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政策、技术和服务化三方面动因,构建政府补贴决策和制造商商业模式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的分时租赁模式采用策略问题,并揭示新能源车补贴、新能源车技术等因素与分时租赁模式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服务化所带来的合并效应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两个基本维度:合并效应决定了分时租赁的采用,而技术水平决定了销售模式的采用。两基本维度间存在互动关系,即合并效应对技术因素有补充作用和取代作用。新能源车补贴是通过影响两个基本维度,从而改变制造商的商业模式决策。制造商采用分时租赁模式的根本动机是服务化转型所带来的合并效应,而非获取新能源车补贴。在合并效应较大的情况下,分时租赁模式能够同时提高新能源汽车需求和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2.
政府参与模式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机动车辆特别是私家车增加过快,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上滞后,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在政府参与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政府参与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模型,并分析了一些主要参数对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对公交车的激励效应以及对私家车管制效应对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讨论过程中,对各种情况做了详细地分析和解释,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维动态用户最优出行选择的变分不等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出行行为的出行模式,出发时间/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建立了基于路段的理想动态用户最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该模型将用户的出行方案制定和实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表明了在满足动态用户最优选择条件下,交通流在出行模式、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上取得一致的动态均衡性,通过必要性和充分性的论证,得到了变分不等式模型和动态用户最优出行模式/出发时间/路径选择均衡条件的等价性,对模型解的存在惟一性成立需要满足的条件作了讨论,提出了求解的嵌套对角化算法,在此基础上,使用一个简单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赵光辉  李玲玲 《管理世界》2019,35(6):109-118
大数据所带来的高度联通时代使公共出行服务提供在政府与市场(平台企业)原有边界发生移动,并催生网约车平台企业承担部分监管职能。但平台企业的垄断竞争问题性质难判定也带来相应的监管难题,一系列新属性要求建立灵活多样、多元共治的混合监管模式。同时,网约车出行服务商业模式运作的实质表现为不同层面交通资源的汇聚与重组,且存在着新的风险。本文借鉴广州市网约车实现由"经验治理"到"数据治理"的科技监管相关经验,重构我国大数据时代网约车监管的逻辑路径,包括以重复博弈和市场声誉约束机制发挥自律监管的作用、以大数据的信息技术赋能提升政府监管决策能力,以及以法治手段的跟进为前提重构网约车的合作监管等方面来寻求高度联通时代网约车平台企业长远可行的监管和规制之路。  相似文献   

5.
结伴行为日益普遍,其在出行、购物、餐饮、休闲及其他商业领域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行为能够被更加精准、系统地记录,为研究结伴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认为,结伴行为背后蕴含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有助于推动产品消费升级.本文借助铁路出行的视角,基于成渝铁路的客票销售数据,探究消费者结伴出行对铁路客运产品选择的影响.通过应用赫克曼二阶段模型并控制超过130万名乘客的个体固定效应,本文揭示了结伴出行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高级列车和高等座位的选择.另外,人口统计学特征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女性以及年长者结伴出行更倾向于选择高级列车和高等座位.这些发现不仅为铁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结伴行为对消费升级的正向影响作用,为商业服务和公共管理等广泛领域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企业、单位及政府通过鼓励人们的结伴行为,有利于刺激消费者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青 《管理科学》2022,25(2):116-126
不依赖固定站点而更具有灵活性的浮动汽车共享(free-floating car-sharing, FFC)模式逐渐受到关注.为了评估该新兴出行方式在多模式交通系统中的影响力,基于融合浮动共享汽车的多状态超网络模型,提出了考虑共享汽车预约需求的动态活动-出行配流模型,刻画了预约/未预约共享汽车的需求与共享汽车供给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另外,模型综合考虑了出行者的有限理性决策行为以及出行者在活动-出行选择集、时间与金钱价值方面的异质性.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浮动共享汽车在交通系统中的影响力受到其分布、规模与价格等供给因素以及出行者有限理性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标准竞争的主导性预期与联盟及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标准竞争策略及其有效性已引起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视.在直接网络外部性的研究框架中,消费者预期对标准竞争均衡具有重要影响,而在间接网络外部性下,标准供应商的预期对均衡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了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的标准竞争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主导性预期及标准联盟对标准竞争均衡的影响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哪种预期成为主导性预期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存在策略性延迟购买;标准供应商可以通过组建标准联盟来影响强制性标准的选择,进而影响消费者预期;消费者预期越准确,策略性延迟的福利损失越小;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标准联盟将导致更多的消费者延迟购买,导致福利损失.研究结果可用于解释我国数字电视领域标准竞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分时租赁平台作为电动汽车推广的主要方式,其特征与打车软件类似,在风险资本的推动下极易引发价格战。各租车公司的市场需求量不仅与自己的定价有关,也与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相关,目标都是各自利润的最大化。本文在考虑消费者预期的基础上,研究了需求函数为线性情形下的多人博弈,证明了此博弈是超模博弈以及Nash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进一步揭示了降价幅度、交叉价格和价格敏感消费群体占比对均衡价格、均衡需求量和利润的影响关系,讨论了价格竞争过程中各租车公司的决策过程与利弊关系。结果表明:任意租车公司的降价行为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降价反应,且降价幅度随着博弈阶段的推进逐渐减小,最终收敛于均衡价格;动态定价博弈存在最优组合策略,市场竞争时应当把握好降价幅度,避免过度的价格竞争;均衡价格是关于消费者预期的单调减函数,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占比越大,租车公司间价格竞争越激烈,降价幅度会越大,均衡价格越低;对于市场份额大的租车公司利润是关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占比的单调增函数,但对中小租车公司而言则是单调减函数,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越多,对大公司有利,对中小公司不利。  相似文献   

9.
