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就新发现的麻城<梅氏族谱>和<刘氏宗谱>,从刘守有与梅国桢的姻亲关系入手,对马泰来先生关于麻城刘家与<金瓶梅>关系的论述,作了新的考证.对<金瓶梅>一书的流传途径和西门庆的人物原型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金瓶梅>的素材来源考察它的成书.通过比较内容和文字的差异,笔者认为<百家公案>并非<金瓶梅>的直接来源,而词话本和崇祯本确为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一般认为,<金瓶梅词话>所依据的是繁本<水浒传>.本文通过细致的校勘和分析,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金瓶梅词话>中虽然有的内容出于繁本<水浒传>,如潘金莲毒杀武大的部分,但有的部分如武松打虎等显然只可能来自<水浒>简本,由此推测<金瓶梅词话>作者在写作时所依据的应该是残缺不全的繁本<水浒传>,其不足的部分则据简本<水浒>改写.文章并结合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的有关记载,推论<金瓶梅词话>的写作时间当为万历初年至万历十七年.  相似文献   

4.
崇祯本<金瓶梅>所载评点之语是出现在明末清初之际评点研究<金瓶梅>的重要资料.它在着重道德评判、赞赏白描手法和重视真情趣味三方面,显示了其评点的突出特色与价值;同时其评点在版本和内容方面也给了清代著名<金瓶梅>评点大家张竹坡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死亡叙述,是<金瓶梅>与<红楼梦>文本叙述中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两部作品在死亡场景描写、死亡意象设置,以及死亡的叙述功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金瓶梅>传达出的是"善恶有报"的道德劝戒,而<红楼梦>在体现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倾向的同时,也把我们引向了对生存的悲剧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运用审美分析的方法,对<金瓶梅>中的梦幻奇异现象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金瓶梅>中的梦幻奇异现象和特定环境下的人物心境密切联系,并且把梦幻奇异现象和小说文境进行了较为恰切的结合,表现出了人物心境化的个性特点.这使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梦幻奇异现象描写从人和神交接互感的通道,变成了人物心灵呈现的独特空间.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词话>是以<水浒传>武氏兄弟的故事作为入话的,<金瓶梅>自传世以来诸版本系统和今日经整理的各种校注本多把<水浒传>的"栈"改为"赚",此处的"赚"实应为"栈",之所以产生错误,是因为不明了它乃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和风俗有关.其本义为古代的一种采用圈养方法、通过加大饲料用量及营养成分并减少动物活动时间来催肥肉用禽畜的技术,这在古代的正史、野记、农书、前人诗文和笔记都可以找到大量证据.  相似文献   

8.
吴敢的《金瓶梅》研究主要用力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一是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研究。主要代表性著作即《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和《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长编》,它们为金学大厦的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石。同时,吴敢担负了《金瓶梅》研究者队伍集结的学术使命,即学会与学刊的筹建和创办,他的这一学术活动为金学研究的学风建设以及各种学术典范建构做出了自己的实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时下海内外学者有关<金瓶梅>词话本的版刻及其与崇祯本的关系等一些看法,论证了现存最早的<新刻金瓶梅词话>即是初刻本,它与崇祯本之间的关系即是"父子关系",并对各崇祯本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作了一些辨析.  相似文献   

10.
汉语史上,"把拦"谓把持、控制、占有;但"把揽"另有包揽义.<金瓶梅词话>表示笼络、占有,仅用"把拦";表示包揽则仅用"把揽"."把拦"的"拦"是通假字,故"把拦"并无阻拦义.<汉语大词典>和<金瓶梅词典>都将"把拦"释为阻拦,又将"把揽"释为把持包揽,均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不论是从财产来源还是经营模式看,西门庆都不具备新兴商人的性质,而更多地带有封建商人的特征.他虽然亵渎封建政治,破坏封建秩序,但他破坏和亵渎的却正是封建政治、封建秩序中最符合民众利益的部分.他固守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婚姻制度,以残害女性为乐,和明代后期新兴市民以及启蒙思潮的思想家们并无共同之处.他所固守的正是封建政治和封建秩序中最丑恶的部分.他放纵的性生活,非但不具备丝毫的人文主义精神,反而是对人性的践踏和背叛.他在商业经营中表现出一些新经济的因素,但这并不足以撑起一个"新兴商人"形象,他仍然只能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封建商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2.
戴维森的非法则性一元论极大地复兴了当代心灵哲学对心灵因果性的讨论,关于其心灵因果效力的争论持续至今。在众多批评者中,金在权对其副现象实质的指责最具有代表性。通过考察非法则性一元论下心灵事件和属性发生因果作用的机制,及其可能的摆脱副现象指责的方式,可以局部阐清这一复杂的争论。戴维森实际上难以应对金在权的批评,并在很大程度上误解了后者。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睦邻友好、共同发展”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认为郑和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航海家、外交家与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要进一步继承先人伟业,开拓和平友好、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围绕年会的发言内容进行了阐述,通过混合法律文化的理论探索、历史考察、日本的个案研究、两大法系的历史与实践、混合法系的实践与中国法的发展等专题研讨,开拓了该领域研究的思路和视野。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较为充分完全的自我意识的"大思想家",是自我实现的典范.景蜀慧先生认为陶渊明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墨派倾向,则是忽视了陶渊明的自我意识及将前人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理解得过于简单机械的结果,同时也是对与在"政治"上建功立业无涉的个体价值缺乏恰当认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2009年11月7日福彩-中原人文论坛第四讲学术讨论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英国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显示了英国文学研究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文章拟对研讨会的情况进行述评,力图客观全面地反映新世纪我国英国文学研究在文论、教学、诗歌、戏剧和小说领域的最新特色和动态.  相似文献   

18.
2014年6月25日至29日,“远东文学研究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研讨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与会的中外学者就老舍与外国文学、老舍在世界20世纪文学上的位置、老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老舍创作的海外译介等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这次大会彰显了老舍及其创作的时代意义和世界地位,实现了中国老舍研究界与海外老舍研究界乃至汉学界的一次充分交流,也总结了过去两年来老舍研究方面的经验、成绩和不足,这对于老舍研究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阿波罗多洛斯是柏拉图的对话作品《会饮》的叙述者,也是苏格拉底的忠实崇拜者。阿波罗多洛斯性格狂狷,身上透着一股愤世嫉俗之气,唯哲学独尊。本文通过对《会饮》的文本解读,探讨了阿波罗多洛斯其人其情,分析了不同中译本对相关段落的不同处理及其缘由,比较和辨析了阿尔基比亚德和阿波罗多洛斯的气质区别,反思了阿波罗多洛斯的性情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精神之间的关系,最后论证了苏格拉底哲学精神的危险性和神圣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环境可持续问题成为东亚环境社会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2011年10月在韩国加图尔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东亚国际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围绕着福岛核电站灾难、环境污染及受害者赔偿、环境政策、生态与历史、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环境意识与生活方式、农村环境问题、环境社会学理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