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正确评价县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际,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与可持续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较弱且县域之间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以及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对县域经济竞争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生产力、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选取24个评价因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指数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07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为南部高于北部,西南部高于东北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7年来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的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整体上良好,但不同市(县)及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最重要的农产品产区,分析区域农业产业优势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利用区位法(LQ)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及内部各行业(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种植业、牧业、渔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除南昌、九江、鹰潭3个市区外,大部分县(市、区)的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背景区域,通过区位商比较阐明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个县(市、区)农业优势所在。根据农业区位商的结果,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农业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优势产业布局,即:种植业优势布局(包括优质粮食、油料、棉花素菜等生产基地)、林业优势产业布局(包括果业和茶叶种植基地)、牧业优势产业布局(包括生猪养殖、肉牛和水禽养殖基地)和渔业优势产业,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是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新模式,是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资源和低碳经济发展现实,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经验,制定一个专门的低碳经济法规,并用其来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地方立法宏观理念和微观制度上进行构想,以期为地方立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润辰 《老友》2010,(4):49-4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十二五”时期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期.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布局中提到,要全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环鄱阳湖生态区精品线路,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依托,突出赣鄱文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必须顺应潮流,结合鄱阳湖自然资源特色和文化内在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特色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以鄱阳湖生态区独特的自然、人文优势为基础,分析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是对江西省、中国乃至世界有着重要生态意义的区域,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落实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而且是"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具体实践。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必须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发展生态农业意识;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运作体系;保护生态,改善发展生态经济外部环境;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是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举。文章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发展路径、发展动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以生态建设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建设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集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环鄱阳湖城市圈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发展冬季农业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通过文献查阅、知情人访谈和个别访谈等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部分县(市、区)的冬季农业现状进行了综合调查,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政府不够重视;发展冬季农业的内容比较单一;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等。并提出了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冬季农业的对策:巩固冬季种植业面积、抓好冬季种植业生产;发展冬季农业要因地制宜,在类型上要有所创新;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打造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临港生态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相似文献   

1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与人才聚集环境密切相关,经济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主要环境之一。文章在分析经济环境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产业集聚和风险投资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经济环境,促进人才聚集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组织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组织环境入手,分析了纽织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认为组织结构、组织机制、组织激励、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优化组织环境的对策,以提升科技型人才的群体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水平、事业科创、社会文化、生活保障四个维度,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构建县域人才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评价与分析浙江省84个区县市。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各区县市人才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与评价,发现浙江省各区县市人才环境竞争力呈现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各地市内区县市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聚类分析将竞争力形态较为相似的区县市归类并总体分为的四种类型。基于两种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若干建议:建设人才环境竞争力提升示范区、推进协作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加强适时监测评价等,依托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优势,促进地区人才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人才集聚力,通过对合肥高新区企业实地调研走访及问卷调查,评价了合肥高新区的人才环境,指出了其在人才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转变传统引才观念的同时,还应在人才政策、管理制度、服务水平、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地优化人才环境,提升环境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环境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社会环境内涵的基础上,从聚落环境、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社会集体认知与集合行为、教育政策与社会保障四方面探讨了社会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旨在优化社会环境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甚至是决定性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同样要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环境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教育、科技、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四个维度探究了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制度环境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重要环境因素。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环境的内涵,从人才身份管理制度、人才配置制度、人才产权制度、人才使用制度以及人才激励制度五方面探讨了制度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我国制度环境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研究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科技环境的对策,旨在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综合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 IPs协议")下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呈现多元保护模式。发达国家借TR IPs协议极力推行主要强化商业育种者利益的UPOV保护模式,一些发展中国家则正在寻求一个更适合本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典型的如印度、非洲统一组织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保护模式,由此形成了国际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格局。通过对国际农业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格局的博弈分析,提出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的战略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首先,基于复杂性视角,明晰了京津冀地区人才聚集自下而上的逐级涌现机理;其次,设计了区域人才聚集趋势预测方法体系,开展了曹妃甸新区人才聚集仿真实验;再次,结合在曹妃甸新区的实践调研,分析了新区现阶段人才聚集过程中在区域、产业和组织三个层面上的主要障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速建设各项基础设施、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搭建人才市场、适时调整政府行政力量和创新人才制度体系等加快当地人才聚集步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