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创新应用推动了城市基层治理变革,数字技术如何作用于城市基层治理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基于技术嵌入理论视角建构结构嵌合-关系重塑的分析框架以揭示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并结合S市Z街镇一网统管的治理实践进一步剖析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结构嵌合重塑权力运行机制、柔化条块分割边界缓解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性困境;通过关系重塑链接政社边界及联通部门界限促进基层协同共生网络的形成。此外,综合S市一网统管赋能基层治理的调研材料发现,数字技术在赋能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还存在数字悬浮政民互动实效不足等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威廉斯的文化唯物论以文学批评与文化历史批评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霍华兹庄园》进行解读,评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联结。文章认为福斯特的《霍华兹庄园》是一部关于英国命运的小说,它反映的是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后维多利亚时代的种种社会矛盾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冲突·融合·隔膜--《霍华德庄园》的"联结"主题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1910)是英国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的代表作,福斯特以其深刻的社会良知和清醒的理智在小说中率先关注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这一主题。福斯特在小说中不断地将“发育不良的心”的英国人形象置于不同的“文化语境”(the field of cu lture)中,这种福斯特式的“联结”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和谐”进行补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名 不仅是中国思想史内部的重要问题, 也是汉传佛教译经史上的重大问题。 佛经翻译中的 正名, 以出世救赎为主旨, 主要包括经目名称的翻译以及经文名义的统一两方面, 涉及如何理解佛典之正法、 佛弟子声闻所听闻之法、 译人所悟之法、 译主个人语言习惯以及译场众僧文义之勘定等诸多问题, 大致可从经名译名、 翻译名义及其所涉佛法智慧和名相等不同层面进行论述。 经名译名的确立, 旨在明确新出经文在内容上的完备性, 以儒家思想中的 名实相当 为原则去强调 正法 是有本可依的佛祖圣言。翻译名义的斟酌包括创造新的指称或故意隐去译经僧不想彰显的内容, 旨在消除 异言, 在汉地重新建构佛典原文的 正法。 佛经翻译中的 正名 问题, 表面上是因梵、 胡、 汉不同语言差异引起的翻译策略论争, 实则是译经僧在译经过程中寻求和建构 正法 的历史。 在佛经汉译过程中, 正法 异言 之间存在博弈, 这一方面昭示了佛学作为一种全新的信仰和知识体系在汉地发生和发展过程, 另一方面揭示了儒、 释、 道等不同思想在汉地经由语言转换实现的会通和调和。  相似文献   

5.
做中国哲学无论识人说事还是观物,都不再以概念为中心,而关注镶嵌于生活经验中的思想观念。现代学者以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式,反对西方哲学以概念或范畴为中心的系统建构。陈少明先生提出精神现象之,其客观性出自于物,而同一性则出自精神,观物走上了形上学的道路。不再以概念或范畴为中心的主张,而明确转换为以观念为中心,其旨趣仍然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方面可以沟通古今,另一方面有利于沟通现代学者之间不同的研究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哲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经贸秩序正经历复杂深刻变化, 有效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已成为各国司法制度改革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关切, 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设置专门化的国际商事法庭参与全球经贸治理。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视域下, 国际商事法庭制度的功能定位应着眼于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回应性目的, 以及形塑国际经贸治理结构的建构性目的, 法庭因此呈现国际化与特色化的样貌。 相较之下,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既有定位过分偏重回应性目的, 运行制度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 特色化成分未能充分彰显。 为此, 法庭应立足全球视野, 树立 双重目的, 凸显制度的普惠主义色彩, 致力于加强中国司法智慧的国际表达, 以期为全球经贸治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门学科, 艺术史 首先产生于欧洲, 其艺术史观念与写作范式一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 西方中心主义 色彩。 随着西方学术话语的全球化扩张, 西方中心主义作为 艺术史书写的话语幽灵 一直或明或暗地支配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史书写。 无论是 艺术史 欧洲艺术史 世界艺术史 还是 全球艺术史, 艺术史书写术语的翻新固然体现了世界各国艺术史学者对 人类艺术通史 书写的憧憬与努力,但并没有改变现有艺术史书写作为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实践的客观事实。 从 不完整的艺术史 不平等的艺术史 不真实的艺术史, 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幽灵让东方艺术反复辗转于 缺席的东方 替补的东方 易容的东方 三种大同小异的失语状态。 要完成世界艺术史的重写与重构, 必须从驱逐西方中心主义 话语幽灵 开始。  相似文献   

