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差异性融合"和"矛盾对立面融合"是古人提出和谐观的依据."和实生物"的和谐之真,"和而不同"的和谐之善,"和为贵"的和谐之美,构成古人和谐观的价值认知."依据"和"认知"构成古代和谐现的基本内容.弘扬古代和谐观,有利于当代人们确立"包容"、"统一"、"共赢"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如果将孟子所说的"七十者可以食肉"(<梁惠王上>)一语,放在中国古代社会史与饮食史的脉络中加以考察的话,那么,探讨显示"七十"之龄是中国古代人的生命历程中从公务退休告老的阶段.古人年届七十就受到尊养,但古人也强调年龄必须与个人精神修养与时俱进,所以孔子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人生最高境界.古代中国社会一般庶人生活资源有限,平日以疏果佐食,只有在祭祀或庆典时,才得食肉,因此,孟子认为"七十者可以食肉",就是"王道"政治的理想目标了.  相似文献   

3.
唐宋以来,六朝被认为文运衰落,清人文章批评中才逐渐被关注,五四前后,随着文学审美精神的高扬,六朝文章批评迎来了巨大的转折,对其意义与价值的发掘前所未有。其中,五四前后相关文话著者以其深厚的学养,既能继承古人文章批评的某些术语、观念,又确立了以史为核心的批评理念,对六朝文章的骈俪、用韵、文体等突出要素做出了开拓性的认识与阐发;其批评方法上能学习古人,深入古人文章创作的实际,又能出乎其外,对于当代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形与神是每个中国画家十分关注的极为重要的两个问题,因此古人提出"以形写神"理论,荀子提出的"形具而神生"最终确立了"形神说"的学术位置。不求形似是与追求神似相对而言的,怎样用形来传神,并且神可以从形当中解放出来、改造、甚至变形,而不受形的制约。面对当代美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相互交融,"形神说"具有了新的活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古人引文,时或将同一书的不同篇(卷或章)的文字合于该书或该书作者之"曰"中;古籍中之节引而有问题的甚多,且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古人引某书而"今本所无"者未必就是该书的佚文,所谓"今本所无",或是我们忽于古人引文往往非原原本本者所致;"洋洋至六千言"的<陈政事疏>乃班固撰<贾谊传>时撮述贾谊"疏"文而成.了解古人引文的情况,对相关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盆玉蕊满堂春"。冬末春首,正是水仙花盛开的时节。每过新年,人们都喜欢清供水仙,点缀作为"年花"。水仙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福建的省花、漳州的市花。古人将迎春花与水仙、梅花、山茶并称为雪中四友,列为"年  相似文献   

7.
"三皇五帝"是古人努力建立的一个大体符合人类进化吏及中华远古史发展历程的一个有时序的古史体系.在古人那里,所谓"三皇五帝"主要是一种人类进化发展阶段、历程的安排与推测."五帝"恰如夏、商、周或元、明、清一样,其间既有并列发展的族群关系,更主要的则是表达按族群、部落兴旺发达的先后顺序及演变关系排列而成的一种中华远古史,它们本质上是一种族群历史和关系,同时古人又将其人格化,奥秘即在于此.无论"三皇"或"五帝",在古人那里都不是同时并存.仅把"三皇五帝"视为几个具体的人或康熙、雍正、乾隆那种关系,它当然是伪史,但这有违"三皇五帝"的本意.也有违古人的本意.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无法成为否定传说时代历史或"三皇五帝"古史体系的依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8.
祖先留下的浩瀚古籍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传承古代文明成果,首先要准确地理解这些文献。在整理研究古代文献时,存在的一个最大隐患就是"代古人立言"。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受着现代汉语语感的影响,这样在解读古代的文本时往往会歪曲古人的原意,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牢固地树立历史语言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安全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以陶渊明所撰《桃花源记》为标志的中国古代山洞故事母题,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安全问题的长期性焦虑,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安全思维的保守性与消极性特点。《桃花源记》问世以后,这种"洞思维"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山洞故事"也被广泛地复制出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山洞故事母题"。这种山洞式的安全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进而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10.
王子今 《南都学坛》2007,27(6):23-28
在卫生条件较为落后的中国古代,人体寄生虫虱子干扰人的正常生活,是常见的情形。而文人并不掩饰"扪虱"行为,并且往往以此标榜散漫性格和高逸品性,却是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古人诗作中多见"扪虱"字样,正是这种现象的表征之一。而古人生活方式有关清洁卫生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相关考察得以理解。古代文人的有关生活习性,其实也从一个特殊侧面反映了他们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提出的"古人数字的观念以三为最多"的命题进行阐释,认为,<周易>阴阳二爻作为生殖器的取象,不仅在<周易>中能找到内证,也符合中国古人象喻思维的特性.阴阳二爻错综重叠而成八个不同的三画卦,三画卦两两相重又构成六十四卦,这正契合了老子的"三生万物"说.无论是三画卦还是六画卦,都是天地人三才的取象.这种三才观对古人"崇三"的民族审美心理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而<洛书>的九宫图,也是这种三才观的推衍.  相似文献   

