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为探究互联网P2P平台公司的健康经营模式,通过查阅文献等方法,对"拍拍贷"、"人人贷"、"陆金所"等较成熟的公司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拍拍贷"平台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其经营模式及特点进行研究,并从完善借入者信息、加强对借入者的信用约束等方面为如何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郝继涛 《经理人》2014,(1):42-45
正P2P网贷,中国之于美国,一热一冷。主要原因是,美国并不将其看成金融创新,对其定位是类金融,并嵌入到原有的金融体系中,同时在完善的信用体系上,实现利率市场化。核心原因则是,P2P网贷在美国以慈善为导向,在中国体现的是商业利益。经过6年的自生长,P2P网贷行业终于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达到了顶峰,但倒闭数量却也和新成立的数量一样,同时激增,并产生了一种乱象。每当一种金融新事物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会问,西方,尤其是美国是怎样做的?美国很平静。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  相似文献   

3.
张程 《经理人》2016,(4):74-75
通过贷前对客户资料和信用报告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多维度的调查和审核,以及贷中与客户保持联系,对还款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贷后由专业的催收团队和第三方机构开展催收工作,P2P平台——你我贷,对发生在自己平台上的每笔交易,都做到了全程监控。2015年12月28日,在e租宝700亿元去向不明的沸议余音中,P2P行业期盼已久的监管细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终于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张亮 《经理人》2014,(10):104-105
正采用100%资金托管方式,打造360°线下项目审核模式,设定"T+1即时代偿"垫付机制,同上市公司旗下全资小贷公司合作构建"P2P+小贷"新O2O模式,收获宝以一系列创新实践,开拓着P2P网贷的转型之路。互联网金融近年来蓬勃发展,为普通民众提供了除银行存款、股票投资、购置房产外投资理财之外的新选择。在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P2P网贷行业的成长最快,也最引人注目。短短几年时间,全国使用P2P进行投资理财的用户已超过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14,(1)
正从2007年零起步,经历6年的自生长,原以为P2P网贷能扛起互联网金融的大旗,但现在,随着平均每天一家P2P网贷平台爆出财务黑洞,过热的P2P网贷行业正不断发出焦糊味,整个行业面临被严控的可能。2013年12月2日,P2P(peer to peer lending;个人对个人的借贷)网贷平台—上海今鑫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鑫财富)的前台,成了愤怒人群的攻击对象,人们用手掌击打着台面,问今鑫财富讨要说法。事端的缘由,是当日今鑫财富的平台上,登出了该公司全体员工给他们失踪4天的老板项国宵的  相似文献   

6.
沈伟民 《经理人》2014,(1):38-41
正尽管P2P网贷行业乱象频仍,但不是行业中所有的平台都参与其中。作为中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的拍拍贷,以1.5%这个行业最低的借贷违约率,不仅证明自己坚持第三方立场的正确,而且证明草根金融也能创新出可靠的风险管控系统。作为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中国门徒,张俊在2007年8月带领原交通大学的同学和校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有了一个全新的创新模式。回顾过去6年,中国P2P网贷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接连爆出的老板跑路、控制人被抓、群体事  相似文献   

7.
有钱的人网上放贷,没钱的人网上借贷.不用跑银行求贷,只要在网上实名注册一个IP地址并通过有关认证,达到一定的信用级别,你就可以申请到少则三五千、多则十万八万的贷款,以解燃眉之急.如果你有多余的钱,也可以在网上放债,年利息至少10%,坐在家里就能获利,比存银行合算得多.成就你上述惊喜的是眼下风生水起的"P2P网贷"正架起一座金融桥梁.  相似文献   