8.
为建构儒家崇拜谱系, 《荀子·儒效》 在历代先王中寻找资源, 塑造 大儒 偶像, 以曾经的圣君为最好的取法对象, 以礼义为儒者最高的学术追求。 其对战国时期儒之流品 雅儒 俗儒 基本现状的记载, 反衬出 大儒 的超越性———真正能够践行仁道理想的, 唯有 大儒。 大儒 法后王, 既遵从后王之道, 又效法先王之功, 以今持古; 既立足当下, 又敢于对现实加以改造。 如此 大儒之效 显然难以达到, 非圣人莫之能为。 即便是孔子, 因为其只有立言、 立德而无立功, 就被排除在事功大儒的崇拜系统之外。 而把天子、 三公归为 大儒, 则有利于为儒家培养后备力量, 推进儒家队伍官僚化、 官僚队伍儒家化, 在理论上为后世官学一体、 道统涵摄政统奠基。  相似文献   

9.
2023年,曹顺庆教授团队完成的学术传承、文明互鉴与话语构建——中文研究生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直面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议题,该成果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深入反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学术传承、文明互鉴、话语构建的育人理念。在40年的教学实践里,曹顺庆教授传承四川大学的严谨学风,推进中西融通的育人举措,提出变异学的原创理论,克服学术研究对西方话语的过度依赖,并开启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设之路。他成功培养了三百多位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出高校中文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英语NP1 be NP2判断句表达主项NP1、谓项NP2两个概念外延相容的逻辑语义关系.表达抽象概念的抽象名词短语赋予NP1 be NP2句概括、客观和静态表达的句式意义,将抽象名词短语逆转换为具体表达是识解NP1 be NP2句语义的关键.NP1 be NP2句按NP1、NP2不同的语义表达,可汉译为"是"字句、及物动词谓语句、不及物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或无主句等多种情况.通过翻译实例分析,为汉英科技翻译实践中恰当运用NP1 be NP2句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阐释学对固态语言文本的过度重视,使得关于活态行动的阐释学理论一直处于相对匮乏的地位。保罗·利科的行动阐释学理论从行动出发,分析了文本行动中说明理解解释的相互渗透。他将批判性渗透到对间距的阐释中,认为文本一经形成便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性,文本的行动是一个去语境化重构语境的过程。行动并非由单个行动者构成,而是多元行动者的协同运作和即兴表演。人类行动者也并非传统哲学意义上的主体,而是被行动裹挟却具备部分能动性,并在放弃自我的过程中理解自我。利科的行动阐释学虽没有完全摆脱语言符号模态,但他扎根经典阐释学理论,使得固态的语言文本再度活态化,并揭示了行动的部分运作机制,孕育了一种新的关于行动的阐释模式,呼应并一同汇入当代试图变革阐释学理论的潮流之中。当利科的行动阐释学与当代新兴的行动理论相遇,或许会生成一种更具阐释效力的行动阐释学理论,并进一步通向一种多模态事件阐释学。  相似文献   

12.
荀子 帝王之术 意指 圣王 主导的按照蕴涵权力与利益因素的政治逻辑来处理政治事务的方法和策略。 荀子的 帝王之术 奠基于性恶论, 关涉复杂的政治生活, 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儒学特质。首先, 荀子 帝王之术 的主体 圣王 凸显了一种强烈的具有政治现实主义色彩的 政治家 立场, 绝非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家形象。 其次, 荀子 帝王之术 谋求治国能力的提升, 强调 圣王 必须具备政治思维, 懂得以利害眼光来分析政治生活并懂得如何利用手中权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具有根据客观事实准确判断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杀伐决断能力以及高明的领导和掌控能力。 最后, 荀子的 帝王之术 落脚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圣王 应始终重视军事力量与经济实力的根本地位, 并努力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以实现国家富强。 荀子 帝王之术 就是依托 圣王 政治 的方式来实现帝王之业, 既体现了荀子政治儒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更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儒学。  相似文献   

