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英文口译术语educational interpreting的翻译研究,揭示了国内口译界在研究重心上与国外的不同,并由此探讨了几个不同领域的口译,诸如会议口译、社区口译、手语口译和教育口译,指出目前国内口译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会议口译,相对忽视了社区口译、手语口译和教育口译。  相似文献   

2.
口译员和口译使用者是口译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因此他们对于口译的期待和评价是口译质量评估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回顾总结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西方口译质量评估研究成果,本着口译教学应与口译研究、口译实践相结合的理念,结合口译教学现状,针对质量评估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一系列口译教学建议,旨在使口译教学尽快与市场挂钩,满足市场对合格口译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口译的研究常常强调口译的过程和技巧,但是对于一次具体的会议口译,会前的准备工作往往起关键作用。文章将具体谈论如何准备会议口译。  相似文献   

4.
德语口译课程是为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德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该课程应当结合口译的特点,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语口译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5.
口译教学与教学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口译强化语言技能,口译教学注重口译技能。清晰区分教学口译与口译教学能够提高口译教学的有效性,满足口译职业化发展的要求,为优化高校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口译笔记是帮助译员记忆讲话人内容的重要工具。口译笔记的重要性以及记录方式的独特性使其成为口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著名口译学者Daniel Gile的相关观点出发,从口译工作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并从口译笔记的记录原则、内容、使用的语言、格式要求四个方面探析了如何记录口译笔记,总结了口译笔记的相关技巧,旨在强调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帮助教师完善口译课堂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口译教学实践和口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高校非英语专业开设口译课程的设想,并分析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对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及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日语口译课教学受限于师资、教材、思想认识等诸多因素,尚未有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结合日常教学方法与口译教学理论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提高以及完善口译课程教学,对口译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科技和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口译作为一门内涵深广的人文学科,在最近20年有了长足发展。各高校的学口译、教口译、研究口译和从事口译职业的实践,已经成为与对外开放同步前行的社会文化热点之一,持续升温。然而,由于口译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相对滞后,口译教学在不少方面显露出了令人忧虑的弱势:承担口译教学的教师,选修口译课的学生以及口译教材的选用等因素影响了口译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口译教学中只有加强口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鼓励教师编写口译教材,才能不断提高口译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海莉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0):112-113,120
虽然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翻译公司,提供各种类型的翻译服务,但是考虑到时间成本和效率成本,电话口译成了中国口译服务的一个新趋势。随着通讯设备的不断升级换代与普及,电话口译同样也可以克服非言语上的缺失。通过对电话口译员的系统培训及其自身知识的储备,克服零准备的挑战,并严格遵守口译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保证口译公正和口译信息保密,因此,电话口译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笔记"(note-taking)是交替传译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包含三个同时进行的认知过程:听辨、理解、记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只有系统地了解国内口译"笔记"研究的现状(1988-2012),才能更好地分析国内口译"笔记"研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译员。本研究以31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译员为研究对象,从译员的口译能力角度研究汉英交替传译中造成学生译员口译困难的原因,探讨其口译能力中有待加强的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译员口译困难主要是由智力因素造成,非智力因素只占较小比例。在智力因素方面:就语言能力而言,英语词汇量和汉语长句英译为主要因素;就口译技能而言,口译笔记的记录和阅读,记忆和数字英译等方面是主要因素;知识能力几乎没有造成口译困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与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相比,心理素质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为完善今后的口译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口译能力作出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的口译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其他教学方式,不仅要求教师课堂上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更是强调学生课余时间通过实习、实践等多渠道的实战训练来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但是由于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本土很多MTI学生都面临缺少实习机会的尴尬。本文通过分析当下口译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口译训练营作为切实可行的实战能力培训方法作为对实习缺少的弥补,为口译能力培训拓宽渠道,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口译认知加工焦虑与口译策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口译认知心理和口译策略相关理论,对口译策略特别是口译认知策略进行了重新分类;同时结合自行设计的口译认知加工焦虑问卷和口译策略问卷,通过两次实证调查发现,口译认知加工焦虑与口译策略呈显著的负相关;焦虑状态下口译策略特别是分析推理性认知策略的使用受到明显的影响;而较强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能力则会表现为较低的认知加工焦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培养元认知策略意识和习惯,加强认知策略训练,及多维度干预口译焦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务英语口译是在商务活动中涉及的以连续传译方式为主的口译行为。作为一种口译行为,其能力的构成离不开口译活动的基本要求。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Daniel Gile所提出的"口译理解公式"和"连续传译的精力分配模式"很好的阐述了连续传译译员应具备的能力。本文从该视角探讨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基本要素。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构成与一般连续传译一样,其要素包括智力素质(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口译技能)和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商务知识作为非语言知识的一部分对商务口译能力的构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艾森克人格理论与个性调查问卷(EPQ),结合44名英语专业学生口译录音、笔记及课堂观察,分别从气质性格差异对口译技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口译综合效果的影响3个维度进行气质性格差异对口译效果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气质性格的受试者各有其优劣势,比较而言,多血质和黏液质受试者在口译学习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口译材料的选择是英语专业口译课开设的关键之一。口译有一定的时效性,口译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一本现成的教材,还必须以培养、提高语言能力为核心,采用符合时代需要,有现实意义的补充材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口译教学目标定位与多层次口译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国际,对各个层次口译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明确口译教学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本校实际情况对口译教学进行准确定位是各高校外语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高级翻译学院和翻译系的本科口译教学应以培养高级口译人才中的交替传译人才和中级口译人才为目标;普通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口译课程教学应以普及并提高大学生口译能力,努力培养初级口译人才为目标定位。本科口译教学的目标定位有利于缓解口译人才短缺的局面,有利于教学效果最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口译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长,而口译课程群的建设对于口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因为单一的课程建设并不能优化课程和师资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只有科学合理地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把课程体系中内在联系紧密的多门课程建设成课程群,才能提高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