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通过分析《乌尔那穆法典》、《里皮特伊什塔尔法典》和闻名世界的《汉穆腊比法典》三部法典的前言,我们发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立法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思想--国家最重要的职能是以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和阶级和谐.这些法典都在前言中宣称国家的代表--国王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在国中彰明正义,消灭邪恶和罪行,使强不凌弱,公正对待孤女和寡妇".苏美尔时期的拉旮什、伊辛、拉尔萨和古巴比伦王朝的国王们的铭文中也提及他们建立了社会公正.另外,根据乌尔、伊辛、拉尔萨、巴比伦和其他王朝颁布的年名,可以知道许多国王在其统治的第一年就在全国宣布废除债务,解放债务奴隶法令,并在年名中称"在国内建立了公正之年",解负令的基本内容可以从《巴比伦王阿米嚓杜喀的敕令》中发现.依靠法律和行政主持公正是两河流域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2.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租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原始材料的缺乏和古代语言文字的障碍,国内学者对于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租金问题的研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以古巴比伦时期的土地租赁契约对土地租赁中的租金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得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租金的种类并不是单一的大麦,其他作物及制成品也可作为租金.租金的比率也多种多样,熟地、荒地、果园地等不同土地类型的租金比率各不相同;同一土地类型的租金在不同的时期内,租金比率也存在着变化.土地租赁活动在古巴比伦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制度的基本格局是土地公有与土地私有并存,根据《汉穆拉比法典》及考古挖掘的大量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买卖合同对古巴比伦时期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探讨,指出古巴伦时期已经存着相当成熟的土地买卖合同法。  相似文献   

4.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就是伴随着一项项制度的更迭而向前发展的。据说,古巴比伦制定了世界上的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但有人说在这之前还有个《乌尔纳母法典》。到底哪部法典最早,争论起来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社会要维系和发展,就必须订制度、讲规则,更要抓落实,不然就会乱套甚至崩溃。  相似文献   

5.
《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后吠陀时期权威性的法典①,它是古印度社会历史沉淀的产物。从《摩奴法典》的婚姻家庭法中折射出的古印度法文化代表着这一时期法文化的共同特征。以法典的婚姻家庭法为视角,对这一时期古印度的法文化的特点以及各特点的形成原因、表现和社会影响作一分析,便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古印度法系和法文化  相似文献   

6.
古巴比伦时期家庭财产继承的基本原则为父系单线继承,遗产分割为诸子平分,世俗女性享有 有限继承权。古巴比伦人还存在着遗嘱继承,被继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处置自己的财产。继承人如果 犯有重罪或不尽赡养义务,则丧失继承权。  相似文献   

7.
国内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研究若干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中有关两河流域章节的撰写在运用史料和描述史实的准确性方面值得商榷。乌鲁克第五王朝和乌尔第三王朝的关系应是继承关系 ;埃什嫩那没有“受控于强盛的亚述” ,拉尔萨也没有“被埃兰人征服” ;马瑞是在延哈德的帮助下摆脱亚述的控制 ,汉穆腊比征服了亚述和埃什嫩那 ;古巴比伦人没有“黄道十二宫” ,文献中亦无“记载对流星、慧星等星的变异天象的观察” ;沙姆西阿达德王朝时期不是“早期亚述时期”或“古亚述时期” ;古亚述的商业殖民点卡尼什商业公社政治上隶属于阿淑尔城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辽金元时期官营借贷利率及其利率政策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辽金二代尚暂付阙如。采用重视实证主义的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对辽金元时期官营借贷的利率及其利率政策等方面做深入探讨,以期对中国古代金融史的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古巴比伦时期不动产经济活动研究》是国内亚述学研究的一部创新之作,作者在释读原始楔形契约的基础上,对古巴比伦时期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买卖、租赁和继承等各种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该著作考察了古巴比伦时期1 200多个契约,对其中200多个契约进行了全文翻译,该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著作采用了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众多的创新观点,该著作对国内亚述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间借贷自古以来就作为一项重要的融资方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具有方式灵活、运作隐蔽、利率高等特点,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我国民间借贷在发展中面临着相关立法滞后、监管不完善以及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国内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趋利避害,需要从政府政策、法律规范直至最广泛的社会环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和规制。  相似文献   