基于线性单中心城市模型,研究了自驾偏好和居民拥有车辆异质性对双方式交通走廊沿线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和居住区位选址均衡的影响.将有车居民对自驾出行的偏好集成到直接效用函数中,建立了空间均衡模型.分析发现,当城市居民全部自驾出行时,租金-距离可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考虑只有部分居民拥有自驾车辆的一般情形,推导出了有车和无车居民在城市走廊沿线居住分布的不同均衡模式.通过理论解析,进一步考察了小汽车保有量和城市居民数量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民效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约车平台在需求高峰时段采取给予网约车司机补贴的实际背景,进行了网约车平台的最优峰时补贴策略选择研究。考虑采取平台单独补贴司机策略、乘客单独补贴司机策略、平台与乘客同时补贴司机策略的情况下,分别构建网约车平台的利润模型,通过最大化平台利润得到了三种情况下的最优决策。通过分析和比较三种情况下网约车平台的最优决策发现:当乘客潜在的市场规模较小时,应采用平台单独补贴司机策略;当乘客潜在的市场规模适中时,应采用平台与乘客同时补贴司机策略;当乘客潜在的市场规模较大时,应采用乘客单独补贴司机策略。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乘客潜在市场规模、补贴敏感程度等因素对于最优决策下的补贴额度、需求与供给、平台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于网约车平台峰时补贴策略的选择和补贴价格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与以往研究关注产业链内部因素不同,对于厂商利用消费者偏好因素的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和影响的研究考虑了市场环境因素作用的买方抗衡势力理论研究新视角。将消费者偏好的市场差异建模为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中消费者效用差异,基于外部选择博弈和Hotelling博弈的基本原理,构建综合反映上、下游厂商纵向关系和市场内厂商间横向关系的博弈模型。对下游厂商跨市场并购前后均衡结果的变化进行考察,得到下游厂商利用消费者偏好特征形成自身买方抗衡势力的机理以及该行为对厂商本身和竞争对手谈判势力、收益水平和规模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消费者偏好差异的市场间厂商并购行为不仅可以提升合并厂商自身买方抗衡势力和收益,也不会对竞争对手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以提高部分竞争对手的买方抗衡势力、收益和规模,产生与水岸效应相反的结果。同时,对均衡结果进行福利分析,表明下游厂商的并购行为将提高总产业利润,但会降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2.
在线产品定价是平台经济的重要研究领域,两阶段混合预售是线上销售的一种主流模式。顾客在线上购买过程中,支付方式和预售模式对消费者行为和产品定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两阶段混合预售模式,本文考虑支付痛苦钝化效应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影响,建立相应的产品定价模型,得到了在线产品的最优预售价格、最优销量和最优利润,分析了支付痛苦钝化对消费者行为和在线产品最优定价的影响机制。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两阶段混合预售策略更有利于卖方收益最大化;受支付痛苦钝化效应影响,折扣预售并非一定是产品最优选择策略,痛苦钝化因子是影响产品预售策略的重要因素。本文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平台经济下的顾客行为和产品定价研究,为平台企业和商家制定预售和产品定价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虑由线下零售商实体销售与制造商网络销售构成的网络直销,以及由线下零售商实体销售与线上零售商网络销售构成的网络分销两种制造商双渠道模式,研究“搭便车”行为下制造商模式选择和供应链最优定价与服务决策。研究发现: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与“搭便车”行为程度、消费者偏好网络渠道程度、价格敏感系数等有关。尤其当消费者受到的服务且对价格的敏感性相同时,制造商会选择网络直销双渠道模式。进一步分析消费者“搭便车”行为和网络渠道偏好对制造商渠道选择和定价决策影响发现,制造商在消费者偏好网络渠道程度比较低时应选择网络分销双渠道模式,而当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和“搭便车”行为程度都比较高时,制造商应选择网络直销双渠道模式。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或“搭便车”行为程度越大,两种模式下批发价格应设置的更低。网络直销渠道模式下“搭便车”行为程度越大,网络渠道销售价格应设置的更低,而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程度越大,网络渠道销售价格应设置得更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的策略延迟行为对众筹项目的定价以及激励决策的影响。