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体艺术从生存追求与自我欣赏为起点,走到了以展示纯粹的精神和审美效果为目的的今天。其间,经历了为祈求人丁兴旺而作的原始人体艺术的起源,以人本思想的提炼、升华而展现人体美的古希腊人体艺术的崛起,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所奠定的近代人体艺术的人体意识、审美观念、技法和写实主义的导向,以及近代人体艺术的兴盛,直至现当代非理性主义和扬弃写实的各种表现主义流派在人体艺术上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浅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艺术张亚南在受基督教神权支配的中世纪,希腊、罗马艺术中美丽的维纳斯,被看做是“异教的女妖”而遭焚毁,到了14至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逐渐的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对西方美术史的检阅可以发现欧洲中世纪美术造型能力总体退化的状况,与之前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和之后文艺复兴美术皆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而造成这种退化状况的本源,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失落和基督教文化艺术形态的垄断。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美术的发展中 ,人文主义始终是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之一。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内涵也是不一样的。纵观西方美术史 ,可以看出这样一条变迁轨迹 :性—人性—个性。西方原始美术的人文思想 ,集中在性、生殖和情欲等方面 ;古希腊美术成熟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人文思想集中表现在对人性的歌颂和赞扬 ;西方现代美术中人文思想的表现 ,主要集中在个性的发展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西方传统艺术理想始于古希腊时代,特别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理想化的艺术摹仿观确立了西方传统艺术理想的哲学基础.中世纪基督教将希腊艺术理想改造成了神学形态的艺术理想,强调上帝是理想美与艺术美的根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批评了中世纪神学艺术理想,创造了旨在追求人神和谐的艺术理想与审美理想,并通过康德至黑格尔的德国古典美学创造了体系化的艺术理想观.整个西方传统艺术理想包括完美、理性、理想化这三个核心范畴,并具有形而上的思辨主义、基督教主义和艺术审美中心主义三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期可以和它相提并论。文艺复兴对于艺术的发展,对于在美术中确立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意义。近代先进的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美术,实质上是在近代美术史上开创了第一个阶段。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近代现实主义造型艺术的语言体系,是在文艺复兴的美术里,尤其是在文艺复兴的绘画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油画是由欧洲传入中国的外来画种。传统油画通常是指继承古希腊传统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写实油画。它在欧洲美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作用、要发展中国油画就必须深入研究写实油画传统。有些学生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对写实传统采取不屑一顾,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在继承上求发展,向国外大师学习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用逻辑的方法去研究自然的科学精神。对写实传统的思考是当代中国具有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共同围绕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美术史上,出现过两次人体美术高峰,第一次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奴隶社会,这是自由民(奴隶土阶级)文化;第二次是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是早期资产阶级文化。从那以后,人体美术只在17世纪的佛兰德尔,18、19世纪的法国等国家一部分美术家中流行。现代一些西方美术派也有画裸体的,但多将人体肢解变形,成为画家任意摆布的“机器零件”,本质上已离开了对人体美的追求。 由此可见,人体美术从开始流行到今天,从来都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不是如有些同志所说的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造型语言”。 民族的土壤,时代的条件,是人体美术发展的基本原因。各个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特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性格心理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会在各民族的艺术文化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不言而喻,一个民族所达到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人们总是有一个印象,觉得它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例如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就说:“多数批评家一致认为,它含有在西方文化和西方艺术两个方面经过深思熟虑同传统基础的彻底决裂。”(《文学名词词汇》第109页)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尽然。我们知道,西方文化有两个源头,即古希腊文化和圣经(希伯莱)文化。中世纪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方文化就开始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否定和对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这个文化思潮持续了几个世纪,实际上,只有到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化对基督教文化才有了本质性的决裂,与此同时,对  相似文献   

10.
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品格,一直就是先秦与古希腊哲学家所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本文从文化精神品格的内容、修养方法以及理想人格的生成上对先秦与古希腊的人生精神品格作出比较研究,从而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尽善尽美”与“至真至善”的精神品格的内涵,以期使我们在两种不同文化品格的对比中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1.
考古发现表明,古希腊雕塑由于其社会和文化功能的需要,绝大多数都是着色彩绘的。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这些雕像的色彩大多丢失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单质雕塑的出现和审美趣味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古代艺术的一种错误认识之上的,而这种古典趣味的规范一旦形成又对后来人们的雕塑观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外古代建筑艺术有所共通,又有很大不同。由于各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中国古代长期形成了以木架承重的大屋顶形制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每一个历史时期,外国在建筑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就比较高的、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并不很多,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代表着某一个大文化区内一个时期建筑,古埃及为金字塔与神庙建筑,古希腊的为城邦保护神的建筑群,古罗马为纯消费性的大型公共建筑,中世纪为教堂建筑,文艺复兴时期为贵族府邸。  相似文献   