11.
《阿尔弗雷德法典》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但阿尔弗雷德法典时期构成了英国社会由野蛮到文明、由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过渡的重要一环,法典反映了英吉利王国统一前的社会梗概。通过阿尔弗雷德法典的研究,既可以明晰这一时期盎格鲁-撒克森人封建化的基本情况,同时可以进一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封建社会形态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2.
<正>时间本无限,既无始,也无终,因此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存在“古今”问题。就算在古代,也同样有“古今之争”,因为总还有比那时更古的往昔。柏拉图身处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在他之前还有数个世纪的“古风时期”。所谓“古风”,意为“开端”(arche),但古希腊的古风时期还远不是西方文明的开端,且不说古希腊文明深受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小亚细亚文明的影响,即便在古希腊内部,也还有青铜文明以及杳不可考的远古时期。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其实都在围绕一条道路展开,  相似文献   

13.
基于P2P网络借贷市场2013年4月-2017年10月每日的综合利率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利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互影响;P2P网络借贷利率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不存在因果关系;P2P网络借贷利率与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存在相互影响。P2P网络借贷综合利率对于整体金融市场响应趋于零响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对于P2P网络借贷利率正响应;上海同业拆借利率收益率对于P2P网络借贷利率是负响应;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对于P2P网络借贷利率是趋于零响应。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提出P2P网络借贷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30年代49个村庄3 555件借贷交易合约表明,地主阶级的剥削不是高利贷产生的原因。贷方是地主时的借贷交易,相对于贷方不是地主时的交易,利率会更低;地主放贷给他的佃农、雇农、雇工时(互联性交易),利率比其他情况下要低;在特殊季节,即在年关和准备春耕的时候,上述两类借贷交易中,利率都没有比其他时间更高。高利贷的存在不能归因于地主阶级的剥削。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利贷的真实成因、近代民间借贷的运行机制和正在进行中的民间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说明的主要问題是:(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沒有认为古巴比伦农村公社沒有解体,并沒有认为古巴比伦不存在土地私有制;(2)古巴比伦农村公社在解体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3)古巴比伦土地私有权已经形成,土地私有制已获得比较广泛的发展。对以上三点,以说明第三点为主。由于农村公社的解体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是社会变化进程中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同时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法系中藏文世俗法典与藏族演化史相伴而生, 并不局限于藏族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 也不专指具体的某部成文法典, 而是涵盖上至唐代吐蕃王朝下至涉藏地区民主改革之前, 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法律格局和国家法、地方法、宗教法、习惯法交叉调整的规范样式。藏文世俗法典主要有吐蕃时期的吐蕃本土的法规碑文、 敦煌藏文世俗法典文献、《三十六章法典》, 帕木竹巴时期的《十五章法典》, 藏巴王时期的《十六章法典》《十三章法典》,甘丹颇章时期的《十六章法典》《十三章法典》《十二章法典》等不同写本文献。不同时期制定颁布的藏文世俗法典与藏文史籍中藏文世俗法典文献材料之间有相互补兩的作用。这些材料从不同时期、不同个案、 不同教派、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藏文世俗法典制定颁布及实行状况。这些规范是附随历史的脉络递进形成的,在内容上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 呈现出较强的多元性与互补性, 并在实践中发挥出法律的功能。历史上,藏文世俗法典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边疆稳定、稳定民族内部关系、促进涉藏地区经济繁荣、推动与周边地区交往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拉尔萨(南部巴比伦尼亚)、基里巴特和西帕尔(北部巴比伦尼亚)的小泥板保存了买卖、交换、僱佣和租赁的文据。这些文书表明了公元前二千年代存在着私人占有土地和奴隶的各种形式,而这在各个人和那详细规定与确立的法律公式间的各种各样事务往来形式上得到了证明。这些公文书补充了并具体化了汉穆拉比法典的法律规范。(选自国立美术博物馆与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汇集。)(А.П.利弗琴,苏联收集的古巴比伦法律与行政的公文书,莫斯科--列宁格勒,一九三七,第十六、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号)  相似文献   

18.
汉谟拉比是古代巴比伦第六代王,在他执政期间(公元前1792—1750年),进行统一战争,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推动、发展生产,制定法典以法治国,注重文化,使古巴比伦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达到最高峰.汉谟拉比是世界上古帝王中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立法者,在两河流域历史上有巨大的功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比较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及中国古代《法经》,将两部法典的内容及体系排列进行对比,研究中西方不同的法律思想及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0.
古巴比伦时期,房屋租赁活动开始活跃起来,正房、厢房、阁楼、商店、旅馆等各种类型的房屋都可以自由租赁。房屋的租期一般为1年,租金通常采用货币租金,其支付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房屋租赁活动中,女祭司成为一个重要群体。古巴比伦时期房屋租赁活动的活跃反映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