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增强语副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类词既有使用过多又有使用过少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他们过多使用了增强语副词,而且过多使用的词主要集中在more,very,much和too四个词上.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习者的词汇量较小和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此外,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随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高水平学习者所使用的增强语副词范围更广,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更接近于本族语者.  相似文献   

2.
利用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增强语副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类词既有使用过多又有使用过少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他们过多使用了增强语副词,而且过多使用的词主要集中在more,very,much和too四个词上。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学习者的词汇量较小和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此外,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随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高水平学习者所使用的增强语副词范围更广,使用增强语副词的能力更接近于本族语者。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和本族语者口笔语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探究我国英语学习者认知立场副词的使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与本族语者相似,中国英语学习者无论在口语或书面语中都更倾向于使用确定立场副词。同时中国英语学习者显现出区别于本族语者的中介语特征,如语域特征不清晰,口语和笔语中最高频的3个立场副词为really,never,actually;口语中过度依赖高频词maybe,将其作为一种交际补偿策略,并不具有表述判断评价的意义;同时书面语和口语中句法单一,立场副词主要位于句首。  相似文献   

4.
跟踪国内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四年时间,收集不同阶段口语语料,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从多方面探讨学习者口语语块的发展性特征.研究表明:学习者口语中使用语块的数量、种类与语块自身的长度成反比;学习者口语表达时过分依赖名词+动词语块、名词语块和动词语块,而较少使用介词语块,与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别;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其使用语块的数量呈现正态增长趋势.研究结果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习得与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英语高水平大学生口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特点。结果表明:首先,中国英语高水平大学生和本族语者都倾向于使用属性类模糊限制语中的程度类副词和近似性副词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使用可能性模糊限制语中的或然性副词表达对所说话语的不确定,擅长使用说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中的委婉情态动词表达可能性;其次,较少使用某些属性类模糊限制语如about,听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如know、mean,未使用某些属性类模糊限制语如pretty、kinda;最后,过多使用某些属性类模糊限制语very,可能性模糊限制语maybe,说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will,听者指向类模糊限制语think、believe。中国英语高水平大学生对模糊限制语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与本族语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上存在某些共性,但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连接副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和母语口语语料库,探讨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使用连接副词的特点,并对其在连接副词的使用上表现出的非母语性进行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7.
以英语本族语者的英文演讲以及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的演讲竞赛的演讲为分析对象,采用VocabProfile词汇分析软件,对两者中的英语连贯副词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提供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产出时的连贯副词使用规律及问题,为语言深感与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习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与英语语言的其他系统相比,语音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语音教学明显偏弱,导致学生对语音有忽视及畏难倾向,最终影响英语水平的提高。事实上英语学习是有一定规律的,其语音系统也有自身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利用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SECCL,对英语学习者so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就使用频率而言,在口语和作文中外语学习者明显高于操母语者,这种差异在作文中更为明显.但是,这种现象会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就用法而言,在口语中,操母语者使用so作为语篇标记词的频率为英语学习者的两倍多,而在学习者的笔语语料中,so主要作为语篇标记词,而不是连接副词.  相似文献   

10.
短语动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LOCNESS语料库,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用,而比喻义的短语动词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现象。所有存在使用回避现象的短语动词,其使用频率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仍远低于母语学习者。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语料库的ADVANCE搭配行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语料库为基础对advance搭配行为所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该词项的使用呈现显著差异:较之本族语者,中国学习者把advance作为名词使用的频率过低,过多地把其当作形容词使用;advance在ADJ+N、N+PREP+(N)类联接、习惯性搭配中及作动词时,中国学习者存在误用、滥用和少用现象。  相似文献   

12.
无论在篇章语言学还是在语用学研究中,话语联系语均被认为具有重要功能。篇章语言学家认为,话语联系语是实现篇章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语用学家认为,话语联系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为话语的理解指路导航。本文运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在英语论文中使用话语联系语的差别,结果显示:(1)中国学习者在论文写作中比母语者倾向于更多地使用联系语;(2)二者使用的联系语在语义分布上大致相同;(3)在每一类别内部具体联系语的使用上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学习者机械套用,欠缺必要的文体意识,及在表示列举、总结、转题和推论时,倾向于借助明显的联系语来达到发展主题的目的。本文试从连贯理论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可能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话语联系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合语料库与认知分析框架对比研究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介词in的情况,研究发现:(1)与英语本族语学生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作文中明显超用介词in,集中表现在超用in的核心意义、in最易拓展的隐喻意义(表示时间)和in的某些固定短语。(2)与本族语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明显少用介词in较难拓展的各项隐喻意义;其使用in的固定短语缺少多样性。(3)中国学生使用介词in总体错误率不高;在所犯错误中,错误率相对较高的为in较难拓展的隐喻项错误。但是,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错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对抽样调查中的真实语料及英语为母语者的语料库对比分析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用标记语的使用方面同母语者有很大的差别;任务类型、任务难度对语用标记语的使用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语用标记语的教授应该成为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通过选择认知负担适当的任务来操纵资源的分配,以最大可能地实现学生对于语用标记语的恰当使用和习得。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来对比分析不同层次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发展的趋势以及特点。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语块的重复使用减少,丰富度提高。但是与本族语者相比,在语块的储备和丰富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按照语块的结构进行分类后,学习者在从句类和惯用法语块的使用上呈上升趋势。在介词类语块的使用上,学习者之间差异较小,但与本族语相比,使用的比率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6.
探讨操中文母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操英文母语者在补救话语的语境中采用的礼貌策略。根据Brownand Levison(1978)的理论,提出五个假设。通过分析采集的语料,发现由于在对强制评估时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文化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操英文母语者采用的礼貌策略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与操英文母语者交际时,虽然采用了带有母语倾向的礼貌策略,也能根据有关目的语的社会语言学知识调整其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中国日报》中美专栏作家九大主要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以及三大类别的语义分布情况,试图分析中国高水平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情态动词表达观点与态度的异同,从而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与写作中更加准确精当地理解与使用情态动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rown Corpus,以"engage"一词为例,对其类联接和语义韵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归纳,进而发现在英语本族语者的实际使用中,词语的类联接和语义韵使用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情况下,使用在相同类联接框架下的词语体现出相同的语义韵特征,而同样的词在不同的类联接框架下所体现出的语义韵特征也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多数未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故往往难以掌握英语词语确切的、深层的含义,从而无法学习和使用到真实、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9.
利用学习者语料库,对大学英语专业3~4年级和非英语专业3~4年级学习者高频动词give非词汇化的搭配型式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英语专业学生所使用的名词搭配词要比非英语专业学生所用的搭配词种类更多,语义更丰富.同时,就学习者的搭配词与本族语语料库BNC中的搭配词对比发现,他们使用典型名词搭配词的能力较弱,其非词汇化动词搭配的典型性差异明显,并且学习者搭配词中也存在不少语际及语内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