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了贸易额增长迅速、留学服务成为国际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式、发达国家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占据巨大优势和主导地位、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等特点。这对我国教育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产业应正视挑战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东盟城市科技文化发展战略的对话关系,以“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未来”为主题,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面向东南亚,发展国际科技教育产业,建设自由贸易区,推进东南亚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稳定。1、在中心城市建立信息化社区,现代科技教育信息化,建立十里科技文化长街,增强城市的国际综合竞争力;2、创新发展跨国文化教育产业经济,加强与东盟的科技文化合作,把广西中心城市打造成华南国际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城,并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若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中去。我国产业内贸易应从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对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组织结构因素和政策因素制定相关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高级化,我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挖掘潜在竞争优势, 转换贸易增长动力势在必行。我们应通过发展产业内贸易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促进贸易动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国际化与教育贸易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国际化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根源是经济全球化,其经济表现是国际教育贸易。教育国际化发展推动了教育贸易的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贸易的现状,探讨了影响教育贸易平衡的因素,提出了促进贸易平衡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世界贸易格局日益出现深刻变化,产业内贸易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贸易的发展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我国贸易格局还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总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产业内贸易,通过产业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借以获取动态的国际贸易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尤其是生产要素比例相似的产业内贸易占据了国际贸易额的大部分份额。参与产业内贸易,是关系提升国际竞争力重要战略。目前,我国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工业制成品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但正在优化,为了获得动态贸易利益,必须加快外贸工业制成品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8.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我国入世,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试图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目前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结果得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要素禀赋、外商投资是引起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留学教育服务贸易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留学贸易逆差国之一,在与发达国家的留学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明显的劣势.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主要体现在人数逆差、留学费用逆差及人才外流等方面.因此,要提高整体贸易国际竞争力,增加教育投入,提升教育产品质量,实现教育的贸易化和产业化,来治理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国际服务贸易入手 ,论述了知识性服务贸易的内涵 ,从信息服务贸易、技术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和专业服务贸易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的现实基础提出相应的发展中国知识性服务贸易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途径。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加强教育投资作为推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措施。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6-2004年度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着重分析政府教育投资总量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根据分析结果说明如何合理的进行教育投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濒危和英语霸权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之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民族交流离不开对语言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母语教育是根本,外语教育服务于母语教育。保护母语与母语文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汉语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的国际势力是中国语言规划的最终目标。稳妥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中母语与外语的教育问题是我国语言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知识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通过对各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客观衡量各地区高等教育的水平,进而为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本文借助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全国31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的综合得分和各主要因子的得分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分析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进而得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留学生的数量也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高校国际化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是拉动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因素,深入思考高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上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值得探讨和关注的问题,留学生教育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创新教育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和提高,从而达到促进和提高素质的目的,面对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国际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国教育必须尽快实现跨世纪的历史性转型,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界的主旋律,也是教育自身"升级换代"的要求。在当前,中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处理好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把创新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核心。仅仅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小修小补,不可能真正实施人们所期望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 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了实现的可能。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选择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与时俱进的现实表现。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 ,增加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高校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教育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教育部增设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财经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培养途径。地方院校有必要开展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以适应宏观上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中观上区域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微观上提升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地方院校开展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建设,应该有良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人才培养历史和基础,完善的硬件设施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强化培养工作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从政府到学校的多层面支持,是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建设实施的制度保证。厘清专业学位教育与科学学位教育的差异之处,强化办学模式的实践导向,重视学位论文选题的应用价值和培养对象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实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条件下,国际贸易联结着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往往还包含着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等利益。贸易摩擦是伴随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而出现的现象,是国家之间利益冲突与碰撞的一种通常形式。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以反倾销和构筑技术壁垒等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发展步入崭新阶段,对外贸易连攀高峰。同时,频繁的贸易摩擦严重困扰中国,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外贸为理念,以互利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国加入WTO后应对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的睿智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辽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提出21世纪初辽宁高等农业教育战略发展 ,并阐述了实现战略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助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与京津翼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共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菱形地理空间。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向的新形势下,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内部合力有待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面临挑战,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和发展能级有待加强。为了积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突出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以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共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以新兴动能的培育共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国际门户枢纽的打造共建全国改革开放新高地,以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