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演进及运行效果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工伤事故频发,其工伤保险受到各方的关注。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演进进行分析,发现工伤保险制度的研究与建设远远滞后于农民工发展的需要。从覆盖范围、行业分布情况、农民工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四个维度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具有低效性。运用劳动力供求曲线等方法和技术,从农民工工伤保险需求、工伤保险制度供给和政府在工伤保险制度中的责任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其结果表明,农民工对职业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及农民工间接承担工伤保险费用是导致农民工工伤保险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中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窄、工伤认定周期长、制度设置不科学等是导致农民工参保率低的制度供给原因;政府的制度设置责任缺位、激励雇主责任缺位等责任缺失是导致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低效的政府责任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工伤保险关乎亿万农民工职业健康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将更多农民工纳入到工伤保险体系中,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效用,享受工伤保险补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工伤保险制度成熟,在借鉴发达国家工伤保险的有效经验基础上,必能深化农民工工伤保险,拓展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视野。当前需要渐进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强化政府的监控作用,特别是在农民工工伤预警机制、康复机制和补偿机制上下功夫,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以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3.
工伤保险费率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工伤保险制度良好运行的有效保证.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费率制度存在工伤风险等级划分过于简略、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不高等问题,应通过细化差别费率档次、扩大浮动费率适用范围、多指标融合测算确定浮动费率以及以一年为浮动费率的测算周期等方式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严格界定工伤范围,规定比疾病保险更高的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制度独立存在的前提。根据职业危险和劳动保护理论,在职工和单位的法律关系上坚持无责任补偿原则和雇主责任原则,以关照劳动者的弱势地位,体现倾斜立法精神。为分散风险,必须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保障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为实现工伤的减少和工伤者的自由发展,应当促进工伤预防与康复。  相似文献   

5.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了政府指导与市场运营的有效结合,经办各方职责明确,经办机构高度独立,经办程序严谨,管理系统、规范,各方信息共享,运营高效,确保了优质、便捷、可信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针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存在的经办服务管理短板,建议借鉴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发展经验,理清思路,积极推进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开展经办业务,明确经办路径;加强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专业化建设,提升经办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重视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经办服务的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建筑行业的高风险性与低工伤参保率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关系不规范、企业违法成本低、尚未形成有效的惩罚机制,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和权利观念淡漠等。现行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如劳动关系举证困难、工伤索赔程序复杂、成本高、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制度不合理等,使得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往往会遭遇维权困境。因此,应当在法律上针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做出特别规定,实行劳动关系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为未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职工简化索赔程序,实行工伤保险基金预支付制度,完善一至四级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7.
因工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只是劳动能力受损后导致的工资收入损失的部分补偿,以农民工五至六级伤残为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对劳动力受损的工资收入平均替代不足50%.政策实践应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视为伤残待遇的一次性支付,待遇水平取决于伤残年龄与受伤前工资水平.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伤残就业补助金后,工伤复发或伤情加重后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合谋骗保”并非不当得利,而是工伤者通过非法定通道获取的应当利益.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张海超为确诊个人患有尘肺病不惜冒生命危险“开胸验肺”,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农民工职业病维权问题的关注。我国农民工职业病维权面临着工伤认定程序漫长和维权成本高等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不健全,职业病鉴定机构监管的缺失以及社会保障缺失。若要化解农民工职业病维权困境,必须健全相关法律,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并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可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病患者权益。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国不断改进、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在一些诸如参保率、预防措施、伤后康复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对泉州市区39家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情况的实地走访调查结果,分析泉州市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主张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方共同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农民工事故伤害率居高不下、连续的政策法规颁布下农民工参保率不见增长等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与主体之间的约束失衡。通过实施对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与农民工的"劳资关系"以及农民工与政府的"力量对比关系"的解剖分析,提出实施强化政府相关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社会舆论监督双管齐下,加强农民工安全及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建立漏保企业应付全部责任制度,保障农民工公民权利全面的实践,推进农民工组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与主体之间约束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重庆市720份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持满意态度;社会保险主因子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影响最大,工作环境与阻碍因素主因子影响次之,个人特征主因子影响最小;失业保险、社会地位、落户城市、工资拖欠、工伤保险、工作环境、劳动合同、收入、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正向效应依次递减,养老保险对工作满意度具有负效应。据此,从新生代农民工退出农村、进入城市和融入城市三个环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本挖掘法对2015—2020年18项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进行高频词提取,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PMC指数模型对农民工就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18项政策重点关注的领域集中于服务、保障、发展、企业和创业等方面,其中17项政策的评价结果是可接受级和优秀级,占比94.44%,说明当前绝大部分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工就业。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2项可接受级政策和1项得分最低的政策,通过绘制PMC曲面图分析其改进方向,认为各级政府在制定农民工就业政策时要体现短期目标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政策的激励约束作用,并且不断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工资收入保障等内容以增强其政策效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549份新生代农民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需求优先序进行考察,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最关注工资收入情况,其次对个人发展、医疗保险、工作环境和权益保护的需求也较大;第二,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不同个体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需求存在差异,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需求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冲击很大,农民工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三大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投入到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中去;国家、高校以及大学毕业生应认清形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对城镇下岗工人则需加强技能培训和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障政策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问题,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纷纷出台适合自己情况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或办法。但我国政府尚未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定统一的政策。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这些政策虽然不尽完善,但毕竞是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突破。本文通过对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进行综述和评析,望对今后构建适合农民工的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考察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质量对女性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大于男性农民工,对高学历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大于低学历农民工,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大于老一代农民工;就业质量通过影响城市融入意愿和住房质量,进而影响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农民工所获得公共服务正向调节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建议通过提高就业质量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来增强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  相似文献   

17.
调查表明,老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情况堪忧,且群体内部保障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上医疗、养老等主要保障项目平均投保率不足60%,且大部分投保地在农村。其他如失业、工伤、大病统筹等平均投保率只有15%左右,老年农民工对各项社会保障的需求较为迫切。老年农民工的权利诉求呈现出理性化和实用主义的特征,对个人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权利的需求较为迫切,对政治权利的诉求相对不迫切,具有个人待遇诉求大于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利诉求的结构性特征。除政治权利诉求受文化程度和未来定居场所影响存在差异外,个人待遇和公共服务等权利诉求具有稳定性,不存在明显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18.
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公共健康保障和收入相对剥夺双重视角考察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共健康保障对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具有显著性影响,参加医保、接受公共健康教育改善了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自评健康状况且降低了患慢性病风险,但就近医疗服务机构距离越远,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则越差。收入相对剥夺对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即横向收入相对剥夺和纵向收入相对剥夺程度越严重,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水平越低。分群组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流动距离下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政府应从完善公共健康保障政策、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缓解收入相对剥夺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村流动劳动力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对医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对临安市高虹镇的节能灯生产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结果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宏观上是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缺陷;微观上是行业性质特点和参保主体特点。所以,在保证全国医疗保障统筹的前提下,应该从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医疗保障内容、推行电子医保、进行多样化的宣传四个方面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