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的原始社会史、民族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1818—1881)的主要著作《古代社会》(1877)、《人类家族的亲属制度》(1871)、《易洛魁联盟》(1851),是关于原始社会历史的不朽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对摩尔根的著作和学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认为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对于研究原始社会就象达尔文学说对于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一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批驳,阐述了关于历史著作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柳宗元认为历史著作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写作内容应有所选择,应简洁,前后一致,并具有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也是其经学著作观,反映了柳宗元对经学文献的看法,体现了柳宗元的经学研究观念,反映了中唐时期经学、史学的变化。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与其哲学观、历史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1981年上半年,苏联《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问题》、《苏联历史》和《苏共党史》四种历史学杂志,对143部有关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主要著作作了评介,其中,研究苏联和俄国史的著作58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著作9部。具体分析研究苏联史的著作占41%,研究国际工运、共运的著作占18%,研究西欧、北美的著作占15%,研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著作占12%,这是苏联史学界在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的四个方面。现将评介这些著作的概况综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通过对《国语》一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批驳,阐述了关于历史著作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柳宗元认为历史著作应注重内容的真实,写作内容应有所选择,应简洁,前后一致,并具有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也是其经学著作观,反映了柳宗元对经学文献的看法,体现了柳宗元的经学研究观念,反映了中唐时期经学、史学的变化。柳宗元的历史著作观与其哲学观、历史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普列汉诺夫作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杰出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不仅认真研究俄国和欧洲各国的历史、积极投身俄国和欧洲的工人运动,而且也对中国的社会和历史有所研究,他的思想和著作对中国人民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普列汉诺夫与中国是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这一总问题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及其规律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它作为一般生产过程的规定,始终存在于各个特殊社会形态的物质生产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虽然属于历史的、狭义的范畴,但其多部著作中也包含着对这些一般规定性的研究和揭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集中论述了关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并提出通过几种范畴演变的模式来表现对象(广义经济学的对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马克思还详细地分析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关系,侧重考察这四个环节的关系.此外,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著作中也包含着对这些一般规定性的研究和揭示.从马克思思恩格斯著作中发掘和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论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挖掘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其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劳动人道主义;2.有机社会历史论;3."社会工艺学".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社学工艺学"是对有机社会历史论深层客观基础的揭示;有机社会历史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和认识论四者有机统一的洞彻;而劳动人道主义,则是有机社会历史论和"社会工艺学"的内在灵魂.发掘和整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对苏北由富庶到衰败的历史变化研究甚少,汪汉忠的《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该著作不仅以新的视野研究了苏北地区兴衰的地方史而且通过当时社会救济、灾荒防治等政策的研究使社会史学研究有了新的面貌,即灾害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政府及社会的灾荒政策问题,都有精到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19世纪70年代下半期,以摩尔根为代表的对史前社会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的重大发展,为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历史的局限,马克思对阶级社会以前的史前社会的认识是朦胧、模糊的,这影响到唯物史观一些具体观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马克思晚年在认真研究了当时一系列文化人类学著作之后,找到了科学分析史前社会的正确方法,真正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科学地揭示了私有制的起源及其历史暂时性,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穆格勒的民族志《野鬼时代———中国西南的记忆、暴力和空间》,对“空间”概念和“行动者”等概念做了新鉴定,对众所皆知的“文革”历史事件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用民俗模式的生活属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对民俗整体研究有一个理论上的整体把握;将社会理论、底层历史与民俗解读有机地勾连起来,加深我们对民俗事项的阐释深度。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可能需要长时段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社会理论的介入。埃里克.穆格勒的这本民族志著作《野鬼时代》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典范。对于研究当代中国的学者来说,这本著作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科史写作成为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等四部学科史著作的问世,引出了对学科史写作的有关思考.衡量一本学科史著作的标准,首先是要求搭起历史的架构,其次是要将历史的面貌细致地描绘出来,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精当的点评,最后要对历史进行总结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共出版、发表辽史著作、论文477余部、篇,其中著作40部,论文437余篇。目录分为政治、经济、民族、人物、社会、文化、文学、宗教、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史料考据、综合研究13类。  相似文献   

13.
近读贵州民间文学工作者发现并汉译出版的《彝族诗文论》一书,不由使人感到这又是一本杰出的少数民族理论著作,它对今人深入理解研究古代彝族的社会历史有重要的价值。《彝族诗文论》约撰写于一千多年前的古代,此诗论首先是关于诗歌的文艺理论著作,涉及到诗歌创作的原理、方法、音韵、格律等问题,同时此诗论又是包含着古代彝族的哲学、历史、道德等社会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著述,本文拟就这一方面作一初步评析,以期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解释历史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历史”著作的部分篇章中,真实的历史仅仅是指历史规律的“表现”。《共产党宣言》勾划出一幅向共产主义螺旋式前进的图景。就这一著作构成对历史的“解释”而言,它远远超出马克思的大多数的其他著作。当然,在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找到某些指导性的原则,例如:“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部为斗争而撰写的著作,《宣言》采用了“命定主义”的词句说:“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三峡地区文物发掘与抢救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及墓葬发掘报告,以及文献资料随之不断公开,一些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也在出版和发表.这些考古发掘报告、文献资料和研究论著,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三峡古代社会文化,以及自然和人类发展的互动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更进一步探讨、研究三峡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并且使三峡社会与历史文化的研究,逐渐向更加精细、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英里斯·迈斯纳是美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是西方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和见解。本文针对其最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将毛泽东思想(在他的著作中称为"毛泽东主义")等同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倾向,阐发作者的观点,以其与其形成对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西方对中国社会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随着欧洲强国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后,才逐步展开的,并受到西方各国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成为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地理、哲学、宗教、语言、历史及风物等领域的研究学科,跨越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文章重点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追述西方对中国乡村研究的历程,讨论其主要著作、理论、研究方法、最新研究动态、热点与争议及代表性学者(包括海外华人学者)。  相似文献   

18.
《史记》是一部为汉代治国道路确立历史思维的著作。《史记》的历史思维包括天人思维、古今思维、会通思维。《史记》所蕴涵的历史思维对更好地洞察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世界历史思想,并在此后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人类学笔记》等著作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形成了系统的世界历史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与构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重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会使我们认清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树立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心。同时,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将有力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对苏北由富庶到衰败的历史变化研究甚少,汪汉忠的《灾害&#183;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该著作不仅以新的视野研究了苏北地区兴衰的地方史而且通过当时社会救济、灾荒防治等政策的研究使社会史学研究有了新的面貌,即灾害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政府及社会的灾荒政策问题,都有精到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