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韩国影视剧的文化性翻译失误主要表现为原作品的文化信息经翻译后,不能为中国观众所理解或接受。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译文背离了译入语的文化规约。为避免这种失误,翻译活动应满足译入语的语法规范、译入语受众的民族文化及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2.
商标翻译不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翻译,所以它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化,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商标词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涵义,因此商标词的翻译必须遵循文化原则,注重英汉文化差异,符合译入语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消费心理等。译者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把握商标词的翻译,熟练掌握两种不同语言,同时充分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灵活采用音译、意译、音意合译、创造译等主要翻译方法,设计出与原商标功能对等恰当的译文商标。  相似文献   

3.
商标翻译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活动,是文化信息传递中的解码和重新编码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商标翻译应遵守译入国家的法律制度,尊重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把握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顺应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尊重宗教习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在化妆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时既要考虑译入语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又要尽可能保持商标原语的文化和意旨.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化妆品商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关联,而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化妆品商标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翻译的影响因素,合理采用语音、语义、功能、情感等的最佳关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意义是翻译的核心。根据框架理论,语言符号的意义来自于框架。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在目的语中采用恰当的语言符号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框架分为语言框架和文化框架。框架及其元素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实践不仅涉及到不同的语言符号,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受原文框架的影响翻译实践中往往出现语义误译和文化误译两个方面。语义误译表现在词汇、单句、语篇三个方面。文化误译缘于文化框架缺省和文化框架冲突。框架理论对误译现象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6.
商标是商品的形象代表, 不仅可以体现商品的价值, 同时还能折射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他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既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使异域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又要迎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以达到产品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载体,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译入语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度.以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传递、激发观众的观看欲等功能为目的,译者应当采取直译、意译、补译或创译的电影篇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英汉知名商标的翻译策略,论证框架网络、单一框架网络和双边网络对不同类别商标翻译的解释力,认为商标名称翻译首先要确定统摄译名的音、义框架,进而选取恰当的词语。参照成功商标翻译案例的操作模式,考察了国内部分汉语商标名称的英译,并提出重译文本。  相似文献   

9.
顾海燕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73-74,126
建立在认知图式基础上的概念隐喻框架揭示了翻译思维的动态过程,解释了翻译单位不是语言层面切分单位,而是明示语言和认知语境互动所构建的新的符合目的语习惯的概念隐喻框架。翻译过程的探讨也说明了理解不是按照语流或者线性笔语的顺序进行,而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的非线性和动态性说明翻译单位具有动态的灵活性,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10.
论审美价值、文化心理和社会影响力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标名称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甚至可能对目标语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本文从美学角度分析了商标名称翻译对消费者审美心理的迎合;从文化角度强调了商标名称翻译跨越译入语文化障碍的重要意义;从社会影响力角度深入探讨商标名称翻译和消费者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框架理论对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指称理论不仅满足于描写指称词语在语篇内的具体所指,还要揭示听/读者在理解指称关系时所依赖的认知结构和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建立心理表征的心智过程,因此指称关系的内涵应包含心理表征结构中的相关信息。构建认知框架在理解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框架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存在于认知框架内,语言形式只是激活框架的符号。因此,古诗英译的关键是找到适当的英语符号,在目标语言中激活与原语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框架,引出诗歌中隐含的意义,从而使目标读者也能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plores Time and Space Frame features, lay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patial and temporal feature assignment in translating Song Po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atial-temporal feature assignment can be traced from their cognitive presentation, motion state, dimension, ordering and existing pattern. Time Frame embraces features of subjectivity, dynamic state, unidimensionality, orderliness and coexistence, while Space Frame unveils features of subjectivity, static state, tridimensionality, disorderliness and coexistence  相似文献   

14.
作为理解语义学的框架语义学理论指出:对任何概念的理解必然激活其所在的框架和框架中的相关元素。它为EFL阅读教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以《致用英语综合教程》为教学案例,演示教师在EFL阅读教学中运用框架语义理论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关系结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中最为高级的操作行为是关系结构,关系结构是强化历史的产物,是多次训练的结果。该理论不仅用关系结构来解释人类语言和认知的获得,而且也对人类的社会行为、宗教、教育实践等进行解释。关系结构理论虽然运用了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一些概念,但仍然没有超出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没有打破斯金纳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范式,故而被一些理论家称为后斯金纳主义。  相似文献   

16.
用框架理论来分析新闻文本对外界形象的呈现,是一种常用的理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美国"12.14"校园枪击案,以广州六份日报对案件的一周报道作为样本,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呈现我国媒体对美国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17.
框架语义学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概念结构的两大基石之一。我国框架语义学研究也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框架语义学的理论介绍、理论发展和理论应用三方面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学者研究的切入点各异,对框架语义学理论的介绍过于零散;国内对于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发展非常缺乏;对于框架语义学理论的应用大部分着眼于意义的研究而对于语言学其他领域的涉及较少。总体而言,我国框架语义学研究无论在量或质上还难与一些主流理论等量齐观,但是它具有其独特的解释力,需要得到学者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8.
帧码检测是数字通信网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roadband-Integ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简称BBDN)中实现帧码检测的新方法,与传统的滑动法相比,可节省大量高速逻辑电路。经电子CAD软件模拟,证实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多义动词这一普遍现象,结合认知语义学中的管道隐喻,深入阐释导致多义动词产生的不同语义框架,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语义框架中各框架元素的句法实现方式,进一步揭示不同框架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理论认为:对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必然会激发一整套相关经验概念,包括它的隐含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在翻译时,如何处理中西方读者因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差异而造成的框架差异或框架冲突至关重要。从等值翻译入手,提出译文与原文存在三种对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