8.
尹兴强  郭峰 《管理评论》2021,33(11):223-237
P2P网贷平台投资者的债权转让行为是否传递了借款标的风险相关的信息?相关学术研究与实践探讨暂付阙如.本文基于"人人贷"平台41.7691万个借款标的所形成的7246.1519万次债权转让事件,以及1亿多次投资事件的大样本数据,对P2P网络借贷中的债权转让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人人贷平台上90%以上的标的发生过债权转让,每个借款标的平均转让次数超170次,且债权转让累计金额达原始借款金额的数倍.风险识别检验的结果发现,标的债权发生转让,转让的次数越多、金额越大以及转让的投资者人数越多,借款标的违约风险越高,揭示了债权转让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效应.拓展性分析还发现,债权转让的风险识别效应在高利率、未婚与无房的借款标的中更为凸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学习效应与经验积累是债权转让投资者获取信息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P2P网贷起源于英国,但在美国得到了发展,一方面与其本身较成熟的市场环境有关,另一方面,美国较早就对P2P网贷行业进行监管,本文将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P2P网贷行业的监管进行了解,并分析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骏 《经理人》2014,(1):34-37
正现行P2P网贷平台的多个创新模式没有错,错在人为!在实际运营中,部分P2P网贷老板及经营者,或隐藏潜在目的,或有意违规,或缺乏风控能力,或根本不具从业资格,正是他们制造出了当下P2P网贷的混乱。被誉为"互联网金融代言者"的P2P网贷(peer to peer lending;个人对个人的借贷),重重地摔了一跤:据网贷之家统计,截止去年底,有近70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甚至倒闭,涉及投资金额超过13亿。起源于欧美,且在全球发扬光大的P2P网贷,怎么到了中国,却出现如此巨大的嗜人黑洞?是模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14,(1)
正从2007年零起步,到此后6年的自生长,中国P2P网贷行业在野蛮生长中不断壮大,但现在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以平台第三方身份,试图通过"脱媒",改变成金融属性的"越轨行为",引发了巨大争议,也使P2P网贷的整个行业前景越来越模糊。中国P2P网贷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模式表现自己的创新?平台背后的运营者究竟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驾驭风险?他们在打造行业环境中,做了什么?作为中国P2P网贷行业第一家的拍拍贷,能否一直扛起行业大旗?而在中美对比中,为什么我们的P2P网贷这么热,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模式之一,是一种网络化、突破门槛和地域限制的投融资活动。然而,P2P网贷行业在经历了疯狂的扩张之后,风险和弊端开始显露。该文立足于P2P网贷平台,研究网贷行业目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对我国P2P网贷平台及相关监管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定义网贷平台信用分数处于A级最低分数线(180分)的借款人群体为网贷评级边际借款人.利用2011年~2017年网贷市场微观数据,考察了信贷波动与边际借款人债务期限选择之间的联系,发现边际借款人群体对于信贷波动最为敏感,相对于其他群体,具有更强的顺周期性.信贷扩张(收缩)时,边际借款人的债务期限显著增加(减少),而信贷波动对其他风险等级借款人并不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效应.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当边际借款人群体处于中等融资约束程度时,债务期限选择对信贷波动更为敏感,支持融资约束假说;当该边际借款人处于银行机构数量较多或信贷增量较高的地区时,信贷波动的债务期限效应更为显著,说明存在替代效应.研究表明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对个人信贷市场做反周期审慎管理,及时对冲信贷周期波动风险;同时要严格监管互联网平台的信用评级,避免人为扭曲信贷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4.
2015年7月4日下午,“互联网+金融”P2P网贷行业高峰论坛在郑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吸引了河南近30家新兴P2P网贷互联网金融企业到场,300多金融人士参与并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峰会会长陈聚金在会议上表示,“互联网+”涉及行业虽广,但只有“互联网+金融”才能释放出无限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也只有“互联网+金融”才是“互联网+”真正的爆发点.但如今的P2P网贷市场面临一个最严峻的问题:网贷平台的安全问题.所以,P2P网贷平台既然站在了“互联网+金融”的风口之上,那就一定要加强平台自身保值建设,增加外援、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5.
2013年被称作互联网金融元年,P2P网贷行业异常火爆。然而,热潮之后伴随着各地多家P2P平台出现倒闭,P2P网贷行业已出现严重困境。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107号文),首次将P2P定性为影子银行,对其针对性的监管势在必行。本文就我国P2P行业最新动态以及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营管理者》2014,(6):21-21
今年4月以来,网贷平台跑路和诈骗再掀波澜,继钱海创投、旺旺贷之后,又有卓忠贷、福润汇鑫、易信云投、景煜贷四家平台相继出现问题。为什么会出现P2P网贷公司关得多,开得也多的奇怪现象呢?  相似文献   

17.
沈伟民  曹磊 《经理人》2014,(1):28-33
从2007年零起步,到此后6年的自生长,中国P2P网贷行业在野蛮生长中不断壮大,但现在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以平台第三方身份,试图通过“脱媒”,改变成金融属性的“越轨行为”,引发了巨大争议,也使P2P网贷的整个行业前景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18.
P2P网贷近些年在我国迅速发展,其作为对商业银行体系的一个补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P2P网贷的发展也存在的很多问题。本文从P2P网贷存在的合理性出发,针对其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消费信贷市场上的选择行为和激励行为都难以在实证上被检验.本文与某家线上信贷公司合作,通过随机提升借款者信用额度的实验,检验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否存在于我国的线上信贷市场.研究发现:1)与逆向选择相一致的是,违约率高的借款者会选择更大的借款金额,选择多借100元的借款人,违约风险相应高12%; 2)与道德风险相反的是,借款者面对大额借款的违约率反而更小,借款金额每增加100元,还款概率上升3.3%.机制检验发现,借款者的正向激励行为同时受到实现成本(催收效应)和机会成本(未来流动性)两方面的作用.本文的结果对信用评级等贷前审查环节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对消费信贷的激励机制设计等贷后监督措施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感知隐私和感知安全对电子商务信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明侠 《管理学报》2005,2(1):61-65,75
安全和隐私问题成为阻碍网上交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电子商务信用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将法律规范(隐私)、技术方法(安全)和消费者行为(信用)三者相联系从消费者或交易者主观感知这一视角探讨了电子商务信用的有关问题,认为感知隐私与感知安全和电子商务信用是正相关的;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应加强感知隐私、感知安全和电子商务信用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