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无赖派文学思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日本出现的文学思潮,是日本战后最早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之一,对日本战后文学转型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日本对于日本无赖派文学思潮的研究方兴未艾,而且在中国对其研究的学术论文也不断涌现。对于日本无赖派文学思潮的研究和评价在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2.
日本无赖派文学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文学思想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当时二战后日本经济政治的变化、社会思想变化等时代变化。日本无赖派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学思想体现了当时日本的时代特征,集中反映了当时日本国民的状况,其文学思想具有独特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无赖派文学是二战后日本最早出现的有典型性的文学派别。而坂口安吾作为该无赖派文学的两大泰斗之一,其文学观代表着日本无赖派文学的特征。其独特的文学观与其个人性格、自身经历、当时的社会状况紧密相关。堕落颓废、反叛传统、人性自由、孤独虚无等思想构成了其文学观的内涵。无论是日本学界,还是中国学界对其文学观都有不同的评价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日本无赖派文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重要文学派别,而太宰治是无赖派文学派别中的最为著名作家之一。太宰治文学思想意识是在其生活阅历和文学创作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思想意识主要有"颓废堕落"意识,"自杀"意识,"罪"意识,"孤独"意识,"基督"意识等,被日本学界称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  相似文献   

5.
坂口安吾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白痴》突显“无赖派”的鲜明特点,更体现着日本近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特色。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的社会样貌,折射着作者的善恶观。《白痴》中隐含的伤感与呐喊体现了当时日本青年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太宰治是日本著名作家,其无赖派的写作风格对日本文坛影响深远。战后年代创作出来的小说《斜阳》更是太宰文学的代表作。本文拟通过对《斜阳》的分析来研究作者太宰治,反映其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所传达的思想,更进一步深化对太宰治以及其文学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共同纲领论"文学思潮观持论者断言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文学思潮,而把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贬为非文学思潮,从而无视文学思潮的近代形态所普遍具有的过渡性历史特征。这种过渡性表现为文学思潮主体意识的自发与自觉交织,文学思潮构成的配置仍以创作、接受思潮为主流,虽然出现了与自发型文学思潮对立的新规范,但又没有完全摆脱原有规范体系的限制,新旧思想既互相冲突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文学思潮观形成于对欧洲文学思潮的译介,厨川白村最早进行欧洲文学思潮史的系统研究并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文学思潮观,成了后来日、中研究者仿效的主要范例。受厨川白村影响,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写了《摩罗诗力说》一文,是中国人研究欧洲文学思潮的开端。五四运动前后,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以及文学研究会均受到日本影响。中国的艺术思潮研究走了一条与日本近似而且联系紧密的道路,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依赖于“日本桥”的中介。  相似文献   

9.
一跃成为战后日本文坛宠儿的太宰治是无赖派或新戏作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战后混乱的状态下,太宰大显身手,很快就成为一个风云作家。但是,他到不惑之年突然死于非命。他在自己四十个岁月的生涯中,曾多次试图自杀,这似乎是个谜。对于他的死,日本的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论,争议纷纷。有人认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接受来源,"日本视野"是不可或缺的视角.近在咫尺的东邻日本,较早接受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曾在不同时期给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生成与发展产生影响.但中国作家从日本引入的现实主义理论,有不同的内涵与特质,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接受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