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论述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紧迫性、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期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与担忧的问题。文章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因素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现阶段,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薄弱,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社会,重个人需要、轻社会需要,重索取、轻贡献,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求的满足、轻精神境界的升华。主要原因有社会公共环境的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增强和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出发,指出高等教育应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提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化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前提条件。忽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社会实践能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为社会实践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或组成,也是大学生认识认同社会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体现。精心策划才能拓展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内涵与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利用“鱼刺图”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加深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并提出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大学生崇高道德品质和美德的途径,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阐明了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刍议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乃民生之本及社会稳定的根基。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主体,既承栽着社会和家庭的希望,同时也很难回避这样的现实:就业困难。近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社会原因,也有高校教育体制的原因,只有认真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各方面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来探讨如何才能有效处理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自杀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生理上在成熟,价值观在形成,思维方式在转化,处在复杂多变的时期。特别是新时期的大学生,又有多系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竞争压力加剧等特点。大学生自杀现象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社会原因以及复杂的个人原因。要矫治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除了社会政策和舆论导向要转向尊重生命和重视生命以外,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难观、挫折观和友谊观,增强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不仅数量呈上升趋势,犯罪领域不断扩大,而且其犯罪呈现团伙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大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复杂,既有来自个体的原因,又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因此,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对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其预防应包括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强化家庭教育,同时注重社会预防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当前刑法理论学派之争正在趋于折衷,对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也应该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路径来适应世界刑法理论的发展趋势,在强调客观方面的同时,关注共犯的主观努力,同时对共犯的中止行为提出一定的要求。依据牧野英一"因果的共犯理论",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应从因果关系理论的视角来构建,即时间性、自动性、脱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有别于传统的研究思路,将存在于刑事立法当中的转化犯称为法定转化犯,对其成立特征进行论述并对其在刑法中的立法例进行归纳;将存在于司法实务中的转化犯称为事实转化犯,并认为其只有故意犯向故意犯转化和过失犯向故意犯转化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过失危险犯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 ,不仅致险源在激增 ,而且过失犯罪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了。为了防卫社会 ,虽然当代各国在立法中均把那些过失地将他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置于严重的危险状态的行为予以犯罪化 ,但在理论上认识并不一致 ,而且我国关于过失危险犯的刑事立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源泉,犯罪行为也不例外,需要在犯罪行为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具有无限性和受限制性,需要结构的不合理发展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反社会性必然导致犯罪。  相似文献   

15.
渎职罪原案的认定,应区分实质有罪与程序有罪,从而正确把握原案罪的成立标准;立法机关应当赋予检察机关渎职罪原案立案管辖权;渎职罪的重大损失,应以发案时实际损失认定;已经挽回的损失,只能作为从轻处理情节考虑;渎职行为与损失结果存在时间差时,应以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  相似文献   

16.
由于贪污罪本身的复杂性,贪污罪的概念不仅要全面考虑到我国现行刑法之规定,而且要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相吻合;不是所有的违禁品都成为贪污罪的对象,绝对禁止流通的物品由于其内在属性不能成为贪污罪的对象,相对禁止流通的物品是可以纳入贪污罪归置的;贪污罪的未遂、既遂标准具体应从控制论角度来界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型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财产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因权力的要素渗透其中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新型黑社会性质组织。此类组织以“正当权力”为支持,“合法企业”为实体,非法运营为本质,使组织的“合法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高,带有直接违法性的“黑色经济”比重下降,组织行为暴力色彩淡化。但其本质未变,相反,当权力介入后,此类组织不但有能力在更大范围内扭曲市场、扰乱治安,而且还有能力持续侵蚀国家政权的健康肌体,从社会安全问题演变为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学界需要以“权力”和“财产”特征为主线,在犯罪学领域展开新的实证研究,在刑法领域展开新的规范性探索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司法实务中,检察院与法院关于盗窃案件定罪问题存在分歧。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分应从“秘密窃取”或“公然夺取”上进行判定,尊重人们生活及司法实践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认知。对于偷中有骗、骗中有偷的案件,应以财产所有人、保管人是否因陷入认识错误而自愿对财物进行“转移占有”意义上的处分来进行判定。盗窃罪未遂应仅限于盗窃未遂但情节严重的场合,否则虽属于盗窃行为,但不能定盗窃(未遂)罪。  相似文献   

19.
简明地看,恐怖主义是为达一定目的而选择以恐怖行为为手段,其本质是以施行恐怖行为来制造部分人或全社会的恐怖,从而达到其个人、组织或国家的某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或情感的目的。战争具有恐怖性,但恐怖行为不一定是战争,以战争为恐怖手段胁迫敌对国家屈服可称为战争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战争则是由恐怖主义者发动的主要以恐怖行为为手段的战争。恐怖主义犯罪是为了实现恶意目的,采取恐怖手段,制造恐怖效果,给不特定的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并造成普遍的恐怖感的犯罪。“9·11事件”等恐怖主义行为是典型的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20.
犯罪既遂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祥 《南都学坛》2009,29(6):79-84
犯罪既遂是犯罪成立的具体形态之一,是在犯罪已经成立的前提下表明犯罪已经完成的一种结局状态。犯罪既遂条件属于犯罪构成要件。既遂罪的犯罪构成是基本的犯罪构成,是由刑法分则条文直接规定的;未完成形态犯罪的构成是修正的犯罪构成,是以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规定的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结合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加以认定的。二者在犯罪构成方面存在"质"的不同,符合犯罪构成行为所成立的就不可能是既遂罪与未完成形态的犯罪,而是性质截然不同的犯罪,在这方面,转化犯是一适例,在转化犯的场合,之所以发生此罪向彼罪转化的现象,原因在于发生了根本不能为此罪的犯罪构成所包含的"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