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股票名称与股票价格非理性联动——中国A股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中独特的配对股票样本对股票价格间的"非理性联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导致这种非理性联动的原因。本文发现:(1)仅名称相似,但没有其他相关性的配对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性;(2)比较名称变更前后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的变化发现,名称变更对股票之间的联动性具有显著影响;(3)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对名称相似的配对股票产生混淆;另外,投资者情绪变化幅度越大,配对股票之间的联动性越高,说明投资者情绪变化对配对股票之间的联动起到了放大作用;除此以外,对配对股票来说,如果一只股票价格变动反映的是"坏消息"("好消息"),则该股票收益率对另一只股票的收益率具有更高(低)的解释力,意味着投资者由于损失厌恶而对"坏消息"的反应程度要大于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基于高频数据的分类信息混合分布EGARCH模型,将上证指数的五分钟高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引入修正混合分布(MMM)模型,将去除了趋势性和序列相关性的不同性质的对数交易量分解为进入市场的正的随机信息流和负的随机信息流两部分,作为分类信息流代理,加入EGARCH模型的方差方程中,考察"好消息"和"坏消息"对上证指数波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额应计项目的反转特征与市场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检验了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能否对超额应计项目的反转特征做出反应,得到的结论是肯定的,即超额应计收益为正的好消息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小于超额应计项目为负的好消息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超额应计收益为正的坏消息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大于超额应计项目为负的好消息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市场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反应程度具有不对称性,市场对好消息的反应系数大于对坏消息的反应系数(但 2002 年超额应计项目大于零的数据不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罗明星 《经理人》2004,(10):86-87
一位对内部营运不甚了解的首席财务官很难促进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与正确。各地股票交易所或证券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保证各投资者所得到的信息是一致的,信息对等已成为证券市场监管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不管是好消息或是坏消息,只要消息的重要性程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就必须以某种具体的约定方式披露。当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有稍不正常的变动时,交易所都会要求上市公司做出澄清公告:是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沪市股票日收益率进行GARCH效应检验的基础上,首先以交易量作为市场上随机信息流的代理变量对GARCH模型加以修正,并由此考察收益率波动的异方差特性;然后再按照异质信息流对交易量进行分解,以此考察收益率波动的对称性。结果发现,在引入交易量之后,原本显著的GARCH效应趋于消失,且正信息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显著小于负信息的情况。此外,股票上市时间愈长,则交易量代理其信息流愈稳健,且异质信息下的不对称性也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与交易量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中国股票市场上交易量作为衡量不同时期公司股票收益率间领先关系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交易量较大的公司股票的前期收益率对于交易量较小的公司股票的现期收益率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根据“调整速度假说” ,本文运用Dim son的beta回归模型对这种领先关系的存在作出了解释 ,进而对我国股票市场建设方向提出了建议。一、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 ,股票市场上最能显示股票价格走势的指标就是成交量。成交量是股票市场的元气 ,直接反映着股票的供求状况 ,显示出股票市场的内在动能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建立一个高频交易强度模型,分析随市场流动性特征的改变,知情与非知情交易强度的变化. 选取上证流动性高和低两组股票数据作为对照样本,检验知情、非知情交易在不同流动性股票中的表现. 结果发现: 两组股票中,随着交易量的增加知情交易强度增大,非知情交易强度减少; 高流动股票中,随价差增大知情交易强度增加,非知情交易强度减少; 低流动股票中,随价差增大知情交易强度减少,非知情交易强度增加. 同时发现,两组股票, 知情交易间正相关; 高流动股中,知情交易与非知情交易间负相关; 而低流动股票中,知情交易与非知情交易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许敏  刘善存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202-210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知情与非知情交易者的市场到达率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选取2003.7.1至2003.10.31上海证券市场高频分笔交易数据,运用EKOP(Easley,Kiefer,O'Hara and Paperman,1996)模型假设对我国上海股票交易所知情交易者与非知情交易者的到达率(交易强度)进行了度量;其次研究了股票收益、市场收益、隔夜收益、买(卖)方成交量、相对价差、供给(需求)弹性等市场特征对交易者到达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知情交易者的到达率主要受股票收益、买(卖)交易量、相对价差和供给(需求)弹性的影响;除相对价差对非知情者有负向影响外,其余各项对非知情交易者均是正向影响.知情交易者的到达率受市场收益、隔夜收益、买(卖)交易量、相对价差以及供给(需求)弹性影响.此外,对应不同换手率股票,交易者到达率受市场特征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研究认为,知情者较非知情者的收益优势,不仅因为其拥有私有信息还因为知情者观察了较全面的公共信息.  相似文献   

9.
