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后期文学家冯梦龙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经过加工编撰而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他的小说批评理论主要见于为“三言”所做的三篇序言。在“三言”序言中,冯梦龙归纳总结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流变历程,指出了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强调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探讨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并注重小说的教化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白话小说的源头可上溯至宋元话本,但长期以来,它们都以单篇形式流传,直至明代,才有文人收集整理,加工出版,出现了《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刊小说四种》等选本.冯梦龙的“三言”集白话短篇小说之大成,不仅对宋元话本进行编订、修改,而且对民间艺人编写的拟话本,也予以增删、润色,此外,还自己创作拟话本.由于冯梦龙的创造性劳动,“三言”在思想、艺术方面都达到以往短篇小说所未能达到的高度.它为话本小说确立了某种审美范式,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影  相似文献   

3.
小说文本: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代拟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个案,解读中国男女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历史真相,并由此质疑以经典文本与精英思想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指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层次结构,以及正统道德观念与社会生活之间实际存在的距离。文中强调传统通俗小说的纪实特点及其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可以观”,观世态知人情,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心理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宋元小说话本到清代拟话本,这种特定的短篇白话小说样式绵延发展了数百年,而冯梦龙于明代天启年间编撰的“三言”则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宋元旧篇和明代前期的小说话本而言,“三言”是一个精彩的集结;对于从晚明到清末的拟话本创作而言,“三言”又是一个光辉的起点。那么,“三言”是如何起到这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的呢?大体上可概括为三点:融合、超越、示范。对此,笔者曾在《论冯梦龙对旧话本小说的改造》(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一期)一文中已有初步涉及。这里,再以“三言”中某些篇什为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拉康提出的阳具中心主义并以当代小说创作为观照,比较冯梦龙(1574—1646)编著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以下简称《珍珠衫》)与当代作家秦巴子的新作《身体课》以及女作家裘山山的《花香催人老》三篇小说。《珍珠衫》尚情议性,在尊重女性的前提下以传统伦理道德为指归;《身体课》引领读者认识身体的欲望,无视伦理道德,首肯以男性为中心的多边性爱,以"性"为指归;《花香催人老》则描述了在当代权钱张扬、重性轻情、以阳具能指为中心(phallocentrism)的大环境下,中青年一代女性的沉沦,并对践踏性道德的"不伦"性爱进行了谴责。  相似文献   

6.
“三言”的市民文学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著名俗文学家冯梦龙在搜集整理大量宋、元、明民间艺人“说话”的基础上,编辑、创作了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史称“三言”,被誉为“话本小说的宝库”。“三言”是拟话本的代表作,与同时代人凌濛初的初、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三言  相似文献   

7.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纂的《醒世恒言》中有一篇拟话本小说非常引入注目,它就是《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就题材而言,小说虽然写的是一个男婚女嫁的婚姻故事,这种故事在古代小说家的笔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但由于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的苏州太湖之滨,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都有真实的生活为依据,因此这个传统的婚姻故事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不仅如此,小说所描写的这个婚姻故事,表面看似很平常,脱不了古代小说、戏曲中常见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郎才女貌夫妻团圆的俗套,但细加阅读审视,透过小说描写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可以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小说自宋之后,就有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因文言小说诞生与发展在先,故白话小说多受其影响。本文尝试以冯梦龙"三言"中的两篇代表作《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来探究"三言"对同题材文言旧本的借鉴与改编。  相似文献   

9.
宋懋澄是明末重要的诗文与文言小说作家,其作品为白话小说和戏曲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冯梦龙就以其文言小说作为蓝本,创作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拟话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没有对其创作成就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明末冯梦龙编辑的《三言》,是中国古代小说里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包括有120个短篇,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与民间传说。这些短篇小说系宋元话本小说的继续发展,因多为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写成,故亦称为“拟话本”。《三言》里的小说有一部分是宋元旧作,仅篇目、内容略有修改,如《京本通俗小说》的《碾玉观音》改为《崔待诏生死寃家》,《冯王梅团圆》改为《范鳅儿双镜重圆》等是,其余大部分为明人和冯氏自己的创作,而冯氏创作尤占有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编写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在宋元话本小说日增、说话技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脱离了讲唱文学的形式.由文人搜集整理、加工创作,专供案头阅读的两部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这两部拟话本小说集以城市细民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为主要背景,以城市细民为主要描写对象,相当全面、精细地反映了当时封建时代的广大市民群众日常的家庭生活、爱情婚姻及经商买卖等活动情况,是明代中叶一幅多角度、全方位的社会风俗画的长卷.在两部小说集中,尤以描写明代市井细民经商营业活动的商业题材小说更醒目突出,更具独特创性,更能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气息及广大市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意识和审美价值观念,在中国古典小说描写的众多题材中另辟了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12.
洪迈的《夷坚志》是宋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它对于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元明清戏曲及文言志怪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明显地受到《夷坚志》的影响,它对《夷坚志》在模仿中有变异,在继承中有创新,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小说观念的继承与发展,题材的借用与开拓,思想内容的创新与深化.  相似文献   

