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梳理,以探索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规律.西方人力资本早期的思想渊源主要集中在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和思想中,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则以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演讲为形成标志,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发展到了以构建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新阶段,至今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人力资本理论正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二是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尤其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文章在简单地回顾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及其特点后,详尽地分析了作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论特点,比较分析了新古典分析框架的局限性,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是修正还是革命的争议对新制度经济学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从经济学是选择的理论还是交换的理论的罗宾斯-布坎南经济学定义之争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或硬核的四大方面,即新古典经济学是选择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资源配置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以孤立个人主义为基本方法论,新古典经济学以均衡分析和最优化理论为基础。这就为判断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是修正还是革命提供了判断依据。混合模式的内在缺陷使新制度经济学不可能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下得到真正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将历史和制度纳入分析当中,从而部分回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并与布坎南定义的交换的理论保持了一致。因此,新制度经济学需要树立自觉的革命意识,在交换的理论框架下完成统一,以形成强有力的思想体系。宪政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4.
鹿彦  李玉江 《北方论丛》2010,(2):146-148
经济学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补充、修正和完善。新一轮经济危机的爆发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自由放任、少政府干预、有效需求理论、理性人假设、一般均衡理论等遭到了质疑。本文从跨期消费和投资理论两个视角出发,分析其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超越,揭露集聚性跨期消费和投资行为的时代缺陷,为改进和完善经济理论服务,从而合理引导跨期消费和投资理论的走向,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新古典经济学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学.对这种主流经济学之理论基础的批判,我们不能以"近视"的眼光和情绪化的态度:一方面,不能因其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而否认其内在的逻辑缺陷;另一方面,也不能因其数理的、抽象的表达方式,低估其在经济分析史中的历史贡献.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实质,乃是经济分析史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与此相对立,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把经济分析建立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之上,其核心只是资源配置的技术关系,一旦触及由现实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各种经济总量,则必然导致其新古典理论体系的逻辑矛盾.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7.
古典企业 ,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资本雇佣劳动”的业主制企业。本文从古典企业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和基本特征、存在机理的理论分析以及人力资本产权安排三方面进行论述 ,并提出古典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产权与运营理念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论主流经济学中的新古典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建东 《江汉论坛》2006,22(4):45-50
西方主流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共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三个大的阶段,而当代主流经济理论,其主体部分也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但是,经济学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论和基本结论上的局限性:盲目相信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寻求普遍适用的一般解,将问题简单化;新古典经济学过于依赖理性行为假设,相信均衡的存在。这些缺陷正在受到重视和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9.
刘汉全 《江汉论坛》2005,20(2):9-13
20世纪30年代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尽管经受多次批判,但其理论内核和主要思想仍然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主观效用价值论,而主观效用价值论又是建立在其需要(欲望)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古典经济学需要理论并非十全十美,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明显的缺陷,从批判的角度审视新古典经济学需要理论,对于批判式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重建经济学价值理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古典经济学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视为农业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的程度深化,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但新古典经济学基于时均衡分析的偏好,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种动态的经济现象提供不了科学的分析框架.发展经济学研究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地位与二元结构收敛的条件,并对技术进步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等问题均有研究,但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逻辑与机理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在现有文献中,奥地利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将经济发展视为一个过程,对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较合理的解释框架,尽管国外鲜有利用这两者分析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却为构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演进总是通过经济学家们在理论上的不懈创新实现的,而以往常被我国学术界斥之为"大杂烩"的"综合"、"折中",正是这种创新的手法之一.阿·马歇尔通过对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的"综合"、"折中"建立的均衡价格论,保罗·萨缪尔森通过将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理论"综合"、"折中"建立的现代混合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新古典综合"理论,以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对立、分歧中的相互"综合"与"利用"都是例证.不仅西方经济学演进中不同流派可以"综合"、"折中",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并非水火不相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固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但必须结合国情,科学地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以提高合理配置资源和管理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必须在不断吸取西方经济理论的营养过程中才会随时代而发展,显示其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演进及当代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从亚里士多德、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等的阐述中,已经发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首推舒尔茨,其后,经过爱德华.丹尼森、贝克尔、阿罗、乌扎华、罗默尔、卢卡斯等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资本理论的出现使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以杨小凯、罗森、贝克尔、博兰、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形成了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工具,以专业化经济、分工和经济组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新兴古典经济学产生以来已经对贸易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增长和发展理论及城市经济学等都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文献,本文是对这一分析框架及其进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内生增长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剑 《人文杂志》2004,(2):58-6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罗默、卢卡斯等经济学家在汲取前人经济增长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并且这些内生变量对政府政策是敏感的,因而合适的政府政策在长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我国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增加人力资本、R&D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自亚当·斯密正式提出以来,分别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领域发展演进.这是两条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进路,一条是资本的逻辑,另一条是劳动的逻辑.不同方法论进路下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不同的实践结果,有着不同的理论结局.经济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科学的性质,这不仅体现在从经验或实验材料中进行科学归纳以寻求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路上,还体现在运用经验科学方法展开研究和进行检验上.实践检验证明,按照资本逻辑演进的共同富裕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到空想再到消弭的过程,其结果印证了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即资本主义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是贫穷的积累.相比之下,按照劳动逻辑演进的共同富裕经历了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的过程,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经济学中制度主义研究思路的演进与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 ,发展经济学已经进入了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结合制度分析的观念和新古典方法论 ,把制度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融为一体。本文不仅研究了经济发展理论中制度主义思路的演进历程 ,而且探讨了制度主义思路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的前沿发展 ,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发展主题的转变。作者指出 ,从制度结构、制度创新角度研究经济发展的源泉 ,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 ,是发展经济学在当代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支配下,中国房地产目前不仅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内需不足”的单个最大因素,成为极大影响中国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平等性、公平性的因素,而且其自身结构、运行和功能反映出带有封建色彩的官僚资本利益集团之行为和现象,绝非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中国房地产业与消费的机理关系及其自身问题反过来证伪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不管是它的一般均衡理论,还是它的供求决定价格理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追溯(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人力资本概念与理论的形成及其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地位的演变过程,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给当前主流经济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当前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两个主要学派,两者关于政府干预的观点是对立的,前者坚持"政府无效论",而后者却坚信政府干预是必须的.本文从这两大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论渊源、基本假设和经济波动理论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其政府干预观的形成,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评析.  相似文献   

20.
重读萨缪尔森--兼论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的体系是由斯密创建的,经历了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综合等阶段.本文对萨缪尔森的综合进行了批判,认为他的"新综合"是马歇尔体系的翻版,是一种病态的体系,他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是失败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