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运河东城段遗址的基本情况 1.南锣鼓巷及景山八片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玉河遗址 迄今经考古发掘面世,东城区界内的玉河古河道,长度约1100米,分南北两个区.玉河北区,今起地安门外万宁桥东侧,东经帽儿胡同西段,于豆角胡同南口附近再朝东南折,沿东不压桥胡同西侧行至地安门东大街北侧的东不压桥遗址一带,流经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西南区域;玉河南区,地处地安门东大街南侧,继续朝城区东南延伸,即今东板桥街至北河胡同东口一线,流经景山八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东北区域,毗邻东皇城根北段.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7,(15)
西什库大街曾有十库西什库大街位于京城西城区东北部,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它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至西安门大街。整条街曲折有致,南北两段有折弯,北端东折,南端西折。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并无柳荫街柳荫街位于北京地安门后海西侧,既不太长,也不很宽。柳荫街,由街两侧垂柳掩映而得名。如今这里的胡同游,已成为了北京旅游项目中的重点景点,据说经常在这一地区参与"胡同游"的三轮车,竟有近千辆之多。  相似文献   

4.
"江米巷"——当年的东交民巷与西交民巷是一条胡同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它平行地夹在长安街与前门东、西大街的中间,分别位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的东西两侧。东起崇文门内大街,向西一直到北新华街为止,全长3公里多,是老北京最长的胡同。元朝时,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名叫"江米巷"。  相似文献   

5.
曦莉 《社区》2012,(24):47
北京什刹海沿岸的街巷,大多沿袭元大都建制。《析津志》记述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析津志》记述的"大街",通常多是横平竖直、棋盘形的,"小街""火巷"就是胡同,是较为狭窄、短小的,甚至是斜形弯弯曲曲的。今旧鼓楼大街,元代称"钟楼街"。  相似文献   

6.
新文化街原为石驸马大街在京城的西城区有一条赫赫有名的街巷,在这里曾发生过闻名中外的新文化运动,为了纪念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的鲁迅先生,1965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将当年的石驸马大街更名为新文化街。新文化街,位于西长安街的南侧,东起宣武门内大街,西止鲍家街。元代为大都城外地。明代属阜财坊,名石驸马街。之所以称为石驸马街,因街巷路北曾有明宣宗二女顺德公主及驸马石宅邸。清代时,这条街巷以沟沿为界,分为东、西石驸马街。清末又统称石驸马大街。在街北侧,有清克勤郡王府旧址和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旧址,前者在1910年改建为笃…  相似文献   

7.
大公  子言 《社区》2005,(3):44-45
与北京的其他老胡同一样,总布胡同也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它早在元代便已形成,明代时属明时坊,由于设有总捕衙署,所以得名“总捕胡同”。百姓以音相传,又称“总铺胡同”。到了清代,此处属镶白旗,至乾隆年间开始称“总布胡同”。清代末年,以南小街为界将这条胡同一分为二,定名为东、西总布胡同。20世纪40年代,位于东总布胡同东段那条南北走向的城隍庙街被改名为“北总布胡同”。因此,如今所说的“总布胡同”实际上是东、西、北三条总布胡同的总称。总布胡同颇有些不同凡响。仅在上个世纪的百年间,这里就发生过许许多多故事。比如,1900年德…  相似文献   

8.
我家住在北京市西四区西安门大街惜薪司胡同内的石板房胡同九号,我家的电器商行曾开在西安门大街.一年四季,西安门的门洞我经常路过和游玩.  相似文献   

9.
阵雨 《北京纪事》2014,(12):106-109
北京钟楼的北边,有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叫豆腐池胡同。胡同西起旧鼓楼大街,东至宝钞胡同,全程步行只需七八分钟。豆腐池胡同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因距紫禁城不远,窃便以为这条胡同过去一定是为皇宫御制豆腐的所在。但其实不然。据文献记载,早年间,胡同有一陈氏豆腐商人,因豆腐做得好,生意非常兴隆。  相似文献   

10.
在石驸马大街和宣武门间,还有一条与石驸马大街并行的胡同,在改革开放之前也算得上是比较宽的胡同了,它就是头发胡同。  相似文献   

11.
地安门外大街是北京旧城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传统风貌的重要景观轴线之一,同时还是当代北京城区的主干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整治好这条街道对保护和恢复古都风貌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地安门外大街的整治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此提出6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曹康林 《今日南国》2008,(15):70-70
鄂西某县城的一条大街上,开着两家照相馆,一家在街东,一家在街西。街东照相馆是20世纪50年代开业的一家老照相馆,摄影师也是当年的老师傅,照相设备虽然陈旧,只能照黑白相,但因摄影水平高,慕名而来的顾客不少,连县委书记、县长的登记照都到那儿照。  相似文献   

