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是老子哲学的思想基础,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命脉.文章从考察老子的"道"出发,对老子思想中的超越性进行了探究.老子的"道"有好几重涵义:"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道"是规律、规则或者规范;"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是"无为";最后,"道"归根结底还体现了对宇宙、对万物、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老子思想的"外在超越"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环境伦理学视角来看,老子思想中蕴含着系统的环境伦理思想。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于道,道生万物,并平等对待万物。万物平等、物我平等奠定了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事物的作用与价值的看法,老子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在环境伦理学语境中可以解读为宇宙万物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同样重要,这一点构成了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论基础。此外,在对待自然万物时,老子主张"自然无为","不害"万物,这一观点体现出老子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在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当下,对老子环境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和推广,将有助于人们形成系统自然观,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也有助于人们突破只有工具价值才是价值的陈旧理念,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更能帮助人们改变对宇宙存在和生命意义的人类中心主义认知模式,推动人们形成善待自然、尊重他者生命的认知自觉,从而使人类逐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从老子关于"知"的思想入手,有助于我们把握老子思想的内在理路。老子把人类的知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有分别心之知、通达变化之知、不知之知(或"自知之知")。由此可以说,《老子》是"变化之书",更是"论道之书"。  相似文献   

4.
老子文学批评思想阐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但其中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从老子的文学批评理念上看,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辩证趋反、自然无为等理念,这些理念也同时反映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即从批评对象的相成和相反的角度、自然而不加人工的态势上显示其文学批评的基本思想倾向,其"大音希声"、"信言不美"则直接反映了他的文学批评理念。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方法上看,其方法也与其哲学理念相联系。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道",为了实现"道",达到"道"的境界,老子十分重视虚极静笃、抱一守中、德善德信、正言若反等方法,而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这些方法用于文学批评也是十分中肯的。  相似文献   

5.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老子与托马斯都关注人类的整体处境和终极命运,敬畏宇宙自然和生命存在的神奇伟大,并承认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知。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社会自控制思想主张一种自由放任的极端不干预政策.他以无为之道作为社会运行的最高法则,指出人类应清净无为,遵循道所安排好的自然秩序,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当中.社会上层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让社会自然演化;而社会成员须"不敢为先",要经历一个将外在的合于大道的社会控制机制内化为主体自觉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老子》俭的思想内涵丰富,呈现为节俭消费、简约生活、自我约束的内在修养等3种表达方式,它既是形上之道的具体要求,又是修身治国的必由之路。而"无知无欲"、"知足知止"、"自然无为"等是《老子》节俭思想的3条基本实现路径。《老子》节俭思想对抑制消费主义的泛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增进个体身与心的调和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子》讲的道,最终是自然之道,所谓"道法自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大多从柔弱开始,刚强告终,从而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符合辩证法的著名命题。但忽略了矛盾运动中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统一,其辩证观难免偏执、刻板。《老子》讲权术,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老子》把自然界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现象,企图运用于人类社会,让庶民百姓"无思无欲",回归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相似文献   

10.
对于《老子》,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老子》就是一部哲学书;有的认为《老子》是治世的书,是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认为《老子》是言兵事、言诡计的书。以上看法各有自己的根据和道理。整个一部《老子》,一言以蔽之,言“道”与“德”。道为“本”,德为“用”。“道”就是永远具有“虚”、“无”性,故恒、常;“德”就是循“道”(循着道的法则)而发“用”。道的法则就是自然、无为,故老子追求自然与无为。  相似文献   

11.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作者传情、说理、状物、述事时经常感受到的问题.原因是什么?本文作了探讨,探讨的思路是从不同的角度评述历代各家看法,最后以当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作参考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文的一段表述中,康德明确提到这样一个观点认识不同于思想.正是人的"思想"这一功能,保证了物自体、本体和自由等超越经验的理念存在的可能性,也为人能够拥有一个无限的、永恒的世界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康德对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的论证提供了根基.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生命意识全面觉醒,中国自然审美观亦由"致用"、"比德"阶段发展到"畅神"阶段。在此背景下,旅游活动与自觉审美活动发生第一次碰撞并产生"畅神说"旅游审美观。这种旅游审美观主要包括"山水质有趣灵"、"山水以形媚道"与"澄怀味象"、"应会感神"等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贾谊哲学思想中,天地万物是道与德以数字"六"为基数衍化的结果,而且,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后,"六"与道、德便内在于天地万物.因此,数字"六"不仅具有本源地位,而且具有本体地位.贾谊这种思想有其独特的思想传承.  相似文献   

15.
论"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的思想在中国历史渊源流长,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哲学的精髓。《周易》倡导“中和”精神,儒家践行中庸之道,佛家崇尚以中观法,道家提倡守中致道,都从不同角度深刻地阐发了“中”的思想。万物皆有中,中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属性,“中律”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中和是创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借鉴"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的理论来分析致使义"把"字句的整个句式语义,可以发现致使义"把"字句中作为施事或当事的"把"字宾语却具备了"原型受事"的"非意志性"、"变化性"和"受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实质是"天道"与"人道"一致,即将宇宙的存在原理、运行规则与人的存在、道德规范视为一致。道家的天观与儒家不同。儒家的天人关系论是由天道推衍人事,借托天道作为人间秩序的依据;道家通过自然或天了解人,并且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中国哲学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庸》思想体系的逻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以“诚”作为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并将“诚”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由此推演出了一整套完整的伦理政治理论。同时,以一个“内通于性,上通于命”的“中”字作为沟通个体内在心性和外在道德实践的桥梁,通过个体的内心不断的“诚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中”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这一过程使《中庸》在其思想体系的逻辑架构上,较之先秦其他儒学文本而自成一体,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19.
中共历史上四次"大错误、大挫折"即"四落"时期均程度不同、不自觉地背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国家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三个"十三年"即"三起"时期则基本上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党、国家带来福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视中共党史,并将其作为对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大词典》中 ,“青李”条义项①的书证《来禽帖》标点有误 ,“胡笳”条释义不全面 ,“却月眉”条的释义不准确 ,“起夫”和“绣床”条的书证迟后 ,“斗”条的义项⑤引用书证不当。《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