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澳门自1553年起,成了欧风东渐的突破口。在四百多年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进程中,1849年当为其前期与后期的分界线。在前期,中西文化在澳门的交汇是初步的,而且天主教文化的传播在明清政府的文化政策下,曲折颇多。在后期.中西文化在澳门的交汇在各个方面都走向深入,天主教文化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更多的审视中碰撞。四百多年的中西文化交汇.使澳门的文化变得极为丰富多彩,澳门已具国际文化名城之特征。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作家,他是近代最早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文学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士比亚作品对我国的文学评论、现代戏剧和新诗均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最早的百科全书的编译工作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大英百科全书》的部分单篇长文译刊于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的中国学者通过日本引进了“百科全书”这一整词,并组织编译了第一套《普通百科全书》。近代百科全书之父狄德罗的名字先后出现于1878年的《法兰西志》和1882年的《万国通鉴》等书中,20世纪初的汉文文献中留下了不少有关狄德罗生平和学说的介绍。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发端于19世纪初叶。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文化已开始由传教士引进中国。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绝状态,西方文化梯航而来,与中国文化频繁接触。然而,这种文化接触并不是以正常的文化交流形式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外来侵略、民族压迫的痛苦和耻辱出现于中国社会。信奉基督教新教的美国传教士来华始于19世纪30年代,他们在华活动,无疑起到了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作用。但是,由于美国传教士要在中国扩大“基督福音”的宣传,利用办学校、翻译出版西书、创办报刊等办法作为传教的有力工具。这样,传教土就成为接触普通中国人和传播西方文明的桥梁。本文通过对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某些方面的考察,进一步探讨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传入欧洲的戏剧,也是18世纪唯一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18世纪的英国至少有3个《赵氏孤儿》的改编版,分别是1741年威廉·哈切特的《中国孤儿:一出历史悲剧》、1756年托马斯·富兰克林翻译的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和1759年亚瑟·谋飞的《中国孤儿》。这3个版本借鉴了原作不同的情节,表达了改编者不同的诉求。考察这3个改编版本,可以揭示中国戏剧与英国戏剧的融合,让我们在一个侧面了解《赵氏孤儿》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状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报刊上以“莎士比亚在中国”或“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为题的文章,都正确地指出“首先把莎士比亚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外国传教士”,但有人以严复在其翻译作品《天演论》和《群学肄言》中提到莎士比亚作为起点,认为“中国学者介绍莎士比亚始于19世纪90年代”,则与史实不符。还有些研究者把梁启超的一则诗话看做是我国最早的莎评,其实不然。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之八中,曾简略地谈到他对莎士比亚的看法。他说:“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儿敦、田尼逊等,其诗动亦数万言。伟哉!勿论文藻,即其气魄固已夺人矣。”这则诗话原载《新民丛报》1902年5月号,见[日]下河边半五郎编《壬寅新民丛报汇编》,日本横滨新民从报社出版,第910页。梁启超在诗话里只是笼统地把莎士比亚等近世诗家介绍给读者,并没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报刊上以“莎士比亚在中国”或“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为题的文章,都正确地指出“首先把莎士比亚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外国传教士”,但有人以严复在其翻译作品《天演论》和《群学肄言》中提到莎士比亚作为起点,认为“中国学者介绍莎士比亚始于19世纪90年代”,则与史实不符。还有些研究者把梁启超的一则诗话看做是我国最早的莎评,其实不然。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之八中,曾简略地谈到他对莎士比亚的看法。他说:“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儿敦、田尼逊等,其诗动亦数万言。伟哉!勿论文藻,即其气魄固已夺人矣。”这则诗话原载《新民丛报》1902年5月号,见[日]下河边半五郎编《壬寅新民丛报汇编》,日本横滨新民丛报社出版,第910页。梁启超在诗话里只是笼统地把莎士比亚等近世诗家介绍给读者,并没有仔细评议他们的诗,更没有专门对莎士比亚进行论述。“即其气魄固已夺人矣”这句话中的“气魄”指的是莎、  相似文献   

8.
电影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后,迅速崛起为广受国人欢迎的大众艺术,为近代中国女性步入社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到20世纪30年代,电影女明星成了上海引人注目的社会群体,“明星制”成为一时之风。针对“明星制”的弊端,左翼电影采取多种措施,对其予以批评并试图突破其藩篱。但宥于当时中国电影发展之现实,“明星制”终究未能发生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向度出发,探讨了澳门在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在海上交通、对外贸易、宗教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产生过的重大影响,及其80年代以降经济复苏带动文化的中兴,而在建立“文化都市”形象方面所出现的新起色,客观评价了澳门的文化价...  相似文献   

10.
澳门有近50万人口、面积不过23.5平方公里,却具有独特的、重要的文化价值。从历史角度来看,澳门在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特殊地位,其在海上交通、对外贸易、宗教传播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一度成为中国人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窗口,成为内地对外文化联系的一个通道,也成为西方文化人进入中国的一个桥梁。澳门作为21世纪的一个独特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社会区域,其在现实角度上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澳门作为一个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经济、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回归后在“澳人治澳”的基点上制度转型及其与…  相似文献   

