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个体风险的社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转型既包括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包括由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这就使得中国社会既面临着传统社会的危险,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风险.同时,还面临着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互动而带来的风险.其中,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个体碎片化是中国社会结构性风险的基点.个体的碎片化不仅带来了个体风险认知和决定能力的弱化,同时也使社会风险认知和决定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2.
振兴东北与振兴东北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千年东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和转折点,也是东北人又一次新的伟大创业。这次创业的实质,是东北及吉林省从传统工业社会向新型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第二次创业,就需要一种新的创业精神。打造新的创业精神,必须改变传统的地域文化。东北社会结构的变迁史,是一个以辽河流域为农耕社会桥头堡,逐步向北扩张的过程。解读东北地区社会结构的特点,应从农耕、渔猎、游牧文化融合入手。东北正经历传统的农业社会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的阵痛。两次“东北现象”已表现出东北社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矛盾。为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必须对东北社会的单位本位、人际关系非规范性互助与社会流动的保守趋向加以认真、彻底的改造,代之以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契约关系本位、科层化法制化的规范性人际互动关系,以及开放性和流动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克服间歇性发展的历史局限,代之以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传统的地域文化,追寻适应持续性发展需要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后工业化进程中的合作治理渴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踏入21世纪,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纷至沓来,表明人类进入了"全球风险社会".其实,这是人类社会历史性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社会振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就进入了后工业化的进程中了.由于社会治理体系的变革没有根据后工业化的要求展开,所以,加剧了社会的风险度.我们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在工业社会建立起来的,所适应的是工业社会治理的要求,显然是不能够被带入后工业社会的.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建立的是全新的合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风险社会和社会转型两大时代背景的纠结下,构筑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紧迫性争现实意义也日益凸显.本文在阐明现代风险社会需要从应急管理演进到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福建公共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构筑地方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思考王守昌,王海泉一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需要的伦理道德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即正在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人治社会转向法治社会,文化上从传统转向现代,建立现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出发 ,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 ,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吉林大学副校长、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胜今教授认为 ,吉林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服务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并献计献策。他组织东北亚研究中心部分科研人员组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课题组 ,定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存在的理论误区、现实问题进行研讨 ,并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思路。以下是课题组的部分研究成果 ,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该课题的研究 ,推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是工业社会转型的产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医疗保障是由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疾病医疗、健康关怀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国民能够积极应对疾病风险,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它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始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在快速推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把人类社会带入到高风险和多危机的阶段.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强烈的时空压缩性,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以及本土与全球等交织在一起.西方社会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中国大量出现了.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怎样才能稳步地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回答是:党正视腐败蔓延的政治风险,努力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内和谐;直面利益冲突的社会风险,提倡社会和谐;应对和平崛起的国际风险,促进世界和谐.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中产阶级的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华锋 《文史哲》2001,2(5):120-126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不仅仅使美国社会两极分化 ,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而且使中产阶级力量急剧扩大。作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美国中产阶级尤其是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出于社会责任感积极推动社会改革 ,寻求社会公正 ,以使美国社会和平而有序地向现代社会转型。美国中产阶级因此而成为社会的黏合剂 ,起到了稳定社会的“安全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传统政治共识已经瓦解,新的现代政治共识尚未形成,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巨任务又要求社会通过达成政治共识以维持稳定,促进发展.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提供了成功范例.总结"南方谈话"的有关思想,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主要包括诉诸常识、自由兼容和存而不论等.  相似文献   

11.
地理环境制约了雅典国家农业的发展。从量的角度看 ,雅典国家的农业在城邦社会经济生活中不据支配地位 ,难以维持城邦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质的角度看 ,雅典国家的农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商品化了 ,属商品经济范畴。因此 ,雅典国家的农业不足以说明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 ,不足为论证城邦社会农业特征之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发展将呈现出七大趋势:民族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城市社区将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单元;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重要变量;少数民族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国际移民新群体的身影逐渐显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构将进一步走向深化.综合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民族纠纷.  相似文献   

13.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相似文献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诠释了二战后美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追求生命的"本真",并有保护美好的愿望,但是他不具备英雄的气概和胆量,无法改变"非本真"的成人世界的虚伪和麻木,因此,只能在成长的不可逆转中矛盾挣扎,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频发,死亡人数和惨烈程度在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一现象的发生,除了该地区较为复杂的气候和地质、地理环境外,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则是农民的耕地不足与普遍贫困、频繁的战争、政治腐败以及鸦片的大量种植,导致西北地区百姓防灾、救灾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6.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7.
确立共青团工作的一般原则包含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共青团工作自身作为系统的内部条件。二是构成共青团工作环境的作为系统的外部条件,即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代小说落第士人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屡屡落第,有坚持不懈而终成正果者;第二类是落第后,饥寒交迫漂泊他乡,甚至魂归异乡者;第三类是经受落第的打击后,归隐或甚至出家者。其中第一类主要出现在盛唐到中唐的小说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后两类主要出现在中唐以后,特别是晚唐的小说中,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走向衰败过程中士人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宗教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的人,也不仅仅是现实的人,而是现实人和抽象人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灵魂和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都是从人出发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和人类的解放。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大量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从实践上看,其危害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