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儒家道德与近代西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确立起来的道德体系有着明显差异。前者强调道德的内在性,认为道德是人的本性;后者强调道德的外在性,也即功利性,认为人们追求道德是为了得到利益。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体系,应当充分吸收两种道德观的精华,对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功利基础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选择和道德结构栾贻信,袁俊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道德选择和道德建设。它是一种多质性梯次递增的结构整体。就市场经济而言,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的社会价值是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双重统一,市场经济的道德可以概括为经济合理主义,经济合理主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意识构成具有多元功利性这一特点,与发展商品经济这一根本任务相适应,在多元道德意识中,应把功利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伦理建设的基础,把功利主义道德观作为初级阶段多元道德意识构成的主干,把职业道德作为初级阶段道德生活的核心,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新秩序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功利价值观的简析以及对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阐述,指出我国传统理论思想中那种重义轻利观点是片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与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利益(功利)是道德的基础,决定着道德体系的性质和变化;而道德观念的形成亦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功利与公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道德原则姜克俭,丁荣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带来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变革。只有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才能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防止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偏差和失误,实...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间信仰根植于民众,其中的道德资源不容忽视.当代民间信仰道德具有神圣性与功利性并存、内容上的包容性和形式上的私人性等显著特征.这一道德依托超自然力量为神圣性保障,同时又重功利,行善不离对“报”的期许;其内容包容性很强,在自身基础上结合了传统美德、现实中民众的道德要求及官方道德规范;它以私人性形式表现出来,却能加强人际间认同.国家应给这一道德合理地位并加以利用,同时它在构建和谐伦理的道德对话中也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功利价值观的简析以及对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阐述,指出我国传统理论思想中那种重义轻利观点是片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与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利益(功利)是道德的基础,决定着道德体系的性质和变化;而道德观念的形成亦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道德回报与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经济进程中的道德建设,可以有多种探索的思路,而这种探索,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不应脱离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现实经济与社会基础,不应脱离由这一基础决定的道德建设所应体现的现实要求。一、存不存在一个道德回报问题?道德回报是一种道德行为的实际结果或补偿。任何道德行为都具有回报性,因此,道德回报是道德践行中的普遍现象。但实际上,道德践行,甚至道德要求中的回报问题,却是人们尽量回避、或者予以否认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简单的原因就在于,作为道德主体,人们在接受某种道德规范,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时,从道德境界而…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学将道德视为实现功利的“工具”或“手段” ,它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性。因此 ,许多经济学家从“经济人”理性的角度 ,呼吁社会重视道德意识的激励和培养 ,以实现从个体到社会全体更大的功利。但是 ,现代经济学唯一化了“经济人”的人性规定 ,道德只能是处于有用则用 ,无用则弃的“工具或手段”的地位 ,道德本来的地位被现代经济学人为地忽略掉了。现代经济学由此面临重建的选择。文章提出 ,在现代经济学的重建中 ,道德意识形态、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组合而成的社会道德状况本身具有目标性质 ,道德意识形态下的人类行为 ,可以联系功利评价 ,也可以脱离功利性来直接评价 ,重建的经济学应当树立起更多人类社会生存的功利目标和非功利目标 ,以此增大人类社会对于道德建设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探析高声明于春明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不断变化着的经济现实入手,通过考察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结合点——人的主体特征的拓展,力求找出市场经济·人·道德之间的内在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道德的文化意蕴及其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市场经济的功利目标造成了新的社会价值取向,对传统伦理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创造中国先进文化,必须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扬弃,汲取其精华,从而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经济道德伦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 道德人 现代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都由活生生的人所组成,而现实的人又都总是结成了一定的社会。社会不会永远停留于同一个水平,当它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的时候,它的成员也势必经历着一次价值问题上的空前碰撞与冲突。由于做什么人始终是这些成员所必须作出的基本价值选择,因此,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价值碰撞与整合,就成为当代中国一个亟待解答的重要课题。 一、经济人与道德人的价值取向 所谓经济人,一般是指崇尚物质功利,贬抑精神道义,坚持市场经济等于法制经济,拼命做生意的人。这种人一切着眼于物质实惠,…  相似文献   

13.
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发展的显著成就与道德状况的不如人意这一反差使得当今道德建设问题已成为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问题。现今道德状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道德生活方式得以可能的社会条件,使得原有的道德运作方式不再能维持,而人们却未能适应这一变化建立起新的道德运作方式。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运作方式是以个人伦理的支配性为基本特征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运作方式则是以制度伦理为主辅之以个人伦理的,而制度伦理又可以划分为法律与职业道德两大类,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便必须从法律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个人伦理建设三个维度去展开。  相似文献   

14.
本质为道德价值观的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尤其是在两宋,更成了伦理思想斗争的中心。在两宋激烈的义利之辩中,司马光的义利统一观最富合理性。司马光自称以“朴儒自守”,但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却并未死守儒家正统的“重义轻利”的戒条,司马光认为,道德并不排斥功利。恰恰相反,道德必须蕴含功利,道德的价值就在于它所追求的特有功利性,道义必须以一定的功利为其指归。他明确指出:“夫唯仁者知仁义之为利,不仁者不知也”;“圣人者……以利人为仁”;“道者,所以保天下而兼利之也。”肯定了仁义道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又是一个道德的实体。不同家庭构建着不同的家庭道德实体。传统型的家庭形成了整体性、权威性、继承性的家庭道德。现代型的家庭产生了多元性、本位性、功利性、冲突性的家庭道德。正确地认识家庭结构与家庭道德,对于新形势下确立新的家庭形式和形成新的家庭道德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面把握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的关系涂可国国内围绕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近年来,有人又进一步提出了互斥说和划界论。针对把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绝然分离的二元论伦理观点,有的论者表示反对并主张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直接统一。我认为,纯粹的...  相似文献   

17.
李刚 《阴山学刊》2005,18(1):49-52
准则功利主义代表布兰特首先通过对比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及对道德义务概念术语的分析得出了道德权利概念的深层含义;其次,布兰特对道德义务中社会道德准则与动机问题进行了简析,并认为遵守道德准则将成为人们尽义务的重要保障;最后,布兰特借鉴罗斯显见义务理论来指出了道德权利的相对性这一核心问题,使其成为化解功利与权利之争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18.
所谓市场经济的道德辩护,指的是必须从道义上给市场经济以支持;所谓市场经济的道德责备,指的是则从道义上给市场经济以否定。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碰撞”,道德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围绕着这一事实,目前理论界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即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规范来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从道义上给予市场经济以否定。这关系到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真正态度,关系到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能否得到道义力量的支持而得以贯彻、实施,因此有必要予以澄清。一、必须从当前经济关系的客观事实中…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赏罚的伦理功能□黄明理余龙进将道德这一高尚的精神生活与赏罚这一似乎卑俗的功利性因素联系起来,并构成———概念———道德赏罚,也许会被认为是对道德精神的亵渎。在伦理学界,依据最权威的观点,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非功利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祁广森 《理论界》2001,(4):14-15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步入21世纪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审时度势地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仅就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问题略表管见。 一、关于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道德问题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国古代道德主要是指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