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把哲学归结为语言分析或语言批判.他先后建立了人工语言哲学和自然语言哲学."意义图式说"和"语言游戏论"就是这两种语言哲学的基本方法.两者各有侧重点前者注重"逻辑分析",致力于用数理逻辑的方法构造理想的人工语言;后者提倡"自然描述",强调从日常生活经验中研究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其结果为西方语言哲学开辟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情报检索语言的类型出发,分析讨论网络环境下发展情报检索语言的对策,可以得出: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的融合是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和语言的研究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领域.在语义领域,其主要理论有蒙太格语法、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情境语义学和类型逻辑语法.这些理论自上世纪下半叶诞生起就早现出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尽管在形式语义学框架内逻辑始终强势影响着自然语言的研究,但自然语言的丰富性通过形式语义学的研究也一直作用于逻辑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杰里.福德关于先天思维语言的观点在语言哲学及心理语言学等相关领域引发了激烈争论。克里斯蒂夫.维格认为,自然语言能够比先天认知资源提供更加丰富的概念系统,因为自然语言的逻辑名词的意义是在应用中获得的。与谓词不同,逻辑/形式名词可以不通过先天表征作为中介而习得。自然语言可能比先天表征系统的逻辑结构大一些。通过学习自然语言和扩大先天表征系统,有可能进一步完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信息的传播是依赖符号实现的,因而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核心地位.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自然语言符号及人工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各有其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信息的传播是依赖符号实现的,因而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核心地位。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自然语言符号及人工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各有其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然语言与受控语言检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并讨论文献检索系统中的语言控制模式,分析自然语言与受控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优越性与局限性,阐述DIALOG系统和万维网检索引擎如何为实现自然语言检索而构制索引,并对改进自然语言检索的几项重要研究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的独特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模糊语言的独特功能从日常生活、文学作品、科学医学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从而阐明在自然语言中 ,模糊语言是绝对的、普遍的。语言的模糊性缘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及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周礼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逻辑学家,他生前积极主张研究与推广自然语言的逻辑,对我国语言逻辑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周礼全先生对语言逻辑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周先生是我国第一位正式提出自然语言逻辑的概念与体系的逻辑学家;(2)周先生在语言逻辑上最有创意的理论是四层次语义理论;(3)周先生最早介绍了国外的预设和隐涵这两种语用推理方式;(4)周先生强调语言逻辑中要讨论修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先焜先生在语言逻辑研究方面的主要学术观点有四个:(一)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语言;(二)语言逻辑就是自然语言的指号学;(三)定义是明确词义的逻辑方法;(四)修辞具有重要的逻辑功能。李先生的这些学术观点具有创见性,对推动我国语言逻辑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参加CATTI二级笔译考试的60名英语语言能力相当的应试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汉语逻辑能力测试等手段收集数据,考察汉语逻辑能力对CATTI笔译考生翻译能力发展的影响。实验发现:汉语逻辑能力与所有考生翻译能力发展显著相关;汉语逻辑能力能够直接预测所有考生译文产出质量。这表明语言能力到达一定阶段后,翻译能力发展显著受到译者母语逻辑能力影响,因此译者需重视自身汉语逻辑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东晋高僧僧肇,师从鸠摩罗什,吸取中观学派“有无双遣,不落两边”的论辩艺术,将其与先前接受的儒学、玄学影响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论辩风格。《肇论》在语言风格方面,受当时流行的骈俪文体的影响,但与其重在释理的特点有关,因而又不为文体所束缚,将深邃的佛理用自然朴实的语言阐述清楚,是在中印文化交融下结出的“论”体“奇葩”。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和探讨了外语写作能力的心理结构,回顾了图式理论的运用情况,并在外语写作能力心理结构的分析中发现。正是外语学习者大脑中存储的各种语言图式(其中主要包括文本图式、语段图式和语句图式)才把外语学习者所学到的有关写作的一些外语语言知识和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联系在一起,并构成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该发现揭示了图式在写作能力中的重要性,以及图式理论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在写作能力的教学和培养上,除了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和练习之外,还应促进图式的生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语言的逻辑语义学是逻辑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语言,研究的方法涉及逻辑和计算的概念。近十来年,逻辑语义学的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其中有较大影响的要数范畴语法的三个现代版本的发展:范畴类型逻辑 CTL、组合范畴语法 CCG 和非连续兰贝克演算 DLC。CTL 是从逻辑的高度概括分析语言的形式工具的学说,CCG 是基于特定规则而关注语言事实分析需求的形式语法,DLC 是专门分析语言中非连续现象的形式理论。本述评阐述的就是范畴语法三个现代版本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5.
语用逻辑及其在计算机语言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扼要阐明了语用逻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主要特点,并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侧重描述了计算机语言作为浯用语言的逻辑特征,包括对计算机语言的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最后,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在prolog语言中使用IL分析方法表明丁语用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衰老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通过纵向跟踪一个人语言使用中的变化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提供依据来诊断衰老变化与质量,为老龄化时代的健康衰老模式提供理论参照。文章以美国著名作家梅·萨藤在57-82岁期间撰写出版的8本日记为历时性语料,利用LIWC词频统计软件,统计8本日记中7个文本参数的词频数量及其变化趋势,通过定性分析与语料解读,考察作者的语言使用是否或如何随着年龄而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年龄对于自我参照、社交词汇、消极情感词汇、冠词和大词的使用影响较大,而对于积极情感词汇和认知词汇的使用影响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随着人的变老,其自我关注程度、社交和情感需求、其他生活关注以及类别化思维程度等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罗蒂把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逻辑实证主义、蒯因和戴维逊的语言哲学,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融合在一起.试图把英美分析哲学和它的大陆哲学对手结合起来,铸造某种新实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联盟.因此.他批判了分析哲学,解构了作为认识论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提出了一种后哲学文化以对抗传统哲学的表象主义和基础主义.  相似文献   

18.
眼动技术在国外语言研究中有近两个世纪的应用,而在我国仅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其使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本文通过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梳理了我国语言研究文献中结合眼动技术的相关成果,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学科发展态势等三个方面挖掘了该领域研究前沿和研究空白,指出了眼动技术在语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为学者们提供了后续研究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