13.
中外古代绘画艺术各有不同的渊源、继承、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中国画和油画为主的两大东西方绘画体系。外国古代绘画主要是继承了欧洲洞穴壁画的立体、写实的传统,进而发展到以体面造型为主的绘画,后又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等几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以油画为主的绘画艺术。而中国绘画则是继承了中国远古时代岩画、彩陶、青铜器艺术平面装饰性的传统,进而发展到以线造型为主的中国画。中外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是:都经历了绘画程式化的时期、以描绘宗教神话为主题内容的时代、以绘画材料的不断改革促进绘画的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把握现代西方艺术必须将之置于其得以产生的特定的话语模式中。为此,本文提出:首先,现代西方艺术产生于与传统文化经验系统根本不同的现代文化经验系统,这是理解现代西方艺术的首要前提;其次,把握现代西方艺术,还有待我们对“美”有一正确的认识,那就是,并不存在所谓“永恒”的美和艺术,存在的只是特定话语模式下的“美”或“对象”,为此,现代西方艺术给予我们的“美”不同于大家熟知的古希腊艺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浪漫主义艺术给予我们的“美”的感受。最后,解读现代西方艺术的话语模式启示我们不能违背自己的文化精神,硬着头皮去艺术“现代化”,与西方“接轨”同化。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台刊《思与言》第40卷第2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人文与美学的关系,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观察。本文是从人文主义的发展角度来看的。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可有不同的理解,但文艺复兴时期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大体上是讨论“什么是人文精神”的具体模型。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发展更是其人文主义的主要表现。而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却对艺术不甚注重,艺术在人文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完全丧失了(本文举台湾教育体系中的具体状况)。在艺术界这个小圈子里,则以现代主义为主,有非文化的倾向,亦不重视人文精神,其倡言继承或发扬传…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人所生活的地中海地区是地跨欧亚非的多民族聚居区。希腊人在频繁的对外战争和贸易当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成果,创造了不朽的古代希腊美术。古代希腊美术分为四个阶段: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荷马时期为古希腊美术启蒙时期,古风时期为古希腊美术发展时期,而古希腊美术巅峰状态出现在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驮小牛者像》为古风时期的作品,创作于公元前560年,雕刻的方法明显受到古埃及艺术的影响,雕像对称、肃立及正面表现是典型埃及雕像的特征,然而从驮牛这一形式及对人物肌肉精准的努力可以看出希腊人对既…  相似文献   

17.
意象造型,是指画家经过艺术提炼,再创造出的、体现主体审美理想的形象,是画家主观意志与自然形态的内在统一。中西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美术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由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画家们展现出了他们对客观世界不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认识角度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在艺术取向和审美理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文化保守主义的主流化及国学热的不断升温,中国传统文化能不能被称为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重新被提起,一段时期以来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涉及对什么是哲学的理解。而在对什么是哲学问题的理解上,往往定格在受实验科学影响的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范式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哲学内容及学说的表现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致力于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如果把哲学理解为现世的智慧、指导生活的艺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学和西方的根本一致以及哲学的历史变迁。人类美好的未来不仅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同时也应有人类道德和精神的巨大发展。马克思指出,哲学非常懂得生活,它反对一切的贪求享受和利己主义。哲学曾经用理性反对宗教的迷信和恐吓,反对宗教的自私。哲学同样反对资本带来的利己主义和过度膨胀的物欲。真正的哲学家是应该有智力和德行的。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人类解放的头脑。当一种文化把利己当成人的天性,当对利益的追求和物质享受变成生活的全部,人的精神就被物质和欲望窒息了,人类精神成长的空间就消失了,人完全物化了。因此才有人的解放的必要,才有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必要。这应该是哲学的担当。  相似文献   

19.
海洋文化和草原文化孕育了不同伦理意蕴的神话:以海洋文化为依托的古希腊神话和以草原文化为依托的蒙古族神话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文明底蕴不同,在民族精神和伦理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古希腊神话对智慧与理性的崇尚与追求,造就了西方人勇于冒险和探索、追求个性、崇尚英雄、但对神的道德品质却并不苛求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而古代蒙古族神话,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即尚德与求善的伦理倾向,又不乏古希腊人勇于冒险、崇尚英雄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和游牧文明特质:开放、商贸、流动、诚信等。蒙古族神话和古希腊神话都源于万物有灵论,但是却具有操守自然和僭越自然两种不同的伦理旨趣。  相似文献   

20.
胡适有"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之称.他是明确把中国新文化运动比附为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一人,并参照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语言变革的成功经验用以指导中国新文化运动,进而在人的觉醒,文化的复兴与创造等方面体现了文艺复兴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