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关于焦虑的实质、产生根源、分类及防御机制等理论作了阐述,并对其理论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摘要]凯伦·霍妮作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在建构其焦虑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神经症人格理论,探明了神经症人格的本质和形成机制,划分了神经症人格的类型。霍妮神经症人格理论不仅丰富了精神分析学理论,也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蔡飞沙利文(H.S.Suilivan)是美籍爱尔兰裔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弗洛伊德一样,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焦虑理论。但他和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弗氏将研究重心...  相似文献   

4.
简讯     
本刊关于维护学术尊严,反对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的声明2007年4月9日,本刊收到读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科研管理处蔡飞来信,指出本刊于2003年第2期发表的《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一文与读者本人在1995年发表于《南京师大学报》第3期的论文《精神分析焦虑论批判  相似文献   

5.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思想理论在构成上具有明显的"承前启后"特点,其理论既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潜意识"理论的继承、批判与改造,也是对结构主义"能指"理论的拓展性改造。通过继承与批判,拉康建构起他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理论。拉康的思想理论对其后的西方现代思想理论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雅各布森的焦虑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各布森(EdithJacobson)是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主要有二:一是研究儿童自我的发展;二是研究忧郁症。在其对忧郁症的研究中,雅氏阐述了其情绪理论、焦虑的实质和功能。雅各布森将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三分心理结构视为一个能量...  相似文献   

7.
试论霍妮对弗洛伊德的继承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人物和主要代表,她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对童年经历的重视等思想及一些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并且对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使精神分析理论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史上一个标新立异、独具特色的派别,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核心是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它们无不充满革命创新和不懈探索的精神,对西方心理学乃至整个人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其决定论、泛性论、非理性和悲观主义方面的局限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析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它的理论给心理学以巨大冲击。从弗洛伊德始 创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其间,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追随者不断努力的研究,争鸣与 拓展,促使精神分析理论一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精神分析至今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析作为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其在组织管理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与方法、研究枢纽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精神分析视域下的组织管理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梳理,试图为组织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缺陷导致既往研究信度不足,需要从方法学上改进,应采用发展出的以沙盘游戏为代表的各类个人精神分析调查方法开展组织管理的研究。而在研究内容上,应按照情结影响人格及人格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逻辑,将人格作为精神分析在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枢纽。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影响,主要原因是与张爱玲的期待视野相契舍,这种契合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张爱玲早年生活体验不啻为一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典型案例;其次,张爱玲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接受是受时代思潮的影响;第三,张爱玲对精神分析学说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创伤批评理论的来源是记忆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具体来讲,“古典记忆术”、“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为创伤批评的产生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思路与范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界定了创伤批评的三大特征:虚拟性、滞后性和反复性.研究创伤批评的缘起将进一步推动创伤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最早接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不仅翻译了深受弗洛伊德影响的厨川白村的理论专著《苦闷的象征》,而且将心理分析运用于小说创作中。鲁迅一方面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揭露封建卫道士的伪善,撕破四铭、高老夫子等正人君子的外套;一方面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挖掘各色人物灵魂深处的潜意识和隐意识;同时,鲁迅也更深刻地解剖自己。他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心理分析小说。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组织理论中,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就是假设人类的行为是理性的,因而对组织的研究总是局限于研究基于人类理性所产生的规范和制度。而自从弗洛伊德(Freud)创立精神分析方法以来,很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这一方法来解释组织的行为,创立了精神分析的组织理论,其中,戴蒙德(Diamond)就是著名的代表。精神分析方法在组织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拓宽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但同时也把组织理论从传统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于强调人类行为的非理性,使得对组织的研究易于陷入不可知的状态。可见,精神分析方法对于公共行政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和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分裂”、“置换”这两个概念分析,《呼啸山庄》中女主人翁凯瑟琳的死亡悲剧是源于她内心深处既追求理想化爱情又追求现实爱情的“兼得”心理。“理想”与“现实”这两股力量在她身上相互对抗,势均力敌,最后将她的精神撕裂。传统文学批评拔高了该小说中男女主人翁爱情的理想主义的一面,反映了在艺术的“安全”领域里,作者与受众喜好将理想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产生的背景和《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对《精神分析引论》的学术价值和缺陷进行了分析。肯定精神分析是心理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打破了人是百分之百的理性生物的神话,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同时,指出了其以偏概全,把性欲升华扩大到不仅是艺术,而且是人类一切文明的起源,幻想和空想的色彩浓厚,文章还就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说明了精神分析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析学派的嫉妒理论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建构、嫉妒成因、嫉妒分类、研究方法、治疗策略等方面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嫉妒理论进行研究,评价其理论价值和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析是对人的精神结构有史以来较为深邃和细致的考察。从精神分析及其精神分裂分析的角度对法国影片《吉尔的妻子》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论证女主角自杀是其自身意想不到的潜意识取向,从而表达对生命的忧虑,并呼吁社会对压迫中的妇女无意识的思考,以及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