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对人口迁移有影响的都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移民政策、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的层面,比较和分析了中国、韩国以及马来西亚等三个亚洲国家的城市移民之间的差异:韩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其集聚经济效应也最高,人口迁移的驱动力较强.马来西亚的城市化水平中等,其集聚经济效应较高,人口迁移的驱动力中等.中国应该提高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减少国内移民政策的限制和缩短城市移民的适应过程,由此,加速城市化进程,以便解决城市贫民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进入20世纪后移民数量大增.为了将新移民纳入主流文化,将他们转化为有助于美国发展的劳动大军的一部分,美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对移民子女施教问题.双语教育是一种从建国初期就存在的教育形式.1968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双语教育法>,对双语教育在解决移民子女向主流文化过渡中的作用给予肯定.此后,尽管关于双语...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政策是其基本国策之一,而技术型移民政策在其移民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不断调整技术型移民政策并对华人新移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澳大利亚技术型移民政策的历史演变就澳大利亚现代历史来看,移民政策同政府的经济目标息息相关。二战后初期,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移民是政府为了弥补劳动力短缺、基于其劳动能力而被选择入境的。但是,近30年多来,澳大利亚政府大幅度修改了移民政策,移民的技术因素从被忽视到逐渐被强调,技术型移民日益占有重要地位,移民的选择标准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重视教育是古今中外华人父母共同秉承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对华人移民来说,教育是实现向上流动较为公平和有效的途径.子女的教育成功往往能保证其事业有成、生活富足,进而带动整个家庭的向上流动.中国新移民如何应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挑战,除了受到华人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的价值观的影响,更多的是受到移居国的制度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约束,其中包括语言文化、移民政策、社会和种族歧视,以及教育制度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中国新移民拥有国际移民"超高端筛选"所具备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优势,以及移民所独有的跨国资源,而这些都是帮助其有效应对上述教育挑战的主要策略与资源.  相似文献   

5.
印度东北地区的移民问题主要是原住居民与外来移民的冲突问题.此问题由来已久,不但造成该地区经济困难、社会秩序混乱,而且还诱发了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危及印度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影响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鉴于印度东北地区与邻国人文、地理的相近性,印度民族政策失误造成的影响等因素,印度东北地区的移民问题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以来,欧洲由传统的移民迁出地逐渐转变为移民迁入地,尤其是欧盟国家成为大批永久性移民的目的地之一.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对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致使移民问题成为困扰欧盟国家的一大难题.欧盟国家对移民的接收与拒绝、容纳与排斥的矛盾心态构成了其移民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6年以来,俄罗斯联邦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新的移民法令和政策,这与俄罗斯人口下降危机、劳动力资源紧缺状况有密切关系,俄罗斯联邦与他国在移民领域扩大合作成为必然趋势。但新移民政策依然留有传统思维的痕迹,带有浓重的保守气息。在苏联解体后的十五年时间里,俄罗斯联邦的移民政策经历了自由化、严格管制和积极吸纳境外俄罗斯族人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随着条件的完善和成熟,中、俄两国在移民领域的合作必然会有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跨国移民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亚、非、拉已经取代欧洲成为主要的移民迁出地.移民越来越全球化,移民成分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改变身份为目的的新移民最为突出,非法迁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表明,当代国际移民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实践出理论,国际移民的新变化引起了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使得当代国际移民的新理论层出不穷.对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进行评述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跨国移民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移民研究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国籍问题这主要涉及到中亚国家的俄罗斯族。中亚国家独立后,俄罗斯族提出要拥有双重国籍,俄罗斯也对中亚国家提出这种要求。当时只有土库曼斯坦答应了,其他国家都不同意,这引起俄罗斯人的不满。哈萨克斯坦等国因此出现俄罗斯人闹分裂的事件。一些不想拥有所在国国籍的俄罗斯人和其他一些民族的人,在谋求双重国籍无望的情况下,纷纷向国外移民。中亚国家独立后,大量讲俄语的居民外迁,原因很多,语言和国籍问题都是其中的原因。后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采用了灵活的政策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一些移民因国籍问题仍不能与其他原有居民…  相似文献   

10.
强调了理论与主题的思考、多地点研究、比较研究和国家概念的重要性,并对离散族群、新移民、华人经济等概念作了新的有启发意义的解释.研究海外华人,应该以当地的脉络、当地的立场看当地的问题,也就是要离开中国的意识来看海外华人问题.此外,要注重深度的田野研究,靠文献资料是不够的.祖宗崇拜、非法移民、华人劳工、华人教育等,都是很重要的课题,海外华人研究应该包括从中国移出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设立追诉时效超期适用程序的必要性,论证了该程序适用的条件,并就该程序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法律条文,供立法机关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