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学者米丹尼以岳麓书院为中心,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考察了岳麓书院的发展及所影响的湖南19世纪向经世治国的转变,由此牵出湖南众多文化精英的历史沉浮,并在这种历史场景下重现他们的教育观与世界观。书院与这些历史人物互相影响,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作者利用大量历史文献,将所研究的岳麓书院与思想家们置于一个具体的地域和社会环境中来讨论,将传统意义的思想史延伸为地方社会文化史,这种视角清晰的展示了湖湘文化在19世纪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岳麓书院德育传统虽然在投合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格局,维护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社会等方面具有消极作用,但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总是居于主导地位这一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批判地继承岳麓书院的这些德育传统,对于现代德育模式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岳麓书院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的取材特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与当时的律令有着密切的关联,与同性质的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等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说明它们都是当时"学吏"制度的产物,其内容是"为吏"者必备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4.
陶澍幼年随父在岳麓书院读书,深受岳麓文化的影响,但不是岳麓书院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岳麓书院教育千年延续传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不仅原址保存完好,而且一直瀚墨流香,弦歌不绝,办学不已,其原因主要是岳麓书院始终引领着社会思想潮流,并一直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民众的拥戴,它聚集并培养了无数名人,彰显了人文精神,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作为书院发展的顶峰时期,宋代书院教学至今依旧存在大量优秀的教学经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填鸭式教学,不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而且产生了重学习,轻德育、重模仿、轻创新的现象。文章以宋代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为代表,在了解书院学习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宋代这些书院的教学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有着重大的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院的图书征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沙岳麓书院、惠州丰湖书院、开封大梁书院为例,对书院征集藏书的办法、措施及其一般原则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湖湘学派和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中两颗灿烂耀目的明珠,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朱汉民先生所著《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一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南宋时期湖湘学派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了它的学术成就及其特色;南宋时期湖湘学派与湖南书院的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湖湘学派和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对于独具特色的湖湘学风的形成和发扬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朱著切入湖湘文化发展史上这一较为丰富的断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9.
湖南大学与岳麓书院一脉相承.湖南大学校史应从岳麓书院创建之年公元976年算起,历史上的各种文献资料早有志述,书院学制沿革、校史沿革等资料确凿可证,应以其千年历史沿革载入中国教育史册和世界教育史册.  相似文献   

10.
对《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中的虚词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岳麓书院藏秦简(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出土文献有助于上古汉语虚词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其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临的时代课题。作为自北宋延续至今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过程中累积了丰富的文化育人资源,具有开展好“大思政课”所需要的时间厚度、空间广度和实践宽度。利用岳麓书院文化育人资源开展“大思政课”应从以“传道济民”为宗旨的书院文化、以“经世致...  相似文献   

12.
下学上达文质相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有关素质教育问题,是21世纪的需要。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高等工科教育发展中的素质问题、岳麓书院的“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一教育传统在成就人才中的作用等,在问题展示的同时都有着翔实而又富于时代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他们围绕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成就及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最近 ,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大学教授朱汉民先生主编的“岳麓书院学术文库·湖湘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是有关湖湘文化研究一系列专题性的重要研究成果。近些年来 ,“湖湘文化”已经成为湖南学术文化界的一门显学 ,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人均对它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除学术文化界外 ,其他如政界、商界的人士也对湖湘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十分关注。“岳麓书院学术文库·湖湘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的面世 ,渗透了岳麓书院学者和广大湖湘学术研究者的智慧和汗水 ,是对湖湘学术研究的深入探求 ,具有很高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
2016年6月5-6日,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主办的“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在岳麓书院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45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四库学研究的历史、《四库全书》的编纂、《四库总目》与学术、《四库总目》的考证与纠谬补缺及四库学的问题作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朱汉民:男,1954年生,湖南邵阳市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曾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首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遴选为部、校两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美国中央康州州立大学、美国精神心理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圣王理想的幻灭》、《忠孝道德与臣民精神》、《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湖湘学派源流》、《中国的书院》、《岳麓书院的历史与传统》、《中华文化通志·智育志》、《中国德育思想研究》(主编之一)、《儒家人文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学术会议经过三天的大会以及分组报告与讨论,即将圆满结束。开放办学与学术会讲,曾是岳麓书院体制的一个传统。公元1167年,38岁的朱熹不远千里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访问张栻,朱张会讲盛况空前;8年后(1175年)又有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再过6年(1181年),朱熹邀请陆九渊赴白鹿洞会讲。今天,岳麓山下更是海内外群贤荟萃。在岳麓书院湘水校经堂就读、并七次名列第一的高材生左宗棠,曾写下这样的诗联:“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我们今天的学术盛会,可谓“群贤汇集名山”,它将作为对岳麓书院1020周年最好的纪念,载入这所千年学府的史册。  相似文献   

18.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收藏了一批珍贵的秦简,其中包含大量秦律令的内容以及奏谳书、数书、梦书等珍贵史料,这是秦代简牍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近三年来,岳麓秦简经过初步整理,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主要涉及简文释读、秦代郡名、秦律令、《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数》书等方面内容的研究。2010年12月《岳麓书院所藏秦简(壹)》由上海辞...  相似文献   

19.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剥削阶级家庭,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旧中国,但他终于从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探讨这一变化的原因,从中吸取教益,对于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岳麓书院的外语教育开始于戊戌变法时期 ,是湖南新政事业的一部分。由于有专家执掌 ,其组织实施皆有较高的水平 ,符合语言教学尤其是非母语教学的规律。它是千年学府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