13.
儒家乌托邦经历了两个形态的演变。文本中的乌托邦类似西方的蓝图-偶像崇拜式乌托邦,语境中的乌托邦则逐渐淡化了社会蓝图规划以及弥赛亚式偶像崇拜的经验内容,消解了转向社会运动可行性,抽象化为近似布洛赫式的超验乌托邦,从而在现实政治之上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世界,为质疑、反思现实政治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王朝国家的属性,使之在私天下之外有了一定公共性、自主性以及自我调节机制。考察儒家乌托邦的这种历史演变轨迹及其政治功能,或许有助于拿捏政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提升人类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美学已经在多向度、多层次上得到学界的充分探究,但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书写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有所欠缺。审视20世纪中国美学复杂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生态,研究者主要运用了知识型与思想型两种书写范式,从而使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呈现丰富的样态。知识型书写范式专注于美学知识的内在发展和美学体系内部逻辑化建构的书写方式,强调美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整体性与谱系性,并可以划分为具体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美学学术论争古今美学关系等三种类型。思想型书写范式将美学视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美学症候式研究方法与意识形态效应,将美学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进行有效整合,包括现代性角度主题史方式审美理想史范式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跨文化视野等若干类型。但是,在美学史研究和书写上依然存在一些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涉及20世纪中国美学原始文献处理问题、中国美学史书写的逻辑思路问题、中国美学精神提炼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和书写提供新的理论增长点,推动当代中国美学在世界美学的交流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本期笔谈刊载四位海外学者关于 重写文明史 的讨论成果, 作者分别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哈佛大学教授大卫·达姆罗什 ( David Damrosch), 美国 《比较文学评论》主编、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托马斯·比比 ( Thomas O. BeeBee), 印度海德拉巴外国语大学教授伊普希塔·茜达 ( Ipshita Chanda), 英国利兹大学教授王斌华。 多元的学术背景为相关讨论带来了全球多元视角 体现出通过 重写文明史 超越单一文明史观 在平等互鉴、 对话、 包容中弘扬全球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学术立场。 总体来说, 大卫·达姆罗什和托马斯·比比代表了欧美学者对于 欧洲中心主义 的警觉和反思。 在大卫·达姆罗什的 《论文明史的书写历史》 中, 他追溯了在 欧洲中心主义 之外的西方学者关于文明史书写的案例, 让我们看到在 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 后欧洲中心主义 运动的源起和现状。 关于 后欧洲中心主义, 达姆罗什认为 的前缀表明欧洲中心主义仍然存在, 但在文明史书写实践中 不再是对 西方文明本质论 不加反思的展现。 同时, 他也提出 单数文明、 复数文明、 文化? 的问题, 认为即使 文明的概念被复数化, 它往往偏向持久的延续性, 通常以一些大国为中心, 因此认为 谈论单个和区域的 文化 可能比笼统的 文明 更好。 托马斯·比比的 《世界史的重写: 从世界文学史书写谈起》, 则通过对西方学者关于世界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回溯和反思, 探讨文明、 历史与 世界文学 的深层关联。 他认为 文明 这一概念 既可以指文化成就的总和, 又可以指贯穿各文化领域的某种本质特征, 这两层意义上的文明内涵都见于 世纪的英语材料, 与 文学 一词的兴起相吻合, 因此通过 文学史 反思 文明史 是可行且必需的路径。 在对 19 世纪和 21 世纪的四部文学史著的评析中, 我们能够看到文明史如何影响到世界文学的内容呈现和秩序建构。 伊普希塔·茜达的 《多元伦理主义下重写文学史何以可能?》 表现出印度学者对于 重写文明史 的震撼和理解。 在文章的篇首, 茜达就表达了她的 震惊: 没有一部世界史或文明史是用梵语、 巴利语或任何一种印度语写成的, 而这些语言都为印度地域政治空间中宪法认可的现代语言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这既是一种事实, 也体现出印度对于历史、 文明和世界理解的传统: 世界是一个由人际关系构成的世界, 一个相互联系的人文世界, 而不是一个地理或地缘政治的范畴。 因此, 她开明宗义地陈述关于 重写文明史 印度观点: 要以一种关系性的而非确定性的观点来看待我们共有的这一世界。 王斌华是英国利兹大学的华人教授, 这种跨国身份让他更关注文明交流和互鉴中 文化翻译 的重要作用。 在 《文明互鉴中文化翻译的关键作用》 中, 他回溯了鸠摩罗什、 玄奘及林语堂等翻译家的文化翻译活动对于中华文化自身繁荣和世界传播的重要作用, 并就文明互鉴之要义、 途径和践行者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认为文明互鉴和国际交流意识、 专业翻译人才的缺乏, 是中国学术 失语 失声 的重要原因。 四位海外学者的讨论再一次证明了 重写文明史 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首先, 身处 欧洲中心主义 漩涡的西方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建构多元文明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他们关于世界文明史的最新思考和书写实践, 值得中国学界关注。 其次, 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 不同地区对于 世界 文明 历史 的认知存在差异, 如何让多元文化资源融入 重新文明史 讨论和实践, 也是一个需要持续挖掘的话题。 最后, 就中国学术解决 失语 失声 的问题来说, 无论在学术思想还是在具体措施上, 都需要有充分的思考、 实际的举措和切实的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合同的约束力, 西方的理论大抵依有偿与无偿的不同而分别说明; 在我国, 理应考虑本国的历史文化, 探索更具有解释力的理论。 就我国民法的外在体系而言, 在总则层面的法律行为下, 以合同为规范单元, 区分 通则 典型合同, 为法律人 找法 提供了明确的线索; 然而在 典型合同 合同 之间, 发掘 有偿合同 无偿合同 双务合同 单务合同 等不同分类对应的法规范, 本身是对 《民法典》 做体系化整理的应有内容, 同时也可提升法律人的 找法 能力。  相似文献   

