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梵净山丰富的佛教文化凭借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魅力,已成为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发展正走向高潮的当下,如何引导梵净山佛教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满足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和佛教本身的"回归"需求,同时发挥佛教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已成为现实课题。本文论述了佛教文化事业的特性,由此延伸探讨有限制前提的梵净山佛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形式,最后指出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优势在于其可持续运用。  相似文献   

2.
安徽地域文化由皖北道家文化、皖南新安文化和皖中佛教文化组成.从哲学的视角看,皖北道家文化具有本体性、人本性、批判性、境界性等特点;皖南新安文化具有伦理性、创新性、超越性、务实性等特点;皖中佛教文化具有交融性、慈悲性、平等性、世俗性等特点.安徽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安徽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其中道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智慧和社会批判精神、新安文化的开放创新精神和实践理性精神、皖中佛教文化的平等包容情怀和大愿慈悲精神,无疑是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3.
许地山成长于东西文化激烈碰撞、交锋时期.由于时代因素和自身经历使然,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及欧美近现代文化都在他身上打上了很深的烙印.由此带来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导致了其创作在人文导向上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许地山成长于东西文化激烈碰撞、交锋时期.由于时代因素和自身经历使然,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及欧美近现代文化都在他身上打上了很深的烙印.由此带来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导致了其创作在人文导向上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佛教在泰国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佛教文化对泰国教育发展和泰国人文道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泰国佛教文化对泰国教育的影响及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以此作为改善中国道德教育现状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10—14世纪高昌回鹘国的佛教思想以中原大乘佛教思想文化为主体,体现在对心性论思想的重视、对净土信仰的推崇、“三教合一”和佛教世俗化、简易化思潮的流行等方面。高昌回鹘的佛教文化在整体上是宋元中国佛教文化及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昌回鹘对中原佛教文化的认同极大推进了其与中原地区的民族和文化认同,以及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高昌回鹘佛教思想及其文化认同也是10—14世纪丝绸之路佛教文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湛江佛教是岭南佛教和广东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信徒众多,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湛江佛教文化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于一体,雷州佛乐发达,其赞、叹、颂、念、白更是独有特色。湛江佛教文化资源是湛江市历史、旅游、生态、教育、艺术等文化资源的宝库。重视湛江佛教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转轨,挖掘和开发湛江佛教文化资源,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为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泰山神信仰既被纳入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封建王朝官方正祀,独具强烈的政治色彩,又是中国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宗教特点和民俗特色,反映了泰山儒释道文化互动交融的变迁过程。其中,儒家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主脉,对整个泰山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使泰山文化更具理性高度、人文关怀和象征意义 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两者世俗化背景下伴随的民间信仰文化,是泰山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使泰山文化更贴近民众,带有出世的超然与神秘,为泰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于宗教神圣性的传播手段和受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佛教中国化历程的考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特质。研究认为,在中国固有的人文理性这一文化基调的引导下,佛教文化本土化并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心性哲学层面的深度拓展,这一过程大致发生在唐初、五代末宋初、明末、民初,这4个阶段的中华文化特质主要表现为人文理性的拓展与心性哲学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旅游资源中,涉及佛教的人文景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英文导游面对有文化差异的外国游客,如何准确传导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指出,要准确传导中国佛教文化,英文导游一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儒道相融合,二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自然山水相交融,三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禅宗文化是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禅宗蕴藏的博大精神和深广智慧的内涵基础上,探讨禅宗文化顺应生命的本然,进入觉悟的人生境界,追求自我解脱或拯救,充满人文关怀与维护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指出禅宗在心理调适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文化是由佛教器物、佛教惯制与佛教理念3个不同层次的文化单元共同组成的三元一体结构。在此结构中,3个文化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一种有机结合和彼此关联的统一关系。在佛教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文化堕距”使得3个文化单元更加紧密地聚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于1993年6月25日下午,在研究所举行“佛教文化与现代化”的小型专题研讨会。教授与学者们就如何真实理解佛教文化、佛教文化与现代化、佛教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重建及佛教与当代社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认为:佛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发生着重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公司“品牌100”项目中几大佛教文化产品项目的负责人,我列公司的佛教文化相关产业充满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一丝不苟、礼佛敬业已经成为我的日常行为指针。正如贾木云董事长所理解的: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点,是最早统一人群意识形态的信仰之源,信佛即要相信爱的大义。为了推动佛学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肖仁福的小说吸收传统文化精神,其中的佛教文化内化为作家的一种文学想象,成为他作品中的一种潜性思维。肖仁福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受佛教影响的人物形象和意境,正是佛教文化的引入使肖仁福的作品发生了文化精神上的突变。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多元性是内蒙古文化构成的一大传统和特色。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资源。鄂尔多斯地区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信仰文化保留较多、较完整的地区之一。如源于萨满教的敖包祭祀、苏力德祭祀以及以成吉思汗崇拜为核心的祭祀礼仪文化和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这些传统的信仰文化资源不仅是鄂尔多斯文化的鲜明特征,而且也是构建多种文化并存共荣的新文化体系的重要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7.
合川佛教属于与重庆长江系佛教文化相并列的另一大系嘉陵江系佛教文化单元,这是经由陕西、甘肃等地的剑南蜀道而传入的,是属于走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合川佛教有两大亮点:从旅游角度来讲,是二佛寺的佛教艺术与雕刻;从佛学的角度来讲,是佛教的禅宗文化研究。抓住这两个主题,就能够将合川的佛教文化与佛学研究事业做好,为合川的佛教文化和旅游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太平广记》这部佛教小说抒写了众多的胡僧形象,其时间上跨越晋唐,但以唐代为多。胡僧形象既具有鲜明的种族特性,又具有突出的佛教文化指向,折射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碰撞,不仅具有文学审美作用,也具有宗教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佛教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以敦煌石窟的艺术形式为载体,表现佛教文化、人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即佛教文化影响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又通过艺术形式呈现。旨在从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出发,探讨佛教文化与敦煌石窟建造的关系,分析佛教文化在敦煌石窟艺术中的多样化表现,以壁画和彩塑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再识佛教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世界文化大都市,已经成为近年来西安文化建设中引人关注的议题;在中国佛教史上,西安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直是中国佛教研习和弘传的中心;西安市区佛教寺院众多,不仅是都市佛教文化建设的重镇,而且在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中产生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如何发挥这些寺院在都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形成佛教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互动关系,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