11.
澳门的木棉     
沈胜衣 《社区》2014,(20):33-33
澳门这个岛城,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一座赌城,因此虽然离得不远,但我以前没怎么关注过。直至春节期间首度小游,才感到意外欢喜,出乎意料的好;读陶炼等《闲话澳门》、聿欣《澳门风物掌故》等书,更惊觉这弹丸之地原来还有那么丰富的内涵。论历史,澳门是中西文化在海道上的最早交汇地,明代就开放为对外商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进占后,即成为天主教在远东的统领基地,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各国传教士,在此学习中国文化后北上,传教的同时也传播了天文等科技和油画等艺术。所谓“文物达上国,此邦为萌芽”。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国天主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刚恒毅是一个重要的人物。1922年,他作为罗马教廷的宗座代表来到中国,标志着法国对中国教会保教权的终止,揭开了20世纪中国天主教本土化的序幕。刚恒毅在华期间,提倡利玛窦“文化适应”的传教方式,促进了天主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和沟通。特别是作为一个扬名意大利的艺术家和雕塑家,主张用本土民族的哲学语言和艺术形式表达天主教的信仰,把中国的艺术引入到天主教会,无疑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颇具意义。推举中国神职人员担任主教职务刚恒毅原名C…  相似文献   

13.
张东荪在20世纪40年代致力于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研究工作,先于李约瑟对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一难题,从根源上作出了合理的解答。他认为,中国在传统哲学上,不注重“本体”观念,只关注“整体”思想;在古代逻辑上,缺乏“同一律”,重视“相关律”;在传统文化上,忽略“物”的观念,偏重“事”的观念。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中国近代没有形成科学诞生所必备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中国近代教育哲学史上,严复与中国近代教育哲学有着难舍难分的特殊情结,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哲学的先驱。在深重的民族危机和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缔造的传统与现代博弈的时代场域中,他凭借深厚的中西文化素养,以西方经验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积极探索教育之路,寻求救亡图存、富国富民之方,将近代完整意义的科学思想引入教育领域,突破“中体西用”的哲学思想框架,构筑了中国近代“三民教育论”的哲学体系,勾画了近代教育哲学思想蓝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悲剧有无”问题讨论经历了近代启蒙话语、现代启蒙话语和民族本土话语三种不同话语形态。蒋观云、欧榘甲着眼于“戏剧改良”,从戏剧类型视角提出“中国无悲剧”的问题,偏向于近代社会启蒙话语。王国维第一次把“中国有无悲剧”问题带进悲剧精神层面,鲁迅、胡适受到王国维的影响,从“国人之精神”“国民性”视角分析“大团圆”戏剧结构。熊佛西、朱光潜、钱钟书依据西方经典悲剧作品和西方经典悲剧理论,用西方的“绳墨”量度中国古代戏剧,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的悲剧。20世纪30年代以后,戏剧理论研究中的民族话语逐渐觉醒,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季思、张庚、陈瘦竹等学者悲剧美学、戏剧精神、戏剧形式结构等层面,回归本民族文化立场,基于中国戏剧发展实践,参证西方悲剧美学成果,揭示中国古代悲剧“悲喜相乘”“崇高”“悲愤”等美学特征,肯定中国古代悲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由此可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应该基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艺实践,将“悲剧”放置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变迁中,放置在中国人的文艺创造心理机制,放置在中国观众长期养成的文艺欣赏心理机制,参证西方经典悲剧作品和悲剧美学成果,方能真正揭示中国古代悲剧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传入欧洲的,也是18世纪唯一传入欧洲的剧作。它在18世纪的英国共有三个译本,都转译自法国神父马若瑟的法译本,是当时英国人了解中国戏剧和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三个译本包含了译者对此剧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体现在译文的多个细节中,比如剧名和人名的拼写、标点符号的运用、用词的选择等。而且,同一个细节上,三个译本的理解和表达往往也各不相同。有的译者为了准确传达中国文化,还在他认为能体现中国文化但英国读者又不易理解之处添加了注释,对中国文化予以解释。在细读原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赵氏孤儿》在18世纪英国的翻译情况,揭示了中国戏剧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状貌。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一词在近代中国开始广泛使用之时,对其语义有种种解读。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虽然一统中国“民族”一词语义40年,但在中西语义的对接中不断地受到批判,从挑战发展到解构。20世纪90年代之后,“族群”一词传入并强烈冲击着中国学术界和中国社会。“民族”一词的中西语义对接的争论,将从“族群”一词语义的争论中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澳门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东西文化交汇、中葡文化融汇 ,构成澳门海洋文化的一大特色。澳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文化特区” ,使澳门海洋文化在中华文化中 ,具有双向辐射的特殊作用。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对澳门海洋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澳门海洋文化必将在新世纪的中华文化发展中 ,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20年代前后,人类文化史上一个两种文化相撞击、相交流的重要现象出现了,这就是中西文化在中国这个古老国度里的大融合。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象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它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共鸣者或知音。象征主义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也在这时不失时机地传入了中国,而青年诗人李金发就是把“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的“第一个人”①。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东亚的大国,中国在近代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地位较低。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和殖民奴役的国家之一,在东亚的政治地位逐步跃居首位。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用“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空前提高,已经成为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