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汉语和日语共同属于汉字文化圈,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国间的词汇交流不断深入,必然会导致中日词汇的相互影响。文章主要以汉语新词语中的日语借词为语料样本,从产生原因、定义、特点、流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不仅在词汇、语法方面,还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研究汉语新词语中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对研究当今中日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状况,以及汉语自身特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字古代从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人在借用中国汉字、汉语词汇的过程中并非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手段 ,而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了再塑造 ,并利用汉字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新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日语汉字新词产生的背景及其造词方式 ,既表明了汉字、汉语在日语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又揭示了日语汉字新词对中国近现代汉语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汉语新词大量涌现。日本作为我们的近邻和汉字文化圈国家,其对汉语新词在整个汉语国际传播视野中的译介现状有着特殊意义。本文以近年来日本出版的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三部汉日新词词典为考察对象,考察了汉语新词进入日本社会的基本现状。词条选取存在收录旧有词汇、收录生僻音译词、收录港澳台方言词、收录不当专有名词等问题;词条翻译存在舶来品回译不到位、释义臃肿冗余、隐含成分未能译出、文化差异未予重视、目的语掌握不足、涉华政治词语处理不当、源语理解不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语词汇包括三部分:日本固有词汇,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汉语对日语文字的形成有过深远的影响,从日语的词汇来看便一目了然。日语中汉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与汉语词汇形体完全相同,称之为中日同形词。中日同形词根据意义上的联系又可分为三类:1、中日同  相似文献   

5.
汉字词汇在日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汉字词汇使日语和汉语的关系格外密切。日语的汉字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在字形和意义上的关联,从词汇学研究角度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类:字形不同意义相同的词、字形相同意义相同的词、字形相同意义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我国读者在阅读日语文献时,日语汉字词汇的检索效率很低,它直接影响着日语文献的阅读速度.因此,读者要求解决日语汉字词汇检索矛盾的呼声十分强烈.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一、以汉语音序排检日语汉字的可能性日汉两种语音都使用着汉字,且其检索方法也大同小异,概括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一曰形序法,二曰音序法.前者是按汉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大量地吸收了中国的汉字,对日语语言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到了近代,大量的日源外来词回流至中国,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日趋显著。文章从日源外来词进入我国的时间、我国吸收日源外业词的形式、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相比发生变化,以及它对中国产生影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在日语学习中应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是:语音、语调的正确读法;日汉字读音的变化规律;日语汉语词汇与中文汉语词汇意思的异同;日语语法的特点以及动词词尾变化及后续词、格助词、敬语等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9.
刘凤芹 《东方论坛》2011,(5):102-106
日语中的常用汉字词是汉、日两种语言词汇系统的交集。通过对日语报刊中常用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对比分析发现,在1596个日语常用汉字词中,相同的比例最高,占67%,相近和相异的汉字词占33%。这是由日本的汉字政策、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词等原因形成的。而根据汉字词在整个日语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可统计出不懂日语的中国人阅读日语报刊的可懂度最高仅为44.4%,可见日语词汇系统中的汉字词已积淀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有许多与汉语书写一致的词汇,这些词汇中有的与汉语词义一样,有的与汉语词义有出入,而有的与汉语词义完全不同。日语中也有一部分与汉语仅一字之差但词义一样的词汇,如日语的“爱人”、“原子力”、“異口同音”,分别相当于汉语的“情人”、“原子能”、“异口同声”。通过对日语汉字词中与汉语仅一字之差但词义完全相同的二字词举例分析,以期能对中日两国人民学习对方语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日语新词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小说、电影、网络、媒体中。这些新词作为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及重要载体,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征及内涵。通过对"御宅族"一词的考察,总结了中日"御宅族"的共性和个性,窥探出中日文化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16届女篮世锦赛和第16届亚运会中、日、韩女篮的相关比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日、韩女篮的技战术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女篮备战2011年8月女篮亚锦赛的中国女篮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都在使用“的”字,但是日语中多作为后缀用,汉语则作为结构助词。本文主要通过对清末报刊中“的”的实际用例分析,探讨该时期“的”字使用情况及其用法是否受日语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的“日本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中国学者关于日本词的研究作了系统评述。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夏承焘先生对日本词的关注与评述;第二部分论中国词学家对日本词的评价;第三部分对中国的三部涉及日本词的选本即《域外词选》、《日本词选》、《日本三家词笺注》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日语具有丰富的拟声拟态词。拟声拟态词用于生动地描摹事物的声音和形态,弥补了日语形容词数量较少的缺陷,在日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数量上也远远高于汉语的拟声词。由于这个特点,在对它们进行汉译时,就会产生无法与汉语一一对应的问题。本文以高慧勤和叶渭渠的《伊豆的舞女》的中译本为例,探讨拟声拟态词汉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日语词中有和语词、汉语词、外来语、混和词、派生词、造词等。日语汉字在不同类型的词语中有音读、训读、音训混读等不同的读音。这就使得日语词的读音变化多样,难以掌握。本文论述了日语词汇的不同类型及读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分析日语和汉语外来语在概念、历史、吸收方式等方面的异同,阐述日语和汉语在外来语利用方面的利弊,以及日语和汉语外来语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其目的是分析总结日、汉外来语的特征,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和使用外来语。文章还指出汉语在外来语的引用过程中应借鉴日语吸收外来语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