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性婚外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学的整体视角研究婚外恋,不止步于单纯法学的范围,可以观察到婚外恋现象是社会关系发生矛盾和社会结构不平衡的表现。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女性婚外恋也是对妇女权益的维护,是对社会良性运行的维护。本文就以此为信念,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女性婚外恋的成因,以期对大家有所启发.从而有助于婚姻问题的研究。一、女性婚外恋现象不容忽视大众传媒关注的婚外恋多是指男性行为,这无疑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婚外恋多发生于男性,或者说男性婚外恋特别严重。事实上,女性婚外恋也非少数,尽管目前不及男性普遍。金赛在上世纪…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法,选取浙江两所高校23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普遍,恋爱心理表现出从众性和非现实性,网恋受大学生青睐;大学生能正确看待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认为婚姻在人生中是重要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可靠的亲密关系;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更注重志趣相投、健康阳光、性格随和等方面.在男生最为看重的五个影响因素中,女生的能力排在第三位;大学生恋爱普遍持有重过程不重结果、当前恋爱与未来婚姻是两回事的的态度;大学生的性观念愈加开放,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十分包容;男生性行为比例高于女生;大学生首次性行为负面情绪居多,男女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槟 《南方论刊》2009,(8):89-91,93
不满文明社会对人的禁锢,劳伦斯和渡边淳一两位作家都惯常写性爱,企图构建男女和谐快乐的伊甸园,以此作为对抗文明和死亡的方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失乐园》就是这种主题的代表作。作品中主人公婚姻的破裂,都源于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和危害;他们对婚外恋的热烈追求,反映了现代人在伤痛后的爱情幢憬;他们的爱情悲剧,昭示着人性的脆弱与迷失,喻示着伊句园的虚幻与失落。  相似文献   

4.
焦会生 《殷都学刊》2004,(2):99-101
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黑氏》充分肯定了黑氏的婚姻追求与选择 ,即肯定“爱的需要和满足”为婚姻的第一要义。无庸置疑 ,这个看法是合理的 ,也是具有普遍性的。然而 ,这种婚姻观却是通过对“婚外恋”的张扬表现出来的 ,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在肯定它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再审视它的负面效应。文学不应该违犯道德或践踏道德。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民家庭道德观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完颜华 《中州学刊》2006,(6):118-122
通过对《2005—2006全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问卷》中有关家庭道德方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家庭道德中合理因素仍在发挥其作用,传统“孝慈”观念中的合理成分基本得到认同,邻里关系基本和睦;而对日益突出的新的家庭道德问题如婚外恋等现象的考察结果表明,性观念日益开放,婚姻稳定性在下降。  相似文献   

6.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关于婚姻效力瑕疵的规定应该解释为具有封闭性。从法政策的视角看,欺诈行为只有在涉及婚姻实质时才会影响婚姻效力,而法定的涉及婚姻实质的欺诈只有隐瞒重大疾病这一种;重大误解不足以构成撤销婚姻的事由;采取虚伪表示不影响婚姻效力的立场,反而更加有助于减少假结婚、假离婚等行为,且有利于维护婚姻登记公信力,至于附带的经济损害则可以通过区分身份行为和财产行为的法律技术加以救济;除未达法定婚龄者外,其他人不纯因其行为能力欠缺而致婚姻效力受影响,否则相当于变相剥夺了弱势群体结婚的权利;《民法典(草案)》中曾规定“以伪造、变造、冒用证件等方式骗取婚姻登记”,是为了解决“被结婚”这种特殊的婚姻不成立问题。从教义学的视角看,结婚的意思可以分为实质结婚意思和形式结婚意思,在我国法中,二者只要具备其一,就符合“自愿结婚”的要求,可以成立有效的婚姻。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家庭观念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的加剧以及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人们的家庭观念趋向文明和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一、婚姻更注重质量。与传统家庭相比,现代家庭更注重个人,从而使家庭关系日渐以夫妻轴心代替亲子轴心,婚姻当事人更看重夫妻双方的横向互动和感情交流,更崇尚平等、自由。开放的两性关系;性快乐受到重视,婚姻不再仅仅是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从而使更多的婚姻当事人从以往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文化中解放出来,更坦然自如地享受生命乐趣,体验夫妻间的关爱,婚姻生活更具生命力。更具凝聚力、更幸福美满…  相似文献   

8.
《左传》所记各色婚姻现象为我们认识春秋婚姻文化提供了丰富史料。以婚姻六礼、送媵、罴报为主要内容的家长制婚姻结束了蒙昧时代的群婚和血缘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对维系社会稳定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宗法制的操纵之下,婚姻日渐成为政治集团钱权交易的工具。然而,人的情欲的张扬是不可压抑的,代表着自由婚姻的私奔、择婿和从属于边缘婚姻的面首,显示出人性归于原始本真、追求愉快和满足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苏曼殊的小说中,一般都是女性主动追求男性,而男性的逃避态度则是酿成悲剧的根本原因。这一创作现象,是由苏曼殊的自卑心理导致的。他自幼因身世问题产生了浓重的自卑感,一生都无法摆脱。自卑感主要从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他对爱情与婚姻既渴求又逃避的态度;二是自暴自弃。他的自卑心理,无人真正理解,而且他也无法言说。因此,小说成为他发泄内心情感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河北省大学生生态文化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找出阻碍因素;依据态度-依从-行为法则,找出改善大学生生态态度和生态行为的有效办法,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7.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的独立思想发端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文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围绕这部手稿展开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一般的研究通常只关注政治经济学转向的逻辑,而没有抓住马克思批判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之所以关注黑格尔的法哲学,除了受《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实践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也与人的解放问题相关。后者构成马克思和黑格尔共同的关切。基于整体的思路,黑格尔将伦理国家作为解决市民社会问题的方案;马克思却通过内在的批判发现黑格尔的论证无法完成市民社会向国家的过渡。因此,马克思不再将政治国家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并在方法论上放弃了青年黑格尔派观念论的批判方法,逐渐开辟出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