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芳 《阴山学刊》2021,(2):79-88
学术失范现象不断发生的今天,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科研的学术阵地,对维护学术尊严、捍卫学术精神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而高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报把关人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要实现“互联网+编辑把关”,要从“编辑”到“编辑+”转变。数字时代的到来会使人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容易使编辑工作重心产生偏移。不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编辑的学术素养仍旧是高校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学报文化是知识缔构、知识积存、知识传播的文化。学报编辑活动的目的是建构学报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这个活动中,必须强化学报编辑的文化意识,这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增强学报的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报编辑的文化意识主要包括学术意识、前沿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学者意识和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校学报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应具有的时代意识、危机意识、信息反馈意识、经济意识、服务意识 ,论证了这些意识与信息社会交流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报要扩大影响和承载更多信息 ,能更广泛地被了解和利用 ,发挥自己原有的功能 ,强化编辑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是要以体现学报的学术特色、在内容上确保学术品位、在编辑工作中实现现代化以及在学报编排中要实行规范化。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校学报必须要实行学报编辑角色的转型与重新定位,以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韩芳 《阴山学刊》2012,(2):123-128
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也逐渐成为学报同仁关注的焦点。2011年,学报同仁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进行论述和研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编辑的职业发展和改革、编辑的素质与意识;编辑的职责与职能、编辑心理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学报编辑队伍建设是刊物良好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关系着学报事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合理的编辑队伍对于促进学报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促进我国学术水准不断跃升新台阶,意义重大。通过性别比例、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对G省学报编辑队伍结构进行实证考察和分析,发现其队伍总体上性别比例、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存在年轻编辑占比偏低,学科结构不均衡,专业背景较为单一的现象;细化到各学报个体后,发现普遍存在年龄断层、职称断层、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据此提出,科学组合以达结构优化,构建"橄榄形"或"圆柱形"编辑团队;吸纳青年编辑,创建创新型编辑队伍;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编辑团队;扬长避短,组建综合型编辑团队,从而实现学报编辑队伍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 ,学报编辑工作的运作应努力摆脱传统编辑意识和编辑手段的束缚 ,顺应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要求 ,与网络全方位接轨。学报要积极参与学术数据库建设 ,适时出版学报网络版 ,尽快实现编辑工作由传统的在纸编辑模式向现代的在机编辑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发现我国地方高校学报存在机构建制设置不合理、专职编辑缺编、专业编辑人才奇缺、办刊经费投入少,刊号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地方高校学报如何生存和发展,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建设一支编辑业务精、开拓创新意识强、定位明确、专业结构分工合理、爱岗敬业的职业化编辑队伍,探索一条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创新之路:创新学报管理体制,创新学报编委会工作机制,创新编辑队伍建设的机制,确定学报编辑主体地位,提高编辑的创新意识和出版人的角色能力,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丽岚 《理论界》2004,(6):212-213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是指学报编辑人员对其在学报的编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的认识。学报编辑主体要充分认识其自身在编辑劳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编辑的自身价值。创办精品学报需要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现代化,编辑主体意识现代化体现为开放意识、信息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奉献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与国际社会日趋接轨的今天,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也在逐步地建立并完善起来.因此,加强学报编辑的著作权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在学报编辑的日常工作中要在采稿、组稿、审稿、编辑、校对中增强著作权意识,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著作权意识,认真学习、遵守与著作权法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办刊,为办好学报提供重要的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11.
对"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到马克思"在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把作者不愿意出版的著作当作他的主要的真实的思想;二是把作者已经删除的话作为作者思想的论据;三是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著作当作马克思一个人的思想,不顾马克思读者对象和境遇的变化,人为地造成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其思维方法仍是传统"本质主义"的方法而不是他们所声称的后现代的文本境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8,1(2):119-121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周世中 《文史哲》2003,(4):97-98
我国法理学直接来源于苏联的法理学 ,间接秉承着欧陆法理学传统。该传统在以往的特点是特别关注法律的“宏大”问题。 2 0世纪以来 ,欧陆法理学明显出现的对司法中微观问题的系统论述 ,并未在我们这里得到回应。只是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司法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司法在法治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日显 ,我们才开始关注司法并同时关注欧陆和英美关于司法的理论。尽管如此 ,我们对于司法中法理学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 ,还没有引起法理学界的共同关注。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法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放到以司法为核心的法律之“微观论证”上来。本组笔谈的目的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说"赋"字意为敛,知贡赋是其本义.古时贡赋必陈之于庭,赋、敷、布、铺古同声,韵部亦同,因音近义通,故"赋"有"铺陈"之义."赋"作为"六义"之一,是诗歌的一种表达方式.<左传>、<国语>等书中的"赋诗"把"赋"这种表现手法加以发扬光大.伴随着"赋诗"这一现象的衰微,"赋"也由一种表达感情的手段转化为一种文体,即赋体.  相似文献   

