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究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前沿的时变溢出指数方法,将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等四种粮食产品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多个维度考察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关系,并量化分析影响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是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净接受方,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粮价波动的平均溢出效应为22.11%,显著高于国内粮价波动对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7.84%;国内各品种粮食价格受到国际粮价波动的直接溢出效应较大,间接溢出效应较小,其中,大豆受到国际粮价波动的溢出效应最大,高达38.64%,其次为玉米,小麦和大米受到溢出效应较小,但各粮食品种均是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净接受方;粮食进出口、国际粮食供需基本面及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价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13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主粮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受自身滞后项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共同影响,长期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而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小麦和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玉米价格波动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没有小麦和稻谷显著,自身价格波动在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但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相对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3—2014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托市政策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成本、通胀水平以及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竞争作物价格对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居民收入对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对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稻谷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口对稻谷价格具有负向影响,与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正相关关系。上一期价格对当期稻谷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1975—2012年间国际小麦价格为例,从供给、需求和金融化三个视角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口增长和生物质能源发展是影响小麦价格长期走势的最主要需求因素;金融投机是造成小麦价格短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粮食储备变化也是小麦价格短期内波动的原因之一,而能源价格、美元汇率和人口结构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据对100个粮食主产县信息点调查,一季度多数粮食价格呈小幅波动态势。与去年四季度相比,集市贸易价格降多升少,其中玉米、大豆、大米、优质米和面粉的平均价格略有下降,籼稻和梗稻的平均价格持平,小麦和玉米面的平均价格略有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集市贸易价格升...  相似文献   

6.
国际能源对粮食价格传导的生产成本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际能源对粮食价格传导的生产成本渠道,并采取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能源价格波动通过生产成本渠道导致粮食价格发生同向变化,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粮食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影响能源对粮食的价格传导;国际能源价格通过柴油和汽油渠道向国内大米和玉米价格的传导畅通,通过化肥渠道向国内粮食价格的传导不畅通,可能是由于我国农机化进程加快、粮食生产能源要素结构变化、政府补贴等因素造成的;国际能源价格上升,通过柴油渠道对玉米价格产生正向影响,通过汽油渠道对玉米价格产生负向影响,可能是乙醇市场的分割性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粮食收购价对粮价稳定的影响是检验粮食价格政策的指标之一。理论与实践分析表明,若粮食收购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在国家财政支持不够充分的条件下,收购价越高,粮食价格波动就越大;若粮食收购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最低收购价对于稳定粮食价格是有促进作用的,并且最低收购价越靠近均衡价格,其对粮食价格的稳定作用就越显著。合理的粮食收购价应介于粮食生产平均成本和均衡价格之间。  相似文献   

8.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研究粮食价格的波动并针对价格波动的特征提出可行性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运用ARCH类模型,选取小麦、玉米和大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波动分析,表明:玉米不存在显著的异方差效应;小麦和大豆具有价格波动的集簇性;小麦和大豆均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小麦市场不存在南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但大豆市场存在.要加强对小麦市场的价格上涨的监测和控制.对大豆市场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争取定价权.  相似文献   

9.
世界粮食危机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以来,生物能源的发展使得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粮食危机成为世界大部分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中国也是如此.那么,新形势下我国的粮食安全会有怎样的发展,世界粮食危机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的安全问题,结果表明,世界粮食危机中价格上涨最多的是大米,但由于我国时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高,因此大米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大.小麦、玉米更是如此.大豆虽然是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最大的产品,但是我国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平抑波动.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仍在可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根据小麦、玉米和稻谷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EC DCC 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均值溢出效应;政策实施前,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而实施后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国内外粮食价格相关关系的持久性减弱。由此可见,中国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同时也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提出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尽快完善和改革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一直是世界经济和农业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基本共识为:供求关系是决定农产品价格的根本原因,各种因素通过影响供求双方,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传统影响因素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仍具有显著影响,而能源价格,投机因素和政策干预等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因素的作用也在日益增强;虚拟经济已逐渐成为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现有的研究分别基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展开,而未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有机结合,如何将两者间的互动关系纳入研究框架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何在涵盖实体经济因素和虚拟经济因素的研究框架下,得出有益于政府平抑农产品价格,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大豆价格频繁剧烈地波动。文章对大豆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表明:生产成本、谷物价格、收入、食用油价格、石油价格和政府的价格支持政策都会对大豆价格产生正向影响;而上期价格、汇率和世界产量则对大豆价格起到反向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政府应严格把握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速度和幅度,为豆农生产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并在关联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视角下制定大豆价格干预政策。  相似文献   

13.
讨论农产品价格稳定与农业生产者收入稳定的关系 ,基本框架是国际国内两重市场 ,焦点为国内需求变化的影响作用。依据Lyaponof定理所得出的结果 ,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并不一定意味着农业收入的稳定。由此 ,似乎可以部分地解释在农产品国际市场上难以形成有关垄断组织的基本事实 ,因而为解除粮食安全方面的某些不必要的忧虑提供一点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内渐进式改革和全球经济深刻变迁的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下,中国农产品价格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出现了多轮持续上涨,并且波动幅度、波动频率有所提高等异常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重点对国内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以及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归纳,结果发现:虽然货币政策是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其结论仍然存在分歧,这一研究方向理应得到更多关注且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旨在为货币政策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下一步研究指明方向,为防范和化解我国将来的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研究提供有益思路,为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改革提供可能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特定非线性粮食供给和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解析非线性均衡蛛网模型,表明一般性的粮食价格波动能够收敛,只有粮价超过一定幅度才发散震荡并形成粮食灾难.政策视角的粮食安全概念必须建立在国家层次,将粮价控制在安全区域内是粮食安全政策的主要内容,短期内通过粮食储备和价格政策控制粮价,长期内扩大粮食波动的安全区域.应用分析表明发展“生物燃料”、保持“耕地红线”有利于保证一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通径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探讨各种因素对农资价格变化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农产品价格、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是农资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从抑制农产品价格过快增长和降低农资企业生产成本等方面减缓农资价格上涨速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月度数据,以大豆和食糖为例,通过ARDL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影响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的金融化因素进行了系统测算。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因素、国内期货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国内期货价格、通货膨胀因素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食糖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汇率和能源价格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明显。最后,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规范期货市场发展、健全农产品进口风险防控体系、关注品种间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产品金融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越发明显。本文采用2002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运用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最佳滞后期为两个月,即本期农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为前两个月的国际原油价格和我国农产品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系数虽然较小但显著;使用VAR模型得到的我国农产品价格预测值与真实值相差只有1%左右。  相似文献   

19.
我国蔬菜价格调控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从价格调控的目标、手段、波动特点、波动影响因素和蔬菜调控机制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认为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要明确蔬菜价格调控机制的目的,区分众多影响我国蔬菜价格上涨与波动因素中的合理成分和不合理成分;必须从时间维度区分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诸因素及其影响力度,并加强对现有政策的绩效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蔬菜价格调控的长期性政策、短期性政策,选择合适的政策手段和正确的介入时机,避免短期政策的长期化;必须考虑蔬菜产业链中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理顺农资供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中各个主体的行为模式及其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