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社会转型不只是社会某个要素的变动,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跃迁。唯其如此,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就不简单地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而是经由政治体制的变量深人到社会结构的深层领域:文化。文化作为人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不仅为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提供着意义支撑和动力保证,而且还规定着、范导着经济政治活动,以使它们在一定的价值框架内运行,并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推进。因此,从本质上讲,社会转型乃是人的生存模式的跃迁,是人的存在状态和存在关系在新的社会时空内的重新建立。而…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校园文化李学丽蓝海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这种社会体制的转型,必将超越经济,波及到政治、文化等领域,而作为一种区域性社会亚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将对这种社会转型作出颇为强烈的反映。由于这里人才济济,知识密集,是专门从事...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的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道德文化体系也进人了一个转型期。道德体系是一定社会秩序的产物并反过来维护这种社会秩序。当一种类型的社会秩序向另一种类型的社会秩序转变时,旧道德体系的解体与新道德体系的重建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自觉认识和顺应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搞好思想道德和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一、社会转型与道德转型社会转型是指由一种类型的社会性质或社会秩序向另一种社会性质或社会秩序的转变过程。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不是社会性质的转型,而是社会秩序的转型。它意味着社会经济基础和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转型是以党、国家、社会高度一体化为起点的整体性变革。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动引起的冲击和震荡难以避免地演化为政治压力和挑战。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具体变动构成影响政治稳定的基础变量、直接变量及中介变量。若影响政治稳定的诸变量总体上内在协调地向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逻辑相契合的方向发展,则形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稳定;反之,则产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治不稳定。构建导致影响政治稳定的诸变量内在协调地向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逻辑相契合的方向发展的支撑体系,构成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实现持续的政治稳定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立法听证制度不是原生的,而是移植于西方的一种立法程序性制度,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调整新的社会关系、协调新的社会利益矛盾的要求,对全球化给予中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压力的积极回应.立法听证作为立法制度中的一项具体程序性制度,它不仅有着促进立法民主和立法科学的意义,而且还有着超越立法层面的政治价值.当然,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它的功能的发挥不可能超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它的成长速度也将取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教育价值制导目标俞世伟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全面展开,将社会导入了一个深刻变革的时期,各种新的价值观纷纷出现,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和文化各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人以往只能在整体规范中找“个性”,“人海战...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心鉴 《文史哲》2002,1(3):11-14
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标志的“世情”,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建设的基本前提。注重市场经济过程中人的现代文明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和民主能力,创建人文精神生长机制,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建构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社会转型为主题研究中国近代史,大约是近十几年的事。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历史研究的领域。运用这一理论审视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不但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说明其艰难的历程,激发我们思考,而且从一个新的角度,更深刻地总结其经验教训,揭示其内在逻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社会转型的内涵和外延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质变,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整体性的变革,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的变…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与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锡海 《东岳论丛》2002,23(2):13-18
社会转型时期发生黑社会性质犯罪 ,是一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的规律性现象。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黑社会性质犯罪之所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是由社会转型造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态的特定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制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对策 ,才能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运作方式王南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既相对独立而又相关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绝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变革,绝不仅仅涉及到经济运作方式的转变,而必然同时是政治、文化运作方式的转变。对于政治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中国处在全面的社会转型中。精神文化转型伴随着经济和政治转型而发生发展,又是社会其它层面转型的精神动力,同时最直接地影响着人的素质,并直接地通过人的素质提升而表现出来。整个社会转型最终都要通过精神文化转型而得到反映、体现、确认与完成。因此,精神文化转型对于世纪之交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世纪之交我国社会的精神文化转型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精神文化生产方式及其管理体制的转型精神文化生产同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产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产包…  相似文献   

12.
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论述了中国近十多年来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巨大冲击,观念、角色与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提出了三个观点:(1)政治文化启动论。中国是一个文化导向型社会,文化分化十分清楚。社会转型要靠政治文化的变迁来启动。真理标准、包产到户、少数人先富、市场经济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四个突破口。(2)身份变换加速论。户籍、劳动制度等造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隔离,以及农民、工人与干部等基本社会角色与社会身份的固定化。农村工业化、私有经济、商业文化是人们转换角色与身份的三个加速器,使中国从轻商社会走向重商社会。(3)社会结构倾斜论。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向市民利益倾斜的结构,保持这种结构必然会积累不安定因素。当前,我国的收入多元结构向高收入者阶层倾斜,获得高收入的途径向非劳动倾斜。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中最稳定的力量,而低收入者阶层与高收入者阶层则均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收入层的分化是社会转型的必要代价,但必须适度。只有扩大中等收入层、收缩低收入层、控制高收入层,才能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以及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教育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受政治、经济、信息、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嬗变;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价值嬗变--从"功用性"到"意义性"成为一种必然.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价值嬗变对教育自身完整、教育中的人之完善及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深入研究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的涵义、变化趋向及基本特征,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和政治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知识分子在该时期同样经历着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转型.由于急剧的政治革命和社会转型而导致的知识分子与苏维埃政权的失和关系深刻、广泛地影响到了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而且在客观上加剧了两者之间的不信任态度,并且反映到了未来的苏联政治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从经济体制改革人手,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作为以现实生活、尤其是以现实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的社会道德价值系统也必然相应地发生……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多元价值观的形成与冲突当代中国开始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这种社会转型首先是经济体制上的,但决不仅仅限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它实质上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起点,以社会经济生活的科学化、合理化,社会政冶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社会文化生活的文明化、多样化为总体价值目标的现代化运动。我国社会转型是从经济体制转型开始,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本驱动力的。经济体制转型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促使传统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促使单一、封闭、僵化的计划模式向开放、有序、统一的市场体系转变,而且为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与政治的反映。在经济是基础的前提下,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在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总体上应该是协调的,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必须是完全适应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具有不平衡性。本文试从文化与经济等社会一般发展之间存在的不平衡性关系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文化与经济等社会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化变动的总脉络,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在事实上由一体化向复调化的嬗变和人们在主现上一体化冲动的二律背反.这种冲动的根源一是传统文化的整体论,,二是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人类社会三大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分离,社会结构一体化在逐步消解,文化的复调化就成为必然.中国正处在外源追赶型现代化过程中,配合社会转型的文化转型任务非常急迫,新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总的趋势,应是层面分离化和理想性文化的复调化.充分认识这一趋势,有利于完成文化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的是"社会转型"和"转型危机"问题。本文涉及的不是概念问题,而是由概念所反映和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不存在一种由"政治社会结构密度"和"社会资本增值"所规定的"社会转型"和"转型危机",这种规定既不可能是客观可量化的、文化中性的,也不可能是事前可独立确定和历史直线必然的。现实里往往不是"制度变革需要与社会结构基础相适应",而是"社会结构基础需要与制度不变革相适应"。本文强调:改革可能导致革命,但改革也可能导致"统治能力"的上升和"革命愿望"的落空。"革命愿望"不可能单独决定历史的进程,"统治能力"的制度性流失以及"统治成本"的突然暴涨才是社会危机与革命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