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探讨现代本体论哲学 ,即科学本体论的兴起。传统的思辨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受到孔德科学实证主义和后来逻辑实证主义的拒斥 ,但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不排斥它。到了奎因整体主义的“本体论承诺”恢复了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 ,并且走向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到了历史主义那里传统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直到科学实在论者那里初步构建科学本体论 ,最后在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中形成了科学本体论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把怀特在《国际理论:三大传统》中所识别出来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形而上的本体论立场与其对政治问题的具体理解进行一个更为完整和紧密的联结,发现理性主义传统至为紧要的是其本体论立场:存在着不具有时间—空间结构的超验实在,这一超验实在是人的生命之源。理性主义对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具体看法最终都是植根于这一本体论立场的。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对立的根源也是在于本体论立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搞科学哲学要不要研究本体论?本体论问题对科学哲学来说是不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科学哲学的某些原理是否可能找到本体论的根据或本体论的证明?这些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当然,科学哲学主要是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构以及科学的认识规律的科学,一般不研究物质世界的客观结构以及客观事物的普遍特征和普遍规律。但是本体论与认识论是统一的,本体论问题的解决给科学的逻辑和科学的认识问题的解决以极大的启示;科学逻辑和认识论,可以从本体论中找到根据。本文想通过分析物质系统概念的认识论意义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学理论的本体论预设对其自身的立场和旨趣,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以布迪厄、卢曼和拉图尔三者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各理论的本体论预设进行两个取向和三种类型的精细化区分,借此能够深层次地比较各理论的异同之处,从而表明在本体论多元化视野下,科学社会学理论呈现出一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图景。  相似文献   

5.
伊德"非中性"的科学价值观揭示的是科学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维度,而传统的科学价值观是事实与价值分离的"中性论"的价值观。伊德认为,传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没有深入到本体论、生成论意义层次,是缺乏深度的知识论意义上的价值观。停留于此基础上的价值观,难免导致科学的"乌托邦"或"敌托邦"。  相似文献   

6.
哲学为科学奠基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自古希腊哲学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一直起着为科学奠基的作用。但是,随着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各门具体科学从形而上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而导致哲学虚无化,心理主义逐渐成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反心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斗争在认识论领域内几乎始终相伴而行,康德就站在反心理主义的立场,试图重建形而上学。但是康德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心理主义发展的势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近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心理主义批判的工作由胡塞尔完成,他论证逻辑学的基础不是心理主义,致力于构建一门纯粹逻辑学,重构了哲学对科学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科学哲学是同宗教哲学、法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等并列的。它以科学为对象,对科学进行哲学的考察研究,是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因此,不同的哲学立场,有不同的科学哲学。事实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科学哲学,如西方各种不同的科学哲学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不同的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一般性质,即根本性和全体性,这是科学哲学区别于任何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部门的特点,它表明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是哲学。它是哲学学科中关于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的分支。广义的科学哲学还包括科学社会学。科学在某些原理和前提的基础上积累知识不断  相似文献   

8.
传统女性主义从性别维度分析传统科学文化,揭示出传统科学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与科学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受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新时期女性主义解构传统科学文化的一元结构,从阶级、民族、地域等方面坚持科学文化的多元立场,女性主义科学文化观从科学的性别文化转向了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女性身份的消解与后殖民主义对差异性与多元性的强调为女性主义多元文化发展带来新动力与巨大挑战,唯有建立一种使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多元主义的差异与女性主义批判完美结合的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多元文化才能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美国哲学家奎因从分析哲学内部对分析哲学提出了质疑与批判,但他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论的目的并不是要捍卫传统的形而上学,而是要在克服狭隘经验论缺陷的基础上,力求从新的途径上达到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真正消解。这个工作又主要是通过提出"本体论承诺"学说来展开的,奎因致力于将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问题转换为语言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承诺问题,实际上就是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构。  相似文献   