17.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最活跃形态,在长期弱监管、强保护的数字市场中,平台制定的自我管理规则率先承担了大量市场管理功能,进而形成平台秩序。大平台的运行秩序带有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等公共秩序的表象,对平台秩序的底层权力关系认识不足,造成了刑法对干扰平台秩序行为的入罪过度。大平台依靠数字技术建立数据权力,趋向排斥竞争的垄断化秩序、支配用户权利行使的准社会秩序,但平台秩序的本质是平台营利的稳定性,它缺少社会秩序法益的可保护性。对于干扰平台秩序的行为,应区分平台秩序关联的不同法益而予以入罪限缩:对破坏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优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评价;对利用平台规则侵害平台财产法益的行为,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调整;对侵害平台或平台内经营者、用户财产利益的行为,区分适用财产犯罪和计算机数据犯罪。  相似文献   

18.
相较于 《民法典》 第 597 条第 1 款, 《合同编通则解释》 ( 征求意见稿) 第 20 条在重建无权处分一般规则、 确立消弭履行行为 ( 或物权变动) 效力未定状态的具体方法、 凸显权利人的自主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条均以 处分权 控制交易过程, 但不同的物权变动理论对处分权如何具体控制交易过程有不同理解。 债权形式主义是以处分权控制 事实行为 ( 交付或登记的物权公示方法), 物权形式主义则是以处分权控制 法律行为 ( 处分行为)。 由于前者与民法基本原理有所抵牾, 使无权处分在我国民法 ( 理论) 体系上殊难定位, 易使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疏离乃至造成价值判断失衡, 应以后一理解为优。  相似文献   

19.
法权会议是美国主导的近代国际联合对华立法、 司法调查。 美国在法权会议期间的对华外交呈现出尊重中国 主权完整 与维持 必要之恶 并行的特点。 在制定与践行该外交政策的过程中, 美国法界认知与政府决策密切互动。 20 世纪 20 年代前期, 对于在华治外法权问题, 美国法界主流舆论与政府认知相互影响。 在法权会议筹备阶段, 美国政府迎合法界共识并任用以法界代表司注恩为核心的代表团筹划组织架构与会议流程。 法权会议开幕后, 按照凯洛格对司注恩的训令, 美国对华外交在内部张力凸显后得以重新调适。 在报告书起草阶段, 美国政府继续宏观把控进程。 为保障和协调列强在华利益, 司注恩主导完成 《调查法权委员会报告书》。 最终维持 必要之恶 的现实需要压倒尊重 主权完整 的政策表达。  相似文献   

20.
清代健讼之风加剧, 贱讼与健讼成为州县诉讼的矛盾性结构。 该诉讼结构受高调的儒家意识形态支配, 私人利益在官场话语中缺乏应有地位, 为维持私人利益而启动的诉讼容易失去正当性。 首先, 在官方表达中, 出色官员总是比法制和组织机制重要, 似乎只要 得人, 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其次, 受州县官过度集权的影响, 一人政府 模式下正印官无力及时审结大量案件; 再次, 受 薄赋敛 的财税政策支配, 州县衙门长期缺乏足够司法经费, 无力应对诉讼量暴增的局面。 官方对民众健讼之风的压制成为案件尘积困境下的贱讼策略。 但官员对健讼之道德评判掩盖制度僵化的缺陷, 制度之反思、 调整与优化缺乏动力, 州县诉讼的对立结构持续存在并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