意,笔者与《扬州日报》的记者朋友一起采访了今年86岁的著名翻译家姚以恩先生。  相似文献   

12.
<正>王立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学研究成就斐然,业已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强烈反响。他先后发表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中国文学主题学》等颇具特色的系列专著。……想获取比较完备的资源,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搜集整理工作。王立先生在撰写这部著作的过程中,文献阅读量是非常大的,令笔者自叹弗如。举凡经史子集、野史笔记、道藏佛典,他都广为浏览,多方发掘,掌握了大量有关复仇主题的信息资料。实际上,作者在撰写这部著作之前,  相似文献   

13.
徐沁君教授,词曲研究家。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1911年生,江苏靖江人。早年任中学语文教员,1957年调扬州师范学院至今,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目前,仍兼任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徐先生青年时代,读王国维、任中敏、郑振铎诸先生之书,受其影响。早年著有《词派分析》《曲派分析》二书(未刊稿),发表词学论文多篇。中年以后,乃以传统的校勘、考据方法,研究古典戏曲文献。1966年,所撰《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成,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季思先生在1980年曾发出感叹,《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一本“似乎也还没有人能把它读通读懂”的书。然而,徐先生正是国内全面研究整理该书以求通解的第一人。隋  相似文献   

14.
朱金发 《南都学坛》2006,26(5):140-140
赵逵夫先生是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的教授,西北师大古代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导师,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年,在此领域的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古典文献论丛》(中华书局2003年7月第1版,此书中华书局已重印),是赵逵夫先生在《屈骚探幽》、《屈原和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邱世友先生《水明楼小集》(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小集》)已问世一年多了。这是一部古代文学理论论著。这部论著虽以《小集》之名问世,但所论及的问题却是我国文学批评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小集》的问世,无疑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深度和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是文史界的卓然大家,但是人们还很少知道,他与毛泽东先生曾高度赞扬的“宁愿饿死,也不须美国救济粮”的爱国名教授朱自清从师生到朋友的一段史话。多识字反挨揍,7岁成了“小姑爷”。十一二岁在报上连载滑稽小说,未成学问大家,先成“体育明星”余冠英与朱自清一样,都与文化古城扬州有著极其深厚的感情。朱自清原是苏北东海人,6岁全家搬到扬什I。所以朱自清自云:“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於斯,死於斯,歌哭於斯’了。现在仁妻生的四个孩子都已自称为扬州人了二我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及其改革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教学时间压缩、将文学史人为割裂、文学史与作品选分离等,都是古代文学课程进一步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实际,应该以明确学习目的意义、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完善科技教学手段、培养师生问题意识为当务之急,这样才能适应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让古老的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从《周易》的“人格论”看《中国文学史》李笑野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第一次以人性为基点,去系统地观照、审辨、论述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这一视角的确立,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建树。在文学发展、流变的过程中,无论是创作主...  相似文献   

19.
单独看,中、西古代文学皆阳气十足;然对比看,中国古代文学则显示出明显的阴柔特征,西方古代文学则勃发着阳刚气质。中、西方古代文学的不同生态环境,培育了西方古代文学的阳刚气和中国古代文学的阴柔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必将相得益彰,各自产生出更新更美的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20.
刘明华先生在学界是以研究唐代文学及其思想史尤其是杜甫研究见长的.最近,由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作序,中华书局隆重推出了他的一部新著--<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后文简称<文>著).此著系刘明华先生主持的华夏英才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结题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