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在金融结构内生的视角下,通过构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金融边界与金融过度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运用全球217个经济体近5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各经济体金融发展的结构演化效应以及金融边界的存在性。研究表明,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边界效应,并受到金融中介资本占比的影响。特别地,当金融中介资本占比较高时,收入水平较高的经济体会表现出过度化发展的态势。由此,相关政策的制定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中介资本占比进行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它的核心就是研究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按时间来最优配置资源以及研究顺利进行这种配给时经济组织的作用。在金融体系中,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和所有参与者组成的货币与资本市场是其主要组织。金融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一门描述性科学向分析型科学的转变,并提供了一些广泛适用的模型,为金融决策、金融创新给出了有条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金融危机在给亚洲国家造成痛若的同时 ,也提供了一些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益的经济教训。回顾金融危机 ,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有着特别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金融制度安排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选择——金融自由经和金融管制的利弊分析和评价 ,揭示金融管制和传统的金融自由化理论由于其内在的缺陷都可能累积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但是经济的全球化使行金融自由化成为必然和趋势 ,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自由化理论。同时 ,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提出了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金融发展理论的发端、形成和最新发展,揭示从传统比较金融观到最新的金融综合视角和金融资源论的理论发展传承脉络。  相似文献   

5.
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工具创新和研究范式创新,它们深刻地影响着金融制度设计的方向,并且成为推动金融制度迈向更高目标的核心力量。现代金融制度设计在新古典金融理论基础上,吸纳新制度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最新成果,呈现功能与结构融合的新趋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其完整的逻辑链条是:金融创新→金融制度设计者之间的博弈→改革政策→金融制度结构变迁→金融制度功能完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金融更高层次创新。这一逻辑链条对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它提示我们,一要树立强化金融机构功能的发展观,二要营造金融资源合理定价的市场机制,三要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以推进技术创新,四要建立金融创新的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6.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金融创新使传统的金融规制效力递减,并造成放松规制的压力;金融创新对扩大金融规制领域和加强金融风险规制提出了现实要求。从金融创新与金融规制的博弈角度来看,当一段时间金融出现违规猖獗时,金融规制部门将加大违规惩处力度,但这对整个金融市场的长治久安来说并无多大好处;而加重对金融规制者失职的惩处,减小了违规者的违规概率,从长远来看有利于金融公平与效率建设。  相似文献   

7.
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增长,这与中国在长期处于金融抑制条件下的高速经济增长颇为相悖,中国金融抑制下的金融漏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金融改革,必须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功能与结构观: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意味者金融功能的完善和提高 ,金融功能的改进是金融发展的根本体现。金融深化作为金融发展的手段 ,必须从完善金融功能的角度去实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金融发展。金融运行机制、金融结构和金融运行范围是影响金融功能的重要因素 ,金融市场化、金融结构优化和金融对外开放是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是一个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由于正规金融的垄断和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受保护的状态.以法经济学为视角,通过博弈论,解读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路径.对法律制度进行经济学分析,来寻求能使农村民间金融的效益最大化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创业的关系对双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创业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得出数字普惠金融缓解金融约束促进创业是直接机制、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促进创业是间接机制的结论。其次,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效促进农户创业。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农户创业,且覆盖更广。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农户创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尤其是社会网络维度广的农户。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就进一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户创业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1979年刑法中只有诈骗罪的规定,而没有专门规定金融诈骗罪。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该决定规定了集资诈骗罪等有关金融诈骗罪。修订后的1997年刑法肯定了《决定》的一些情况,增设了很多新的罪名,并在分则第三章中专设一节规定了金融诈骗罪。本文通过对金融诈骗罪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司法界定、犯罪预防等方面的阐述,提高对金融诈骗罪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打击和预防金融诈骗罪。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民间融资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之外,在夹缝中生存.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民间融资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又存在诸多弊端.如何趋利避害,引导民间融资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使其成为市场融资力量的有益补充,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深入剖析民间融资的发展根源、表象特征及社会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了民间金融发展的未来取向,就如何引导其合理、适度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融素养与中国家庭金融脆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应运而生。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构成了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基本背景。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引,我们要增强金融安全意识,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强金融产业基本建设的力度;此外,要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一个放松管制的金融自由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中国已经加入 WTO的情况下 ,中国如何把握住机会、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主流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程金融自由化是从上世纪 70年代兴起并呈迅猛发展态势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意或无意地参加到这一进程中。由于经济基础以及相应的金融制度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具有不同的特征 :发达国家先后放松或取消对利率、分业经营和资本市场的管制 ,使本国金融业发展进入了较为…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本质具有二重规定性:最大限度地跨时空配置资源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规定性和为人类追求自由和全面发展而服务的价值规定性。金融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现代化进程,金融化的深化将促进人类的现代化步入新境界。但金融化又具有金融异化的倾向:在资本扩张本性的推动下,虚拟经济领域的金融资本只能通过不断吸纳民众的闲散资本、从实体经济"抽血"以及尽可能将各种资源证券化实现扩张,这使得金融逐渐脱离了其本质的原在规定性,走向了异化。而金融异化的结果必然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金融异化外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催生了大量关于金融市场对经济波动影响的研究,对金融因素的关注已成为经济周期研究乃至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并已形成一个重要的新兴研究领域,即金融经济周期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有效地弥补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波动中的不足,代表着宏观经济周期理论的变革和前沿。近年来,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在对金融摩擦与金融加速器机制、房地产与宏观经济波动以及金融中介与金融冲击等热点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备受瞩目的进展。可以预见,把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前沿方法与中国的现实经济问题相结合,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哲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金融领域和金融学科,明确地提出了金融哲学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金融哲学规律的概念,并把金融哲学规律概括为“三大规律”,即经济增长与金融主导变化规律;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规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金融管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性,纠正市场失灵造成的效率损失和社会福利损失,因此从促进银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加强市场化的金融管制非常必要。但是,过度的金融管制也会扭曲金融资源配置,阻碍银行业的发展,造成银行业效率低下。因此,从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金融管制必须兼顾安全和效率,为此应逐步弱化行政性的金融管制,逐步加强市场化的金融管制。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是提高我国金融效率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华 《理论界》2007,(3):59-60
中国金融效率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认为金融创新不足是金融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金融创新是提高我国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