12.
唐宋到明清的禅谈中的昆仑奴形象极为丰富,与唐宋佛书中的行记、音义书,以及正史、笔记中的纪实性记载有合符契之处。这些禅谈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古人对昆仑奴的看法,更明确了"拳发黑身"、"善水"和"善驯兽"仍然是昆仑奴给古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并给予我们了解昆仑奴的生活处境和情感表现的空间。其中关于"昆仑与波斯"的禅谈同样也反映了两个波斯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劳费尔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马年论孝     
正又到一年团圆时,凝望无数整装待发的身影,在千里之遥的那一端,则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企盼中度过的"俺爹、俺娘",他们鬓双白,容已老,一年年的孤单,只在这样流传千年的节日里郑重等待,等待那举家团圆的时刻。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但在如今交通便利的年代里,时事的变迁已超乎当年圣贤们的想象,我们不必讨论是否子可远游,但远游之后,勿忘了回家的路?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里,对"孝"的赞美,对"孝"的提醒,对"孝"解说都不绝于耳,所以古人重孝。相比之下,新年代的"孝"的教育则只是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一课带过,甚至一句带过。所以,总看到人到终老总伤悲的父亲母亲们……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前,每次外出旅游我都很高兴,看到美丽的风景总会不由自主想起仍在老家务农的母亲,母亲年逾花甲至今没见过火车,更不要说祖国的好山好景了,每每想到这里,我总感觉很是愧对母亲。母亲3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四女一子,我是家中的长女,当时也不过18岁。如今,我也到了年过不惑近知天命的年龄,于是我决定趁母亲身体还行带母亲去旅游,让足不出户的她也看看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细节核反应     
我是一个再敏感不过的人,对人产生好感和恶感往往都是从某个细节开始。虽然古人说过"管窥蠡测",不能"断章取义";但古人也说过"一叶知秋",有"举一反三"的含意。碰到过一些人,无论做事还是相处并不注意细节,以为这就是  相似文献   

16.
同义之词多并列,是古人行文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双音节词最为习见的组合方式。同义复词作为古代汉语中一种普遍而又特别重要的的语言现象,可以由同义并列结构中的已知成分的意义推知另一成分的未知意义。本文就《汉语大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贪鄙"、"咨访"予以辨析论证,以供将来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论范畴"脉"的引入和衍生与中医学、堪舆学的脉络理论密切相关,其文化内涵与文学本质规律相契合,成为"脉"论衍生的前提。古人在对文学创作、鉴赏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逐渐把握文学本质规律,这是"脉"论产生的内因,而古人比类取象的思维模式是其外因。"脉"生发出诸多派生范畴,其中"气脉"、"血脉"等从其他领域引入,"语脉"、"句脉"等由自身生发而来。它们的内涵延伸到文学作品的内在气韵的融通,意义、事理的连贯,以及字句的勾连等多个层面,体现出其描述对象的丰富性,蕴含了古人的文学创作观念。文论话语的经验性和随意性使得范畴边界模糊,但每个派生范畴都具有各自的意义偏向,这反映出范畴间的相互关系,也成为探究"脉"论衍生模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六甲"这一称谓来源于先民阴阳合德,化生万物的理念,即"道"之阴阳相生与母体育婴生子亦为同功。因此,"身怀六甲"不仅涉及古人生育观,揭示了古人对生命本原的初始体认,还揭示了古人对于整个宇宙包括人类社会都是阴、阳两种元素交感而成的动态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视频会议,对地名保护和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有关专家表示,地名文化保护终于被提上了日程,国家相关部门站在历史高度,对洋地名进行全面清理,不仅是方便市民生活的需要,更是对传统地名文化的敬畏!洋地名频现中华大地"有名,万物之母"。古人对于地名十分看重,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能都是轻的。我们也看到,古人留下来的很多地名,有历史有文化有精神。  相似文献   

20.
造父跟老师泰豆开始学习驾车时,侍奉老师十分恭敬谦卑,礼仪极其周到,但是泰豆三年之内什么本领也没有教给他。造父于是更加恭敬地侍奉老师,泰豆这才告诉他说:"古人说,做弓的好工匠,一定要先学习编簸箕;擅长冶炼的人,一定要先学习做皮衣。你想学驾车,就先学我走路,如果你能和我走得一样快,那才有可能掌握好缰绳,也才能驾驭好马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