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源禀赋、区位及工业基础的不同,导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形成发达、中等和落后三种类型,这种差异使各城市有了协同发展的必要,而且在政府推动下它们也有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中原城市群应采取雁式发展模式,进而推动中原城市联盟形成,促进中原城市的全方位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存在着严重的农业问题。由于近代资本主义因素没能对传统农业实现有效渗透,农业发展受到落后的生产方式、碎片化的经营模式、扩大的自然经济的限制,无法完成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又进一步制约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推进,使工业资本积累困难,工业市场狭隘,甚至使工业利润向传统农业领域复归。面对严重的农业问题,民国政府没能采取合适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问题日趋严重。回顾和分析这段历史对于解决当代农业问题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由于地方割据、工业落后、资金匮乏以及过度依赖对苏商贸等因素,导致新疆城镇发展迟滞,表现为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但也应看到,民国时期新疆的城镇开发对巩固边疆国防安全,带动边疆经济发展,促进边疆各民族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工业曾出现迅猛发展的形势,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之谓“工业高涨”年代。九十年代俄国工业为什么获得迅速发展?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对认识俄国工业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也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在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县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根据沙皇政府的人口普查,1886年城市居民占整个居民10.6%,  相似文献   

5.
试论清末江西近代工业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江西近代工业作为一种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势力的兴起,是在清末新政改革和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下出现的。但是,与当时全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和水平相比较,江西近代工业的兴起表现得极为迟缓和落后。其原因首先在于江西商品经济的落后,商业资本的微弱和不活跃。而江西商品经济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厘金的摧残。其次。清末江西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和顽固,西学在江西传播的迟缓和艰难,使得江西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了解甚晚甚少,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十分缓慢,这也是清末江西近代工业兴起迟缓、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主导产业变迁选择与兵团工业发展路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是实现一个地区工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制度创新与机制转换的滞后,是兵团工业发展缓慢和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实现兵团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解放思想和扩大开放,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吸引并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不断重复着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技术发展怪圈。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单靠孤立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已经不能跟上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促进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西经济增长必须坚持工业导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宏伟战略必须加快工业发展 ,坚持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要正确认清江西工业落后的原因 ,克服工业发展中的逆调节环路 ,解决工业结构老化、层次较低、发展机制活力不足等问题。要强化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战略思想 ,以主攻工业为主导发展经济 ;构建工业形象 ,振奋江西精神 ;调整结构 ,强化优势 ,形成产业特色 ;加强工业中心和工业园区建设 ,合理布局工业增长极 ;构建好江西工业发展的机制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工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延安工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本文在对延安工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制约延安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脆弱性、封闭性、分散性和落后性,提出了发展延安工业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遵循有重点、有目的、分层次、分步骤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具体的对策措措。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1990—1994年,重庆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结构研究报告》的结论部分。结论归纳了重庆工业结构的特点,指出了重庆工业分散、落后、低效的三个问题,重点提出了实施重庆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道路,建立合理工业结构和实现高级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民法典》的颁行开启了中国法典化的新征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法立法历经初创、深化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立法聚焦领域不同,所呈现的立法特点亦是各异。全面审视中国经济法的立法实践,经济法立法不能有效因应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定位,经济法学研究不能为经济法立法提供充分理论支撑,加之经济法立法的自身局限,经济法立法乃至经济法法典化依然遭遇阻滞。聚焦经济法法典化目标,吸收借鉴《民法典》编纂的成功经验,经济法立法的目标定位和未来走向是:将法典化作为长期奋斗目标,抓住法典化带来的体系化契机,通过强化理论共识、夯实实践基础、厘定相关关系等,切实增强经济法体系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测算了我国食品加工业1997~2003年的技术效率,并且对技术进步、劳动装备率、农业增加值率、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等,对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食品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技术进步、劳动装备率是影响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农业增加值率、地区差异、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对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 针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国际化活动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创新国际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其产业创新能力, 而其中研发资金的投入, 是现阶段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其国际创新能力:优化R&D投资环境, 吸引来华投资;拓展技术市场,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及技术创新。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但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立的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卓越计划”教育基地为案例,具体探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发展战略及教育培养途径,旨在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技术创新基础人才。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关键期,装备制造企业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基础和支撑。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法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强国存在的差距,并重点阐述了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国家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态势和企业现状的分析,得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走转型之路的结论。最后,文章论述了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机理,指出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以及适合企业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电子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对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促进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洛阳制造业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显示:洛阳制造业中居于前10位的行业1997-2003年间的发展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竞争力严重下降;推行体制改革和人才战略是提升这些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产业内贸易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某个产业在国际市场牛应变能力和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重要指标。采用测量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研究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通过计算从1991年到2006年16年间各类工业制成品的G-L指数以及机械及运输设备细分产品的G-L指数分析说明我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荷兰装备农业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兰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是以家庭私有制为基础的农场,农业微观组织形式与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户颇为一致.荷兰依靠其装备农业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农业奇迹,很值得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借鉴.荷兰以家庭为基础的装备农业分布在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机业和温室业等各个农业产业,并且从政策、专业化生产、国内国际市场、技术集成、农业创新、合作社等方面强化家庭农场的活力,巩固家庭农场基础,并确立了温室农业作为现代装备农业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20.
入世后提高我国陶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陶瓷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和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陶瓷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基础上 ,认为核心技术、产品有机组合、营销技术和产业内企业的有效结构是组成我国陶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中坚元素。我国应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外向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整合战略和信息战略 ,强化中坚元素 ,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