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领导文萃》2009,(10):8-9
在中国,高学历高收入不结婚的“gold miss”(在中国被称为“剩女”)时代全面开启。中国的“剩女风”不久前还局限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最近迅速扩散至内陆省市。剩女在中国大陆推翻了女人到一定年纪就要结婚的传统观念,开启了“goldmiss全盛时代”。剩女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的自我和独立意识增强、经济能力提高,此外也受到现代中国女性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思潮的影响。几年前,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3,(20):135-136
如今,很多中国女性都受过良好教育,对婚姻,她们也有新的梦想。与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中理想主义的夏洛特一样,中国女性希望"做一个不可能的梦"。简言之,如今的中国女性所想要的,正是所有女性都想要的——事业有成,真爱,也许还有一个快乐和成功的孩子。目前这一代女性身处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型期。数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是围绕家庭单位组织起来的。男性是一家之主,女  相似文献   

3.
现代女性的双重角色 女性最珍贵的品德是温柔。这几乎是古今中外男性的共识。在男性的眼里,女性的温柔胜过她的美丽。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美丽的外表会失去光泽。而温柔将永驻。男人需要女人温柔。正如女人需要男人的阳刚一样.这是心理和生理的差异造成的。也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互补性要求。女性的温柔表现在夫妻生活中的温柔体贴。接人待物上的温文尔雅。对待双方父母的贤淑大度。事业有成的妻子。要想获得婚姻家庭中永存的爱情。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显示自己温柔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4.
杜颖 《管理科学文摘》2009,(22):214-215
在以“性别差异”为基石划分“女性艺术”的同时,又深刻挖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女性艺术在意识形态、形式与媒介等元素上的特点,力图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当下艺术面貌的丰富性以及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点收获。  相似文献   

5.
流动妇女土地权益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月18日,一份不容乐观的报告——《中国流动妇女土地权益状况调查》在北京面世。这项历时1年半的调查表明,两成进城务工女性在农村没有土地,而其中80%是由于结婚或离婚。失去土地这个基本保障,意味着她们在日后返乡时,将有可能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6.
王婉萍  周海虹  陆薇妤  顾晴雁  杨青  刘瑶  沈伟民  黄晶晶  肖南 《经理人》2012,(1):113-115,112,17
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对40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情况调查显示,中国女性创业活动指数高达11.16%,高出平均指数4.26个百分点,有意味的是,在女性创业或担任领导人的中国企业中,仅有1.5%的企业亏损,98%的企业赢利。这表明,中国女性在当今复杂的环境中,具有比男性更强的商业把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宋丽  刘伯良 《经理人》2005,(8):96-98
女性企业家往往会被现代社会贴上“女强人”的标签,她们雷厉风行,果敢魄力;她们在商战中八面玲珑,有着过人的商战手腕;她们胸怀宽广,但奖惩分明,让团队成员又敬又畏!正如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武则天的一句台词:“女人一旦当上了皇帝,就不再是一个女人了。”在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期间,在自己的管理风格上,女性企业家是否需要强势?强势能为她们带来什么?又会让她们失去什么?女性企业家到底需要怎样的管理风格?  相似文献   

8.
女性创业活动是提高女性地位、缓解就业压力、战胜贫困的有效途径。社会网络能为创业者提供各种有效资源与信息已经无庸置疑。论文以分析女性社会网络构成为切入点,在探讨女性创业现状的基础上,从打破心理障碍、加强弱关系投资、运用社会网络资源、增加社会资本储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女性创业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女性形象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成为不同性别观念交汇和冲突的焦点,而作为国外中国学研究内容之一的中国女性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将以中国近代最大英文期刊《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中有关中国女性描写的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更加深入的挖掘与解读,揭示这些文章中所建构的十九世纪中国女性形象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从而阐释传教士们对中国女性认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揭示该形象对中国二十世纪女性解放思潮产生的影响及在中国社会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根源,从而加深对汉学在西方世界发展的思想史根源的认识。此外,研究英文报刊中的中国女性形象更促进了对传播学领域的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华裔女性陈香梅女士,早年是中国中央通讯社的首位战地女记者,邂逅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并与之结婚。本文介绍陈纳德去世后陈香梅在政坛上的拼搏人生。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女性参政议政的比例逐年提高,许许多多的女性走上领导岗位与男子并驾齐驱,同展风彩。人们对女领导的要求,不会因为性别对象不同而迁就,相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以挑剔的眼光对女性领导进行审视和研究,对其个人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女人难,做女领导更难。因此,做为一名女领导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女性管理者在公共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大,相对于男性而言,虽然女性管理者人数并不多,但是仍有许多凭借女性独有的优势和女性独特的视角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受到了人们的认同与称赞。本文试图通过与男性相比较,分析女性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从而推进人们对女性管理者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完善以及女性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社会对女性更为关注,针对女性市场开发的各种产品也层出不穷,如女性保险。本文以女性保险为例,阐述了女性进行投资理财的必要性与意义,针对女性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对白领女性在金融市场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提出一些建议,引导白领女性重视和积极参与理财。  相似文献   

14.
Spring 《决策探索》2011,(13):87-87
美国没有剩女,并非指所有所谓“适婚”女性都已结婚,而是指因为种种缘由独身的女性并不被社会给以特殊的关注,更不会被冠以“剩下的女性”的称呼。其中的很多人,独身是她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有的是因为坚持等待理想婚姻而独身着,她们没有集体的焦虑,也不会被人分析来分析去,或者受“同情”,受“奚落”……在美国,  相似文献   

15.
敖敏 《经营管理者》2009,(14):329-329
进入父权制以来,女性作为一个"人"的权力被剥夺已经很久了。即使在现代社会,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模式。女性文学作为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在几千年来实现了两个历史使命。一是不断地寻求用自己的意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文笔,表达自我。二是以文学的书写行为介入了对文化的创造之中。本文试图顺着历史的脉络,揭示女性对中国文学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旺都和女人的智慧与勤劳密不可分。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延续了人类的发展,同时也传承着文明。关注女性,特别是刑释女性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归纳刑释女性重新犯罪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女性重新犯罪的原因,并对预防女性重新犯罪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黎冲森  路人 《经理人》2006,(12):116-119
职场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是由工作压力引发的心理疲乏现象。尽管倦怠症人人都有,但在程度或频率上一般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下面就看看几位女性高管是如何有效应对它的。  相似文献   

18.
古筝 《经营管理者》2009,(22):87-87
本文通过对城市女性退休群体的社会再适应的概念、城市女性退休群体的特殊性、她们在社会再适应方面面临的问题、理论分析几方面对城市女性退休群体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现实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全球“剩女”状况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眼世界,是不是各国都有一支剩女队伍在游荡?她们的处境怎样?是否既对自由甘之如饴,又对家庭生活充满渴望?●英国:流行晚婚晚育47%的女性希望在26~30岁结婚,40%的女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2019年福布斯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上的38名女性领导者,从成就、权力、亲和力三个维度展开编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商界女性领导者具有热衷公益、勤奋刻苦、善于激励下属、严谨严格等典型特质。这启示女性领导者,应强化成就动机,规划职业生涯;增强领导效能感,提升决策影响力;发挥性别优势,刚柔并济施展领导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