13.
张田 《北京纪事》2014,(8):98-99
砖塔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它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800余米,宽4米,因胡同东口南侧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它名气之大,并不是因为万松老人塔,而是因为它的“唯一”。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而胡同之称,始于元大都(北京)。据元人熊梦祥的《析津志》载,大都北京的城池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通,通胡同,这也就是说当时的北京城内只有二十九条胡同,而在这二十九条胡同之中,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即砖塔胡同。罗哲文先生也曾说:“胡同一词,虽产生于大都,但其时只有二十九条胡同,而保存延续至今者仅砖塔胡同一条。可以说它是北京胡同之根。”在元人李好古的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生的书童问龙女的丫鬟梅香住址时,梅香说:“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剧中的“羊市角头”,即羊角市,今天的西四;“砖塔儿胡同”即今天砖塔北侧的胡同。从元朝到今天,700多年的时间里,砖塔胡同不但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而消逝,反而连名称都保存完好,这不得不说是北京胡同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不少留存下来的元杂剧中也常能看到“胡同”一词,如元朝的大戏曲家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杀出一条血胡同来”,这里便用“血胡同”来形容战争的惨烈。同时期的戏曲家王实甫也在《歌舞丽春堂》中写道“更打着军兵簇拥,可兀的似锦胡同”,虽然在这些戏剧中也都出现了“胡同”一词,但它们更多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使用,并没给后人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不过从另一方面却证明了“胡同”这种称呼,已经成了当时大都人的一种熟悉叫法。  相似文献   

14.
古都北京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为基础营建而成的。这其中,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表现在一些特殊的"数字"上。 老北京的一些胡同和街道也与"数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一尺大街、二龙路、三不老胡同、四川营胡同、五老胡同、六合胡同、七井胡同、八大人胡同、九道弯胡同、十条、百合园胡同、千竿胡同、万春胡同等。三头六臂哪吒城  相似文献   

15.
正位于西城区的北长街南起西华门大街,北至景山前街,因地处紫禁城西华门外之北而得名。街内有福佑寺、万寿兴隆寺、昭显庙、静默庙等众多古迹。1965年将福祐寺、庆丰司、关家胡同并入,合称北长街。这里是皇城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北长街游玩,当你沉浸在众多寺庙古老街道的同时,会被一个不大的两侧挂满京剧脸谱的小门脸所吸引,抬头看到的"别古斋"的  相似文献   

16.
察院胡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以南,闹市口中街(原名半截碑胡同)以东。虽然大街上车水马龙,但胡同里却总是十分安静,是个交通便利、闹中求静的好地界儿。44号院坐落于胡同中部,高高的改良西洋门和极具江南水乡风格的马头墙是其显著标志。院内居住的有干部、工人、教师、警察……是个典型的大杂院,在鼎盛时期,院内曾住有60多人。可现如今,随着城市拆迁改造,这个院落已经永远地从京城消失了。每当我路过这里,望着原址正在建起的大厦,心中总会漾起记忆的涟漪。住在南屋靠西的秦姨,是人民医院的护士长,也是我特别敬重的人,她多会儿都是落落大方,…  相似文献   

17.
高文瑞 《社区》2008,(9):48-51
北京宣武区虎坊桥西南有一片胡同,大致包括:梁家园胡同,梁家园西胡同,梁家园东胡同,梁家园北胡同。以前,胡同名没这么统一规范,除南边的梁家园胡同外,其他的曾叫梁家园西夹道、梁家园西大院、梁家园东大院、梁家园后身。为何如此?因为中心是梁家园。  相似文献   

18.
阵雨 《北京纪事》2016,(9):46-51
那天下午,我是从八大胡同的胭脂胡同开始游转的。说起八大胡同,其实就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京都胜迹》一书引用过这样一首打油诗曰: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陕西巷、百顺胡同、石头胡同)。韩家潭畔弦歌杂(韩家潭),王广斜街灯火明(王广福斜街)。万佛寺前车辐辏(万佛寺系一小横巷),二条营外路纵横(大外廊营、小外廊营)。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胭脂胡同)。《京都胜迹》虽然这样引用,但八大胡同其实是个虚数。过去前门大栅栏附近的歌馆妓院多如牛毛,只不过八大胡同最知名而已。既是如此,北京人的说法就各不相同。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这八条。  相似文献   

19.
李栋  潘夏 《社区》2005,(22):51-54
老北京在称旧日繁华的商贸时,曾流传“东四、西四、鼓楼前”这样一句俗说。可见那时的西四大街是如何商贾如云、街井喧闹了。今天的西四北大街,沿袭了旧时的繁华,是现代的北京城中一条仍然极具文化传统的街巷。西四北大街位于西城区中部,是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属新街口街道办事处辖界;东起西四北大街,西至赵登禹路,南邻阜成门内大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是经国内权威专家评审的北京旧城25片文化保护区中的第一批保护重点之一,被誉为“旧城历史精华地段的核心保护区”。这8条规整的胡同群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体现了北京旧城最…  相似文献   

20.
屈部  素克 《社区》2005,(15):52-55
“张自忠路”的来历张自忠路位于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地区,东西走向。东起东四北大街,西止交道口南大街,全长708米。南与南剪子巷相通,北与中剪子巷、麒麟碑胡同相通。张自忠路明代属仁寿坊,称“铁狮子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明嘉靖年间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就已经收录有铁狮子胡同的名号,由此可见,“铁狮子”由来久矣。明崇祯帝的田贵妃之父田畹居此巷,因门前有两尊铁狮子作为镇宅之物,故由此得名。张自忠路清代属正白旗。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在湖北与日军作战的“枣宜战役”中,身中六弹,牺牲在大兴山区战场上。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