策略延迟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自动按照估值在相应阶段投资,并且部分投资者会刻意延迟投资来搭便车的行为。本文采用了一个两阶段模型来刻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进一步对比序列到来模式(投资者没有策略延迟)与同时到来模式(投资者有策略延迟)中的贝叶斯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当发起人采用价格激励的方式提高成功率时,投资者的策略延迟行为可能会影响最优的激励策略。当存在固定目标约束时,如果投资者没有策略延迟行为,发起人应该激励前期投资者,通过弥补他们等待成本的方式提高成功率;反之如果投资者出现策略延迟行为,对项目估值较高的投资者会自动在前期投资并且愿意承受更高的价格,此时发起人应该反过来激励后期投资者。当不存在目标约束时,不论投资者是否有策略延迟行为,发起人都应该始终激励前期投资者以获得更高的成功率以及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的是存在战略消费者行为风险的动态定价问题,垄断厂商在需求不确定的有限时间内销售定量易逝商品,追求既定风险下的期望收益最大化;战略消费者在动态定价下基于参考价格安排购买时机.研究表明,厂商和消费者的行为策略间存在完美博弈均衡;在均衡价格范围内,战略购买行为改变了各交易主体的收益或支付,扩大了厂商收益不确定性风险;风险敏感的厂商定价趋于保守;交易信息透明是厂商实现预定目标的引导条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提供公交车实时到站信息服务,对乘客出行行为的影响以及公交公司在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决策是否提供信息进行分析.模型中假设,理性的出行者随机到达车站或者利用公交信息提前规划自己的行程.计划出行的人数依赖于公交车的发车频率以及提供信息的质量的高低.基于固定需求的乘客出行分析,研究了公交公司在选择是否提供信息和设定运营频率以最大化利润.得到不同运营策略的公交公司的发车频率及最优利润.发现乘客利用信息成本越低,公交公司在提供信息方面越积极,公交公司可能在降低社会总成本的情况下落入“囚徒困境”.如果乘客利用信息的成本较高,而信息提供成本较低,则可能出现一家公交公司提供信息而另一家通过增加服务频率来差异竞争的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故障现象 一辆配备国产东风EQ491i发动机的东南得利卡汽车,其行驶里程约为6万KM.客户反映该车出现发动机怠速抖动,排气管有"突突"声,加速不良且急加速时发动机易熄火等故障.  相似文献   

18.
交通路网中最优路径算法的道路权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交通路网中,寻找任意两点间最优路径是出行导航的基本功能.除了最优路径算法自身性能外,道路权重的选择也直接决定了寻径结果的优劣.现有最优路径算法通常以通行能力为道路权重,其可能导致不合理的寻径结果,同时也不具有全局负载均衡的能力.因此本文以Dijkstra算法为例,引入可达性概念作为道路权重,从而弥补以通行能力为道路权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同时考虑竞争者进入威胁和消费者行为的易逝品的动态定价机制.依据策略性和忠诚性两个维度,将市场中的消费者分为策略型忠诚者、策略型转换者、短视型忠诚者和短视型转换者四种类型.建立了在位企业、竞争企业与策略消费者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均衡求解与分析,探讨了在位企业和竞争企业的最优价格机制以及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定价行为和均衡收益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竞争者的进入行为对在位企业定价和收益的影响,以及消费者策略行为和转换行为与竞争者进入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位企业可以依据策略消费者的比例,采取智能的动态定价机制,实行或放弃对策略消费者的跨期价格歧视,最大化自身收益;消费者策略行为会降低在位企业的绩效却能够提高竞争者的绩效;竞争者的进入并非总是对在位企业不利,在一定条件下,竞争者的进入有利于提高在位企业的绩效;在位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自己的忠实顾客,不仅能够应对竞争者的进入威胁而且能够缓解消费者策略行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乘车需求波动下网约车平台间存在乘车需求竞争和乘运供应竞争的最优定价问题,以平台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最优控制论方法,构建不同竞争情形下的网约车平台动态定价模型,并利用哈密尔顿函数及模型推导,求得最优动态竞争价格解以及乘运供应率与需求率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平台最优动态竞争价格随市场需求的波动而动态变化,且最优价格可以有效调控平台供应能力,促使平台供需匹配,优化平台期望收益。此外,乘车需求市场竞争越激烈,平台最优价格越低,而乘运供应市场竞争越激烈,最优价格越高。平台间竞争的加剧将降低平台的期望收益,且平台期望收益随着固定佣金报酬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