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宰治是日本著名作家,其无赖派的写作风格对日本文坛影响深远。战后年代创作出来的小说《斜阳》更是太宰文学的代表作。本文拟通过对《斜阳》的分析来研究作者太宰治,反映其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所传达的思想,更进一步深化对太宰治以及其文学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二战结束后,太宰治迎来了文学创作上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相继发表了《维庸之妻》、《斜阳》、《人间失格》等一系列重要代表作.太宰治的作品带有强烈的“私小说”特征,他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命的感悟等融入作品中,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虚无感、罪意识和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诗性叙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春旻 《南都学坛》2001,21(4):44-47
诗歌一直是纯粹的语言艺术,而传统小说则是文学亲近抚慰大众的通俗艺术。不过,《红楼梦》是一个例外。意象与境界的建构,象征、隐喻、复义、反讽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使《红楼梦》的叙事成为诗性叙事,因而它比一般的传统小说更具有艺术质感。  相似文献   

4.
日本无赖派文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重要文学派别,而太宰治是无赖派文学派别中的最为著名作家之一。太宰治文学思想意识是在其生活阅历和文学创作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思想意识主要有"颓废堕落"意识,"自杀"意识,"罪"意识,"孤独"意识,"基督"意识等,被日本学界称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  相似文献   

5.
《三点钟》是美国作家康奈尔·伍尔里奇的经典悬念小说之一,本文试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题目、情节、人物心理以及深层叙事结构上对这篇小说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探讨这一叙事手法在表现主题和体现作品艺术价值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宰治的《维庸之妻》虽然不是典型的成长小说,但存在鲜明的成长主题。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出发,解读妻子成长与自我觉醒的契机、逐渐成长的过程、成长的阻力、顿悟与最后的蜕变这一成长主线,并探究妻子成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井伏鳟二是战后派作家,他作为立足于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作家,在日本文坛上独树一帜,巧妙灵活地运用戏谑、幽默、市民性等各种要素构建起别具异彩的艺术世界。《黑雨》是日本战后家喻户晓的最具代表性的"原子弹文学"的"纪念碑",被称为是井伏鳟二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最杰出的一部作品。也是井伏鳟二战后作品的最高峰,小说的文学魅力表现在含蓄冷静的写实手法,幽默讽刺中的悲哀,趣味飘逸的叙事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其艺术成就标志着中国小说的进步,在中国和世界文学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它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突破传统说书体小说的叙事模式,进入纯文人书面化创作;第二,调动夸张、对比、反差和悲喜剧杂糅与突转的讽刺手法,达到反讽艺术的巅峰;第三,创造以思想贯穿结构的连环短篇形式,创新了小说结构方式。从其独特的艺术贡献来看,《儒林外史》与《红楼梦》是同时代产生的两部辉耀文坛、名垂千古的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9.
反讽叙事成为王跃文新著《苍黄》的一大叙事特色,它表现在话语反讽、情境反讽以及结构反讽三个方面;反讽叙事增强了《苍黄》官场叙事的艺术张力和现实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金罐》采用浪漫主义反讽的艺术手法和思维方式,形成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在宏观叙事上将现实与幻境对立并置,在微观叙事上对同一事件采用相互消解叙述方式,通过创造幻象与毁灭幻象的不断交替表现内心冲突和无限真理。  相似文献   

11.
一跃成为战后日本文坛宠儿的太宰治是无赖派或新戏作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战后混乱的状态下,太宰大显身手,很快就成为一个风云作家。但是,他到不惑之年突然死于非命。他在自己四十个岁月的生涯中,曾多次试图自杀,这似乎是个谜。对于他的死,日本的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论,争议纷纷。有人认  相似文献   

12.
菲尔丁和马克·吐温的反讽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语讽刺是欧美许多文学大师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中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对这两位作家创作历程的考察与审视,首先以不同的实例说明他们都曾自觉、普遍而成功地运用过反讽手法,继而具体细致地剖析了他们集反讽艺术之大成的代表作品,最后论述了他们的反讽艺术的总体特征,指出了他们运用反讽手法的显同与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选取谭恩美代表作品《沉没之鱼》为分析对象,从"不可靠叙述"、"叙事视角"和"反讽"角度着手文本分析,试图走出以往国内在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存在的重文化轻文学的误区,从而让读者体悟到华美文学叙事艺术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作家刘震云在其《我不是潘金莲》这一力作中,采用反讽叙事的手法描写官场心态,运用近乎游戏的叙事,揶揄社会中普通人"寻正义"之艰难、某些官员"枉公道"之本相。文章从叙事策略、叙述话语及创作心理三个层面入手,剖析叙述话语的谐谑和反讽意味,并由此揭示出此种叙事策略与话语风格形成的作家创作的深层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其文学悲凉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有很大关系。小说《伊豆的歌女》的主题表现了作家的自我人格。满足了川端对纯洁爱情和美好人情的渴望,是他对自己现实中得不到的温情与爱情的补偿性实现。日本古典美与西方文学手法的融合形成了小说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以其超越生死的爱恨情仇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独特的叙事时间手法是其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叙事频率角度,分析作者对倒叙和预叙、省略和停顿、单一和重复等叙事时间手法的巧妙运用,论述《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特色,领略《呼啸山庄》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说最高成就和现代性的标志,反讽叙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批判精神受到更多现代作家的青睐。美国幽默大师马克斯.舒尔曼高超的反讽叙事艺术在其经典反讽叙事短篇《爱情是谬误》中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运用反讽小说理论中二元对立、不可靠叙述及情境反讽等技巧,舒尔曼建构了一场发生在三个大学生之间的爱情闹剧,从而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小说在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享受的同时,对当下美国青年一代物质爱情观的荒谬进行了戏谑的嘲讽和批判,引发读者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8.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富有狂欢色彩的小说之一,作者主要以卖妻、酒宴、庭审和讦奸四次狂欢广场为基础,借助三类人物的特殊文学功能,通过对主要人物进行反复脱冕与加冕的狂欢化艺术手法,展示了主人公迈克·亨察德起伏跌宕的悲剧人生,深刻揭示了人生多变和命运无常的人生哲理.狂欢化不仅是反映作者人生观的途径,更是诠释主人公人生沉浮的叙事手段,亨察德在屡次狂欢中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9.
以叙事学为理论关照点,从叙事序列、叙事时空视角、生态隐喻与象征、反讽叙事等四个方面解读阿特伍德小说中的生态叙事策略,指出:阿特伍德通过多元化复合叙事序列的运用,增加了其文学叙事的丰富性和复杂度;通过选取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提供了文学叙事新的经验和范式;通过总体性象征、情节象征和意象象征的连结复合,形成了多层次的象征艺术体系;通过意义的反讽与语言修辞手段的反讽这一双重形态,实现了生态反讽叙事.本文强调,阿特伍德正是通过上述叙事策略的使用,完成了对生态主题的表述,更为深刻地将表述与意义相融合,表现了深刻的生态人文关怀与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四》是20世纪以来较为著名的关于政治改革的反讽小说之一。"老大哥"形象、新话的运用,使小说充满了浓厚的反讽意味。反讽手法的应用,增强了语言的讽喻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