10.
逻辑实证主义的本体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内在论的立场,以命题意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为方法,力图在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严格划界,以此拒斥形而上学,把哲学变成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这种立场、方法和哲学观是以怎样的本体论作为其基础的呢?逻辑实证主义坚持的是一种经验的实在论,或者叫素朴实在论,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实在论;是一种关于在者的承诺的本体论,而不是关于在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表现在它的名词化的语言观中。  相似文献   

11.
"客观性"是科学知识的终极诉求,科学事实、科学测量以及科学真理的确立都要寻求一种客观性作为基础和支撑。而所谓客观性只是思维的建构,是一个本体论逻辑预设。科学本体论阐释了科学知识内在具有着建构性和规范性,科学构造了一种认知模式,也构造了一种信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言哲学本体论受当代科学思潮、科学哲学思潮和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由传统思辨哲学的抽象绝对精神本体转向事实、经验现象本体。这种转向的三种趋向:经验实证的事实本体、意识现象客体和实践功用本体。这种转向给哲学提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信息世界哲学本体新的研究方向,但也存在经验主义的局限性,必然走向辩证本体论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带给人类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对科学理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自然科学方面。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长足进步,科学理性的含义已延伸至包括自然、社会、人文在内的广义科学领域。由单一的自然视角到广义科学视角的变化要求对科学理性的研究是全方位的。考察理性观念的发展史,中国古代由于受制于本体之理,科学与理性总体上是分离的;西方则呈现出与科学理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如本体、方法、价值等,从而构成对科学理性的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论思想是现代科学有机论思想的重要来源。包括有机论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和科学的发展曾经起过推动作用。它经过马可波罗和莱布尼茨的努力 ,白晋的发现 ,对 19世纪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世纪的有机论哲学家怀特海和李约瑟发现了中国古代有机论思想的现代科学价值。当代科学家之所以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的有机论思想 ,是因为它对现代科学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重大思想成果就是对劳动的存在论的重新阐明.这一阐明不仅消解了传统哲学对劳动的抽象思辨的理解,而且也堵塞了对人的本质作人类学或知性科学的理解,同时也本质重要地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全部问题域.深刻领会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成果,不仅有助于厘清马克思哲学革命发生之进路,而且有助于理解当下社会之生活.  相似文献   

16.
“存在”是西方几千年来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文章首先追溯存在的词源,并且阐述由巴门尼德所开创,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确立的西方传统存在论。这一传统的根本确立,就意味着他们区分了超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认为真理只属于超感性世界。随着近代认识论的转向,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成为了中心问题,传统存在论问题在现代发展中也陷入了危机。从笛卡尔到康德,存在思想不断变化,逐渐被主体所同化,并且被黑格尔最终完成。文章最后将阐述现代西方哲学中海德格尔对传统存在论所进行的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 ?笔者认为 ,是客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实现了对精神世界的真正来源即客体的界定 ,进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 ,创立了科学的客体本体论。只有作出这样的确认 ,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 ,并使这一理论在开放性、生活化中得到振兴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胡塞尔现象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海德格尔哲学中 ,现象学真正由认识论过渡到存在主义本体论 ,其直观方法所包含的经验与先验的矛盾最终被圆满地解决了。与此同时 ,海德格尔一贯地坚持并发展了胡塞尔所创立的关于理性、科学的批判概念和原则 ,将认识批判原理发展、改造为存在批判原理。  相似文献   

19.
兰色姆的本体论是“新批评”理论的核心。目前学者们对其本体论有不同的理解。从其理论生成的历史语境出发可以发现,与传统本体论不同,兰色姆的本体论对世界本体的探寻不是指向普遍的、实体性的概念化的绝对存在,或抽象的形而上的真理,而是将艺术的存在规定为世界的本体。他的本体论关注的是以异质性、生成性、偶然性为特征的本体存在。兰色姆反对预设实体存在,认为由此在感知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兰色姆所提出的本体论是属现代本体论范畴,是对实体本体论和逻辑本体论的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