1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冯梦龙编辑“三言”中的一篇。它所具有的深刻的思想内容、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对今天的读者仍有重要的认识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同时,对当代短篇小说的创作也不乏借鉴意义。 据传,杜十娘的故事是发生在明万历年间的实事。明·宋幼清曾把它写成传奇《负情侬传》(见《九篇别集》),在冯梦龙编辑的《情史》中,也辑有这个故事的原始材料。冯梦龙又根据原有的人物情节,加工、改写成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氏的创造性主要在于:他用精炼生动的文学语言展开了极其丰富的细节描写的心理刻画,成功地塑造了杜十忍受、李甲等典型人物,大大提高了这篇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有专家认为此作“即使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也决无逊色”。论者所言极是。  相似文献   

14.
以口头诗学理论为背景,从"程式"、"主题"、"故事范型"3个层面揭示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拟话本小说所含有的口头艺术特征。分析认为,冯梦龙"三言"拟话本小说保存了口头诗学特征,丰富了口头诗学理论,并对口头诗学进行了"书面化"改造,这不仅有利于探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艰难蜕变历程,而且也证实了口头艺术影响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冯梦龙是以编纂《三言》和增补《新平妖传》、《新列国志》著称的。冯梦龙之所以重视通俗小说的编纂和增补工作,与他对小说的正确认识有关,可以说是他的小说理论的实践。对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封建正统文人是鄙视的,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道听途说,为君子所不齿。因此,小说理论的兴起,比诗论、文论、词论以及曲论都要晚。直至明代嘉靖以后,随着通俗小说日益繁荣,小说理论才以序跋和评点的形式出现。如蒋大器、张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比较了十七世纪法国文坛的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创始人莫里哀和中国明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家冯梦龙各自对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和他们尽管从事不同门类的文学创作,却在作品中体现出相近的创作思想、主题以及艺术特色,从一个点上反映出文学的作为社会生活真实写照的普遍意义之广泛性、无国界性。  相似文献   

17.
《型世言》的空间结构和世态万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型世言》是明代拟话本中一部长于空间结构的短篇小说集 ,对小说社会内容的开拓尤其出色。它善用概述和场景对小说时代背景、社会情势、市井生活、复杂人物关系作绘声绘色的描写 ,使小说呈现一般短篇小说少见的世态万象。《型世言》的空间结构还善于将社会情势变为展现人物性格的特定情境 ,揭示人物行动逻辑的合理性 ,塑造出性格、心理都较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三言”是明代末年著名的民间文学家冯梦龙收集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它包括《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作品,后人合称“三言”。因其作品大都是从民间收集而来,所以能更直接、更深入地反映当时及其以前的社会生活,反映广大人民、特别是普通市民的心声。结集刊印之后,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由“三言”的书名,不难看出作者收集这些民间口头文学的意图所在,“所篆《喻世》、《警世》、《醒世》三言,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通俗也,恒则习之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  相似文献   

19.
《宝文堂书目》作为明代的私人藏书目录,其著录的宋人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留存到明代的宋代话本。"三言"也吸收了宋代话本的精华,各家小说史均有论述。《宝文堂书目》作为宋元明话本、拟话本传藏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三言"有很多类似之处。"三言"在吸收元明新作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宋话本小说,这其中《宝文堂书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明人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拟话本的压卷之作。其创作成就为后代评论者所推重,赞叹之词不绝于耳;当代因影、视媒介的渲染,其故事情节也几乎家喻户晓;故而如今再论,似欲言已尽、难出新意了。其实,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逐步发展、不断深化的,如果我们改换一下切入的角度,或许可以使我们对杜十娘爱情悲剧的理解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