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作为布达佩斯学派的先锋和主导,赫勒始终关注现代性理论中的文化维度问题。赫勒从现代性视野出发,批判的借鉴马尔库什关于文化理论研究的框架,对文化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丰富了马尔库什关于文化概念的两种界定,并创造性的提出第三种文化概念:作为"文化话语"的文化。这对于从总体上把握文化维度在现代性方面所作的贡献具有建设性意义。本文主要基于《现代性理论》一书,尝试对于赫勒文化理论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探讨社会实践提出的问题需要确立关注视角和思考维度。中国马克思主艾哲学的特殊性及其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维度、中国文化的发展维度和现时代人类的实践维度上去思考自身在当代视野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三种理论思考维度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维度是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解决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的实践问题为重点,其它两个思考维度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维度的顺延和拓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综合考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而提出的发展方案。如何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统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支持?首先基于20世纪初的经典文献分析,认为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中层理论的建设和对物质实体层面的考量,然后结合理论和"匠人"发展的实践,阐释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建构"的两种意义,尤其是对文化秩序、自由民主政治秩序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及精神文化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精神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群众路线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来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延续。本文主要是从红岩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和长征精神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对文化传播学视野下的红岩精神及长征精神进行深入化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女权主义批评已成为中国当代文艺批评中的一门显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者往往从政治维度(妇女运动)和文学批评维度来探讨女权主义理论,这样没有把握女权主义批评的实质。我们认为,女权主义理论探讨应采取文化研究的视野,应该关注作为文化研究的女权主义批评。  相似文献   

6.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节日仪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信仰的象征。本文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2013年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清明节电视节目进行分析,意在增强电视节目策划者对节日电视节目仪式的创新意识,增加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播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多种学科的边缘交叉位置,迅速演变成具有广泛影响的新兴学科。 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传播竞争已趋向白热化,这向中国传播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即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提升自身,有效地增强我国传媒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竟争力。高校传播学教育面对这一变化,必须努力促使自身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材使用等方面以变应变,革故鼎新,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进而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媒介人才。为此,本刊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系、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最近联合主办了“全国高等院校传播学理论研讨会”。全国高等院校从事传播学教育、研究的学者专家,以及在传媒行业身体力行的实  相似文献   

8.
"青年优先发展理论"伴随着社会演变,逐步从传统的青年学科理论研究体系中显现出来,且赋予了更多现代化属性。新常态下社会创新理论内涵的极大丰富,不仅使得青年发展相关研究的目标更加明晰,还源源不断地推动着青年学开放理论积极发展,值得当下青年学者持续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学中国化不仅仅是近些年我国人民所追求和向往的,也是一种文化和习俗的自然形成。西方哲学中不仅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还有一些人性与民族意识的学者论,西方哲学中国化不会局限于中国学如何去学习西方学,也不会妨碍中国学的进步和发展。西方哲学中国化和西方哲学的研究理论更崇尚的是站在高维度去展望世界,进而使得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能够具有更多的自信。下面笔者将会针对"中国化"表述方式的历史根据以及有关具体的"中国化"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最后对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成果进行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相对缓慢,究其原因是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可度不高。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理论传播效果的好坏与受众认可度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红色文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产物,同样也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可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并且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科技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学科的交叉渗透,需要理工与人文的综合协调发展。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可以影响其世界观、思维方式、研究视野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包含很多具备深刻哲理的寓言神话、诗词曲赋,包含了很多励志的伟人事迹,具备极高的现实价值和艺术内涵。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传统文化能够为高校思政课落实提供丰富的思想,有利于创新并活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广大教育者应重视高校思政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育功能,立足于高校思政课视域下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问题积极设计策略,以促使高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本文围绕"高校思政课视域下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展开讨论,从四个维度对之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扩大文化交流,沿线各国共享文明成果;有利于加深沿线国家人民的理解和沟通,奠定群众基础;有利于发挥中华文化品牌效应,促进我国各项产业发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扩展合作空间。要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汲取各方文化交流主体的力量等路径彰显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文化令其教育场所、人际交往等方式发生极大转变,因此,高校应加大对网络思想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价值观塑造等特点的关注力度,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思想文化的辅助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匹配.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站在传播学视角,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相关建设展开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夏光 《社会学研究》2005,20(3):133-155
本文从文化与现代性之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韦伯对现代性的理论解释的局限性。本文认为:韦伯之将现代性的一般文化特征归结为形式合理性的观点是一种简单化的观点,这种观点使他既看不到现代性与非西方文化传统共存的可能性,也看不到现代性在西方也有超越形式合理性的可能性。韦伯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是因为其社会行动类型学对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区分过于僵化,这种区分使他无法解释传统文化(尤其是非西方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也无法理解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在现代性背景下的共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文化自信根植于我们党和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拥护与认同。同时,加强文化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加强文化自信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从创新和改革方面入手,加快我国文化自信的核心建设,立足长远,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目标。本文将从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入手,分析当前发展文化自信的几大阻力因素,并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由话语间性、话语内容、话语语境和话语形式构成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比较思政理论学科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起步晚、发展慢的原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在话语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理念发展滞后、研究成果较少、缺少话语权等问题。为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创新现有概念和其他学科理念,完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推动比较思政学科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比较分析框架,从创新主体、创新群落以及创新环境3个维度,对比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发现两者在制度环境和创新创业精神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创新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培育创新引擎企业和优势种群、塑造良好创新氛围以及完善创新金融服务等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群众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陶冶群众情操,提高全民素质,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然而,当前乡镇群众文化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认识不到位,队伍素质不高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科技的逐步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和明显增强。这就给我们从事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