15.
蔡翥 《学术探索》2005,(1):57-62
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微观层次上,选择关系资源为分析路径,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动力分析,拟以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来探析农村社区阶层分化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特别是以安徽为典型形态的中部地区农村农民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探讨转型期关系资源与农民阶层分化的关联,并将就实地调查中所获农民阶层分化的具体情况,探析"关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向关系资源转变的过程,分析关系资源在农民阶层分化中扮演的角色,对这一微观层面的社会事实做出解释,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社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的现代民族国家观是在外来侵略和西方民族国家观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其前期国家观的重要特色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这也是他区别于梁启超、孙中山国家观,没有走向“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的原因。在1920年9月前,陈独秀对“宪政”这个大前提都是认可的,但民初以降社会政治黑暗的加剧,国家的“合法性”危机的出现,强化了陈独秀所接受的法兰西“高调民主”,特别是卢梭的古典激进自由思想。陈独秀在经历了一段“宪政”与“直接行动”并存的矛盾后,最终放弃了温和的“宪政”诉求,转而谋求激进的“直接行动”。“直接行动”为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及其国家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与文化思潮在深层哲学精神上表现为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性反思,揭示从神话中解放出来但最终又回归神话的“启蒙辩证法”成为这一文化/审美思潮的现代性动力;而世纪之交至21世纪初的文学思潮则将这种对启蒙的矫治及对理性的反拨,再度推向了从解放到神话的自我异化之途,演绎出一种可称为“欲望辩证法”的文化/审美逻辑。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既反映了90年代以来文学转型与文化动力的复杂性与逻辑必然性,也体现出这一时期文化精神式微的内在症结。  相似文献   

18.
从"破体"到"失范"——当前中国散文文体的异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散文文体研究笔谈,邀请到四位分别出生于20世纪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学者参加。四位学者长期关注、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对于散文文体问题卓有心得。孙绍振教授以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真情实感论的十大漏洞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范培松教授认为一部散文文体的变革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散文写作中自我的蜕变历史;陈剑晖教授将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归纳为内敛性的思维方式、生命的本真呈现、智慧写作和自由心灵四个方面;王兆胜编审认为当前中国散文出现了严重的失范,迫切需要解决散文的文体异化问题。四篇论文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学术结构、观照视域、审美经验的不同,构成了令人回味和反思的理论对话空间,我们相信这种对话,一定会促发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思和争鸣。  相似文献   

19.
如何做到耕者有其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农民已经高度分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农村人群是那些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耕者.仍然从事农业生产且同时也是村社集体成员的耕者,往往也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给农民更大的土地权力的后果,往往是给了农村强势群体权力,而对农村弱势群体不利,且可能使耕者的耕种更加不便.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就需要给村社集体一定程度的调整土地利益分配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阶级论”提出的原因,“阶级论”推行与绝对化,导致我国灾难性的后果。文章着重阐明从“阶级论”到“人本论”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理论认识上的重大转折:它反映了国民愿望、社会要求和时代呼唤;它意味着“斗争哲学”转变为提倡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哲学;意味着对社会主体看法从以一个阶级为社会主体到以全体人类活动为主体的转变。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证了从“阶级论”到“人本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当物质极大丰富,并将生产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时候,才是真正公平、正义和文明的社会;只有当人从物质中解放出来,“见物为见人”、人是目的的时候,才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