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古今战争的宏观角度论证《孙子兵法》军事经济思想的意义与价值。首先从内容上对《孙子兵法》的理论体系进行归纳和分类,然后重点分析经济思想,归纳了《孙子兵法》军事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后,作者从古今战史及中外战争理论的高度分析、阐述了《孙子兵法》军事经济思想的价值意义及给古今战争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作为世界上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既提出了丰富的战略战术思想,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思想方法。研究《孙子兵法》思想的取向问题,本质上是探讨孙子思考战争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这既有利于推动战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也可以更好地揭示《孙子兵法》的普适性价值,推进孙子思想的普及应用。《孙子兵法》的思想取向包括政治取向、前瞻取向、总体取向、功利取向、主动取向、变正取向、完美取向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孙子兵法》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重视将帅主观能动作用的“胜可为”,以及对战争客观矛盾的分析及其对策的表达,对于现实中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讲述战争理论的军事学著作,渗透其中的先秦时期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对今天不同学科领域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历来研究者结合不同学科阐述了《孙子兵法》的重要现实意义,在和文化的研究视角下,《孙子兵法》既不是穷兵黩武,也不是铸剑为犁,而是在非战、慎战前提下,提出了安国全军的重要目标,在君民一心、将士合力、积极防御、战则全胜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和"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历来之所以受到人们高度评价,古今中外军事家所重视和推崇,是因为孙武全书十有三篇中,充满着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对战争有比较全面的唯物的分析,对战略战术有较深刻的辩证见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毛主席对这一思想曾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作战理论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作战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像现代信息化战争系统这类充满“活”的个体和变化因素的复杂系统,需要进行理论创新。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当代系统科学的一个新发展。有望成为创新作战理论的突破口。本文在分析比较作战系统的基础上,认为作战系统实质是复杂的适应系统,作战系统内的作战双方都力图以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和复杂性,削弱对方的适应性和复杂性取得作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中蕴涵着系统层次及其优化思想、系统要素及其优化思想、系统结构及其优化思想。这些思想观点在现代商务策划活动中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言《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包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对指导战争的一些论述,直到现在仍是“科学的真理”。《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期儒法斗爭的产物,是法家军事路线、军事思想的结晶。研究《孙子兵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上的儒法斗争,进一步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极右实质。《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孙武原为齐国人,后来到了吴国,生(?)年月不详。据《史  相似文献   

9.
立足不同视角与不同层次,分析了孙子兵法中"知"的前瞻性、连续性、全面性、深刻性、科学性、艺术性、哲理性等思想特质及相应的借鉴价值,为孙子知胜思想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人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孙子兵法的求知方法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四世纪吴国著名军事家孙武著的《孙子兵法》(简称《孙子》)一书,历来被兵家誉为“武经圣典”。它不但总结了当时战争的经验,研究了战争的特殊规律,为军事家谋求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军事家在观察、分析和处理战争中的具体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思想方法。关于《孙子》的思想方法,许多同志已作过深入的研究,认为它包含着丰富的朴素的辩  相似文献   

11.
竞争与和谐是辨证的统一。我们不能抛开斗争讲和谐,不能一厢情愿地寄希望于人人都诚实善良而实现社会公平。《孙子兵法》作为战争理论的经典之作,却又蕴含了丰富的和谐理念,这就使孙子的思想上升为一种斗争哲学。立足于当今的竞争现实,孙子的"全胜"观念及"避实击虚"、"出奇制胜"、"本之以仁义,辅之以谋略"等思想对引导理性竞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事物,都有实体支撑和整体关系两个层面。孙子兵学和中医都把重心放在各自领域的自然整体关系层面,因此前者提出"以形相胜",兵形重于实力,后者主张辨证论治,整体调节。自然整体,其内部和外部的全部复杂关系具有无限性、个别性,会随时变化而不确定。孙子兵学和中医对这样的本始自然的关系状态,采取尊重、保持和因顺的态度,而不像西方科学那样加以预设、控制和限定,故孙子兵学和中医的规律在表现形态上、在如何把握和运用上,有共同特点,而与西医和西方科学有别。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是杰出的现实主义军事著作,其中也饱含着诸多理想主义的成分。其具体内容包括:“保国安民”的远大政治理想、“全胜易胜”的战略理想境界、“上下同欲”的理想治军模式、“五德兼备”的完美将帅素养等。同时,孙子将他的理想主义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强调“仁义与诡诈的结合”“全胜与破胜的结合”“教化与法制的结合”“完美与理性的结合”等。此种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梦”的实现也有着深刻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三民主义。没有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有国共再次合作;没有国共合作,也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真梳理了《孙子兵法》中涉及战略的论述和思想,总结出了《孙子兵法》中关于“国家战略、经济战略、国防战略和情报战略”等战略至上的理念;梳理了《孙子兵法》关于战略定位中处理好战略目标与战略行为、战略环境和战略趋势间关系的原则技巧论述;论述了《孙子兵法》中贯穿全文的“全、省、巧、快、稳”等战略评估思想。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台湾青年进入黄埔军校,传承中华民族的血脉,追随孙中山革命思想,深知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他们参加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成为两次国共合作重要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在台湾光复和祖国统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共两党和黄埔军校重视台湾黄埔生的抗日爱国运动,给予有效帮挈。中共的政治理念对部分台湾黄埔生的政治道路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中“知”的思想在情报战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情报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分析了孙子"知"的思想内涵,指出"知"是了解战争形势,预测战争导向,掌握胜负关键的重要参谋助手。准确把握"知"思想的内涵,并将其合理地运用于战争之中,有助于在竞争激烈情报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