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哈代小说     
对于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西方文艺评论界向来有不少争论。贬责他的人称他为不足称道的二流作家,颂扬他的人则把他与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相提并论①。直到今天,哈代仍然以他的作品和富于传奇的经历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兴趣。我国业已翻译介绍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的书写形成了一种"他者的镜像",在"他者"——汉民族文化的参照下,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的书写中呈现出异域风情化与历史化的取向。在创作的具体内容方面,异域风情化既是汉族作家作为"他者"的一种文化与审美的取向,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的映照;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的历史书写传达出的是一种"他者"的观感和态度,无疑影响到了作品与历史对话的广度与深度。在创作的姿态与自我意识方面,汉族作家多以旁观者的姿态书写少数民族,并显示了相当一部分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文化表述中内在的自我意识。作为他者的言说,汉族作家只有承认自己是他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的立足点,客观地阐释他者认识到的异质文化。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活着本身就是艺术品,他以他的人格和作品同时影响着中国当代作家,以致于许多作家将他视为知音.他为中国作家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更新了一批作家的小说观念和创作意识.卡夫卡的独立特行并没有在中国当代文坛引起轰动效应,但对于少数敢于探索、勇于冒险的作家而言,他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  相似文献   

4.
雯丝 《社区》2014,(26):9-9
读书有个习惯,如果买某位作家的第一部作品是喜欢的,那么通常会持续读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比如痞子蔡、比如安妮宝贝,再比如蒋一谈。蒋一谈在作家领域,或许不是那么出名吧,至少我先前是不知道他的。但是他的确算是当代短篇小说的先锋作家和领军人物,至少我是如此认为的。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既是知名的现代作家,亦是出色的报刊编辑,其一生参与编辑的正式刊物计20种,且多为主编。考察沈从文的编辑活动史,尤其是他任主编期间所刊发文章的核心作家群体,可以发现,他对初涉文坛的青年作家(尤其是来自大学校园的文学新秀)情有独钟、青眼相加。沈从文如此大力培养提携青年作家,与他的文学理想与美学追求密不可分,背后饱含着他深刻的“五四情结”和文学革命思想,寄托了他重造文学经典与民族品格,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酷爱巴尔扎克的独裁者,斯大林是俄罗斯文学天才的奇怪而可怕的评判者。一些作家幸免于他的统治,而另一些作家成了他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作者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年轻的男作家。她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他认为她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小非 《华人时刊》2009,(2):74-76
他是一名因受贿入狱的县长,近5年的囚禁生活,他创作了三部共计206万字的长篇小说,相继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他也因此被河南省作家协会批准为会员。将来出狱后,他设想当一名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9.
一创作方法是作家反映生活,塑造形象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当然和作家的思想倾向分不开。世界观不仅决定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影响着他的艺术观点,对他采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也起着指导作用。但是,我们毕竟不能在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之间划上等号。创作方法作为作家用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面对着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接受同一世界观指导的作家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方法进行艺术创  相似文献   

10.
1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是英国著名现代作家。他两度周游全球。在他长达六十九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发表了十几部长篇小说、几十个剧本和一百二十多篇具有异国风情和奇特艺术魅力的短篇小说。他的成就不仅属于英国,也属于全世界。毛姆师法法国作家莫泊桑,也受同时代作家劳伦斯等的影响。采各家所长,熔众萃于一炉,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博得文学界的好评,在世界上享有颇高的声望。他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无论进行怎样的排列组合,不久前逝世的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都应该名列二十世纪世界最杰出的作家之之中。很少作家能象他一样,既得到五枚列宁勋章,同时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和他的荣誉成正比,肖洛霍夫留下的文学遗产也异常丰富。当今,研究肖洛霍夫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了一门专门性的学问。因此,认真研究肖洛霍夫的文学遗严,对他  相似文献   

12.
《白夜》作为‘挪市”小说,与《废都》有着一致性:作家处于“边缘状态”,一方面他走出了商州;另一方面他还没有走进都市,都市不是他的家。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使《白夜》触及到都市的某些深层问题,冠《白夜》以现实主义作品是恰当的;由于作家的艺术追求,希望做的是现实生活与神秘文比的结合,所以,不同于他早期的现实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3.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思  虞立琪 《可乐》2011,(6):50-51
他是一位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他是名商人;在成为商人之前,他是标准的文艺青年。2010年,他获得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商业新锐奖"。把时尚给人民陈年2010年的轨迹,被几位"凡客"改写。2010年6月,他去浙江拜访供应商,在一家工厂里发现,  相似文献   

15.
周立波是一位得到人们较多研究和评论的作家,但研究界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作家后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业绩上,而对他前期的思想和小说创作关注不够,评论甚少。为数不多的几篇全面论述作家创作道路的文章,涉及了他的前期思想和创作,但这也只是为了阐明他后期的创作发展和成就提供一  相似文献   

16.
柳青人格论     
当代作家柳青生前很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他一再表示,“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他极力反对作家为风格而风格,畅言风格乃是作家人品的必然结晶,认为“作家个人的特色是相对的,而阶级性、党性却是绝对的。”在柳青的脑海中,风格  相似文献   

17.
芥川龙之介有强烈的古典中国情结。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古典中国的怀念和对现实中国的漠视。这种情结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所无法比拟的,深刻地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化对他深入骨髓的影响及他与同时代作家个性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8.
海因里希·伯尔是后战争时代德国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他把重建人性和拯救被毒化的德语视为战后德国文学的重要任务.他所追求的“人道美学”,始终坚持人性与诗性的结合;他的“语言道德”之说,强调政治、伦理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密切相关.作为“介入文学”的作家,他反对作家对社会漠不关心,同现实玩捉迷藏游戏.他认为作家要听从自己的良知,让语言成为冲破现实表象的工具,使作品成为自由的最后堡垒.他的现实主义作品充满激情、幽默和讽刺,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协调.在他看来,“事实”永远只是“真实”的一部分,作家需要借助想象来创造“自己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厄内斯特·海明威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战争题材是他的主要创作源泉 ,他是所有有关战争题材作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本文通过海明威的作品进一步透视海明威的战争观点。从“迷惘”、“反战”到“主战”,海明威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认识转变过程 ,而他的思想和行动、他犀利的笔调 ,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还是一个反法西斯的英雄 ,他的伟大作品至今读来仍觉观点鲜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王祖远 《社区》2008,(19):54-54
作家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小广场。小广场是个“群聊”的地方,但作家虻于写文章,很少光顾这里。有一天,作家忽然身感不适,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是“富贵病”,打针吃药搞了几个月,作家觉得毫无效果。再没心思写作,作家开始出门散心。他来到了小广场,就听一个人眉飞色舞地在那里讲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