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人的感性活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它既是马克思哲学探索的逻辑出发点,又是马克思视野中的元存在,处于奠基性的地位。马克思正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并且围绕"人的感性活动"理论的展开才彻底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开辟了他哲学探索比海德格尔更成功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实践的形式去理解对象或现实,把对象或现实理解为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实践建立的东西。他实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实践的、现实的批判;与之相适应,他所批判的是由感性的人的活动建立的、真实的对象或现实。这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谛所在。改变哲学漠视真实的现实和真实的生活的传统,把哲学的关注点从“天上”拉回到“地上”来,具体从革命实践的角度批判和反思真实的现实——即运用马克思在新的哲学观基础上创立的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论来批判和反思当下的社会现实,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使命,也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从人间到天国"的哲学致思路向,标志着马克思和一切传统哲学作了根本性和原则性的划界.这种致思路向的批判所指就是要终结一切形而上学,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确立起哲学革命的实践原则和历史原则.理解马克思哲学的致思路向,有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性质,以及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开启的哲学任务,已经超越了近代哲学解释世界的维度,体现出了改变世界的旨趣。在当代,如何在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相互辅佐形成的生活幻象背景下,克服近代哲学拘泥于意识内在性原则的虚妄,诠释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思想,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感性活动原则出发,把哲学致力于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宗旨提升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高度上来理解,理应成为马克思哲学当代发展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世界观理论的谱系,它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终结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把作为超感性世界的意识形态归结为感性世界只是马克思克服形而上学的第一步。回应海德格尔对马克思陷入虚无主义的批评,就要回答马克思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结构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不只是把超感性世界颠倒、归结为感性世界,而且是诉诸具体的作为感性活动的物质生产的二重性来克服虚无主义问题。感性活动作为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的中介,起着"上通下达"的作用,表征着人的生存方式的二重性和矛盾性。因此,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通过具体的感性活动在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才避免了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的厄运。  相似文献   

6.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把握属于人的世界,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是对形而上学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马克思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去改造现实世界,以实践作为根据,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破解形而上学哲学对历史神秘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把感性活动确立为哲学思考的主导原则,马克思开启了哲学回归其源始出生地即现实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向。在资本和形而上学作为本质根据的现代生活过程中,哲学由感性活动出发,可望能够澄明资本与形而上学抽象统治的实质。哲学只有在参与现实生活中才能履行守护思想的本务,进而确证自身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8.
传统哲学没有把属人世界看作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的产物,他们的"人的本质"思想也就难免陷入抽象实体化的窠臼。立足于现实的、活生生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以改变世界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代替了解释世界的实体化的知识论思维方式,揭示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历史生成性,从而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正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使马克思实现了对以往哲学家"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传统形而上学将世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独立化了的超感性领域,另一部分是被虚无化了的感性世界。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创立了一种感性经验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处处着眼于人的经验世界,将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起来,在理论上避免了虚无主义的发生——"超感性世界的坍塌"。通过经验的视域和方法,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过渡和转换,而这也是马克思的感性经验世界观能够消解虚无主义的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对象性的活动"原则,既是对费尔巴哈"对象性直观"的超越,也是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颠覆,从而开启了在存在论基础上的哲学革命。"对象性的活动"原则开启了一条使"现实的人"通往"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新的道路,使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关系在存在论的基础上获得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与"绝对的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是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与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联系起来思考。我们认为,一种形而上学话语的哲学性质就在于它拘执于它所反对的东西的本质之中,所谓形而上学的命题反过来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命题。人们依循着形而上学的"颠倒"来制订其解释马克思哲学的方向,这是现代性之巨大镜像,它集中体现了作为形而上学之不变本质的部分结果。只有立足于"历史科学",突破形而上学或现代性视界,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之要义,也才能正确阐发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哲学的本质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哲学以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后形而上学是现代哲学的本质。但是,对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以及存在论革命实际上在马克思思想中已经发动。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只有在这一境域中才能够得到充分显示,并且只有在这一境域中,才能够从根本上超越对马克思思想作近代性解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原则的影响一直有争论。马克思认为对象关系是“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的异化关系,对三种“对象关系”进行了详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象性关系,即对象的本质占有与对象之间的相互确定,由此脱离了哲学形而上学与旧唯物史观的视域,形成了新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此种观点遮蔽了马克思在颠覆形而上学、批判现代性过程中所呈现的后现代性意蕴。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断裂处,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处,在现代性哲学的终结地,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科学和历史交流如绩,铸就唯物史观之“轩辕”。当马克思概括唯物史观中的科学结论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历史对象来处理;当马克思建构人类社会的历史观念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科学对象来把握。科学和历史是马克思架构唯物史观的两条主线,然而,二者在旧的形而上学那里并不相容。知性思维的成果是科学,科学所能得到的确定性结论是永恒的,处在时间之外,根本拒绝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而历史,因其在时间中展开,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禁忌。传统形而上学只能发现科学,而不能发现历史——历史是人的生存本身。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真理观,这种真理已经不再是形而上学抽象概念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具体的现实在历史中的展开。因而,唯物史观成了科学和历史相统一的人类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16.
理性形而上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存在论基础,在资本主义状态下人被物(如资本、商品)统治的实质是抽象理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造就的异化。马克思在异化劳动中找到了理性形而上学的现实根源,异化劳动理论成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切入点,并指明了回归现实生活的过程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7.
从外在角度"静观"人的超越本性是传统形而上学产生的根源,传统形而上学把人及其生活世界二重化,但在现代性的冲击下,由于二元世界的不可整合最终导致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现代西方哲学虽然向现实生活世界转型,但由于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真存在,因而没有完全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中来。马克思哲学把人还原回其本真生存状态———历史性的生成实践中,站在整个人类学的高度以实践生成思维转向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以英雄主义的姿态站在黑格尔的肩膀之上,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剥掉了伊壁鸠鲁原子论形而上学的外衣,向世界宣告了他的伦理激情,彰显了其对自由的渴望,并提出了实现自由哲学的道路,即"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虽然此时马克思的伦理思想还存在重大缺陷,但这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萌芽、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19.
卢德友 《南都学坛》2011,31(4):101-104
作为现代性多种"征候"之一的市民社会,通过资本和形而上学联姻共谋对人进行抽象统治,招致马克思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原则作出批判,而这种批判路径,已随现代性持续深入,在当下获得新的历史承载。承续和深化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于切中现实的生活世界,关乎现代性下人的生存状态,并深入到时代根基处来推进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遗产中"未完成"之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