会计盈余水平与会计稳健性——基于分量回归的探索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它隐含着在确认和计量收入与资产时应保持谨慎.为了进一步探索企业的盈余水平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采用分量回归的方法重新探讨Basu模型,加深对于盈余与市场收益之间不对称关系和会计稳健性的理解和认识.运用2001年~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并非独立于当期的盈余水平,盈余水平高的公司会增加对好消息的确认、降低对坏消息的确认,从而会计稳健性较低;盈余水平低的公司会增加对坏消息的确认、降低对好消息的确认,从而会计稳健性较高.对未来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应关注公司盈余水平的影响,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借助Hou和Moskovitz(2005)提出的反映市场摩擦的综合指标——价格时滞,考察不同市场摩擦对A股市场股票收益的影响特征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价格时滞越严重的股票未来收益越低,套利组合的收益高达每月1.36%。这不仅与美国股票市场的证据不同,而且难以被经典理论解释。本文从投机性需求角度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价格时滞表明投资者对公共信息反应不足、过度依赖私有信息交易,这一行为会加剧投资者对股票估值的意见分歧,刺激投机性需求,放大股票中转售期权的价值,从而导致股价被高估。接着,本文证实价格时滞严重的股票具有较强的投机性特征,价格时滞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性也主要源自股票的投机性特征。本文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市场不同,在中国股票市场,与投机性需求相关的市场摩擦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要远大于与流动性、投资者认可度相关的市场摩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2年1月4日至2013年12月31日之间的共481个交易日作为样本期间,以样本期间上交所发布的“上证180”成分股中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公告、财务报告及证券分析师根据上述信息披露的股评三种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验证方法选择、高频数据选取、信息考察窗口优化及基于面板数据多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构建等四个方面将跳跃与不同信息相联系,分析股价波动与不同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信息范围为公司特定的经营公告、财务报告及分析师建议时,经营公告是最具影响力的信息披露渠道,而分析师建议并不是引起股价异常波动最重要的信息。同时,本文研究揭示仅有20%的跳跃与此类信息披露相关,当解释变量覆盖代表宏观信息“系统性事件”和行业、板块信息的“行业事件”时,也仅40%的价格跳跃发生和信息披露有关。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哪一种信息可能更具有投资价值,而且揭示在此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究引起股价异常波动的其他起因事件可能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  相似文献   

13.
才静涵  夏乐 《管理科学》2011,14(2):71-85
应用香港市场的案例, 研究了引入卖空制度后个股的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波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变化, 提出了噪声交易者假说, 即引入卖空制度后重要的变化是噪声交易者会出于对更高亏损可能的担心而退出交易或变得谨慎.实证结果发现:引入卖空制度会带来交易活跃程度下降、流动性下降以及信息不对称水平升高.同时, 通过对知情交易概率(PIN)的分析发现, 在引入卖空制度后, PIN值确实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 而使其升高的因素就是噪声交易者参与程度降低.噪声交易者假说较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4.
陆瑶  彭章  冯佳琪 《管理科学》2018,21(11):92-111
以融资融券机制推出为背景, 运用我国内地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 成为融资融券标的后,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与高管薪酬对于公司绩效的黏性均有提高, 表明融资融券可以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机制检验显示融资融券是通过促进公司信息释放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进一步分析显示, 当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压力较小或面临财务约束时, 融资融券对于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 将融资和融券分开分析, 发现融资机制和融券机制均对公司治理有提升作用.证明了融资融券机制可以提高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监督, 促进企业信息释放, 从而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损失厌恶能否解释"好消息提前,坏消息延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失厌恶是个体决策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特征.采用随机占优的方法.从理论上研究损失厌恶是否可以解释"好消息提前,坏消息延后"的现象因为不确定的消息所隐含的可能发生的损失将大大减少厌恶损失的个体的期望效用,我们发现损失厌恶可以很好的解释个体"好消息提前"的行为,但单纯的损失厌恶特征并不能解释"坏消息延后"的现象.随后,进一步对该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探索性的给出了可能产生"坏消息延后"的另外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6.
去异方差交易量与价格波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去除交易量时间趋势与自回归的基础上,大量的实证检验发现即期交易量与价格波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交易量序列同时还存在异方差现象.用同时去除时间趋势、自相关与异方差的交易量作为信息流的代表,来研究价格波动与交易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新的交易量序列能更好地解释收益率的异方差特征,而且市场成熟度不同的国家,交易量序列的这种解释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基金净值增长率在月末、季末、年末最后1个交易日是否被显著地拉升而表现出一定的日历效应.首先引入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然后讨论不同业绩组的日历末表现以及前后10个交易日的净值增长率走势.结果表明,实证支持基金日历末净值增长率异常增大的原假设.此外还发现,净值增长率在月末、季末前后10个交易日明显呈现一个由低点逐渐增大,然后回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异质投资者框架对大众媒体新闻、新媒体新闻与中国股市收益波动的影响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1)平均看来,新媒体新闻、大众媒体新闻与收益波动都变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新媒体新闻与收益波动的平均相关性大于大众媒体新闻与收益波动的平均相关性。(2)具有高前期收益,高账面市值比,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换手率这样的能引起媒体关注的特征的公司,其收益波动与新媒体新闻的相关性大于与大众媒体新闻相关系的概率更大。(3)对于小市值与年轻的公司,信息不确定程度高,新媒体新闻与其收益波动的相关性更可能大于大众媒体新闻与其收益波动的相关性。这一结果可以归因于新媒体新闻丰富了投资者的信息环境,更能影响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过度自信的交易量驱动因素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信息模型框架引入过度自信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在考虑信息结构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状态依赖过度自信模型,从信息流动机制和微观机理的角度分析市场历史收益和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理论结果提出了私人信息冲击对交易量具有正向作用以及历史收益和交易量呈正相关的两个假说,随后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理论假说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