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关于演绎推理的定义,在我圈现今的形式逻辑(指传统逻辑,下同)论著中,有两个定义广为流行。其一,“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蕴涵关系的推理”,其二,“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的推理”。本文拟对这两个定义发表不同意见,并最后论证笔者的观点: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具有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必然联系的推理。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演绎推理?逻辑界的认识不一,就给出的定义看,可归结为以下四种意见: 一,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二,演绎推理就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 三,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的推理; 四,演绎推理就是遵循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原则,由前提必然地推出结论的推理。第一种意见把“从一般到特殊”作为演绎推理定义的种差,显然是试图从认识过程揭示  相似文献   

3.
推理的分类问题一直是逻辑史上有分歧的问题。分歧的根源在于对推理的实质有不同的理解。演绎推理是传统逻辑的精华。也是历代逻辑学家研究得最充分的内容,但人们对演绎推理的实质仍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关于演绎推理也就有不同的定义。国内的逻辑读物中常见到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二,既是从一般到特殊、个别的推理,又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三,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笔者认为:“从一般到特殊”,不是演绎推理的实质。而“既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又是前  相似文献   

4.
传统逻辑将演绎推理定义为“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近几年来,我国逻辑学界针对这一定义的明显错误,提出了许多新的定义,但这些定义仍林存在不周延之处.治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本质区别在于推理的根据不同,它的正确定义应该是:演绎推理是根据前提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  相似文献   

5.
:关于演绎推理的定义 ,大致有三种 :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②它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 ;③它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这些定义尚欠妥当 ,未能准确地反映演绎推理的实质 ,应当将它定义为 :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联系的必然性推理  相似文献   

6.
对于演绎推理能否获取新的知识,在逻辑界意见不一致。大多数学者认为演绎推理不可获取新的知识,原因在于演绎推理的前提已经蕴涵其结论。但是从辨证发展的角度来看,演绎推理的前提未必体现出其结论,即结论相对于前提而言可以是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数学证明中的推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经常被运用到数学证明中。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前提推出结论、从已知达于未知;非演绎推理除归纳法之外,与演绎推理一样,只要前提都真,结论必真。不同之处在于:演绎推理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理是逻辑推理,而非演绎推理的推理过程则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必然能被数理逻辑的逻辑演算中的形式定理所反映,非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间的关系则不能;演绎推理对应着一个演绎推理规则,非演绎推理则无对应的推理规则。  相似文献   

8.
论命题形式断定的确定性与真值容量及断定范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论述命题形式的本质──命题形式断定的一般关系,校正了逻辑界对断定的误解,然后通过实例与理论分析,阐明了命题形式断定的研究性与真值容量及断定范围的关系,从而使命题形式的外延(真值)有了相对应的内容──内涵,由此进一步阐明了推理有效性的必然根据及其它一些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要探讨的换位推理的规则是指性质判断换位法直接推理的规则。性质判断(直言判断)换位法直接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这是演绎推理形式在真假值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做为演绎推理的换位推理也具有必然性的逻辑特征。虽然说换位推理具有必然性的特征,但是,如果推理进行的不当,那只能得出错误的或者不恰当的结论,而不能得出真实恰当的结论,不能成为必然性的推理。所以,在换位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普通逻辑(传统逻辑)已不大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之必须进行改革.其主要问题之一是,演绎推理的状态不佳,特别是以直言判断(命题)为基础的三段论和以复合判断为基础的复合推理,互不关联,彼此割裂,从而使演绎推理的各部分显得零散、孤立,整个演绎推理缺乏系统性、严密性.我对此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其基本思想是,对直言判断作一些逻辑上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试析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常用的法律推理的涵义有三种:第一,法律推理是形式逻辑推理在法律中的应用;第二,法律推理就是法律规范推理;第三,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推理。作者对这些定义进行评价。法律推理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法律推理的思维功能是论辩推理;第二,法律推理的总体思维模式属于"演绎论证模式";第三,法律推理的逻辑结构是形式逻辑推理与论辩推理的综合运用;第四,法律推理的推理功能表现为一种实践推理。  相似文献   

12.
关于佛教逻辑的论式,学者们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其性质是演绎,有的认为其性质是归纳,也有的认为是类比。应该从论辩或者论证的角度来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的性质,而不能仅只从推理的角度去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的性质。从非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辩的程式;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证式,而不是推理式;佛教逻辑论式带有明显的心理因素,是"实践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逻辑是对于推理的结构特性的研究。本文着重讨论和辨析了现代逻辑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演绎有效性,真与可靠性,逻辑系统的句法,逻辑系统的语义,逻辑系统的元逻辑,等等。  相似文献   

14.
墨家和荀子逻辑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内容和性质,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墨家与荀子逻辑的相同点是思维形式与规律在本质上一致,不同点是墨家逻辑全面论述概念、判断、推理,独到阐发援、推、止等推论方式,荀子逻辑略于判断、推理,详于概念.墨家逻辑的缺点是行而不远,荀子逻辑的缺点是独立性较弱,不利于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用逻辑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区分了两种逻辑观:语言的逻辑观和智能体逻辑观,前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论证(argument)的理论,而论证是一种语言结构,逻辑研究论证的结构特性;后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推理(reasoning)的理论,一种关于思考者做了什么以及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的理论。实用逻辑是一种关于实践的智能体做了什么以及反思了什么的理论,它将大大地突破演绎逻辑的范围,去研究许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论周延性规则的普遍适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仍不得周延"这条推理规则在由直言命题组成的推理中是否普遍适用?这是一个在逻辑学中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将演绎思想引入语言学研究,对其后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是生成语言学的伟大贡献之一。演绎思想使得语言研究从经验主义向理性主义转变,并促使语言学开始向一门真正的自然科学转型。但是演绎思想在转换生成语法的不同理论阶段中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相同,因而也影响着生成语言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对印度佛教逻辑的认识有普遍的误解。印度逻辑史上首次创建演绎论证式应当归功于佛教逻辑。陈那因明和法称因明是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陈那因明为印度演绎逻辑打下基础,法称因明最终使论证形式完成从类比到演绎的飞跃,使之达到西方逻辑三段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