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体现了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把中国的改革聚焦到农村。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妇女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农村妇女发展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反映着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程度。探讨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农村妇女的进步与发展,分析农村妇女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对于促进农村妇女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期所刊发的一组笔谈文章,主要从性别制度、性别平等、农村妇女主体地位、农村妇女社会角色、留守妇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关注农村妇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引致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发生变迁.但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等非正式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与农村工业化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对我国31省市统计资料的因子分析表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是不同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不同因子的作用力度和方向不一致,共同决定了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具体路径.我国31省市农村工业化水平聚类结果与其对应的农村妇女社会地位指标变量均值的比较,既体现出不同农村工业化水平地区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特点,又以历史的脉络演绎我国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轨迹和规律性,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时滞性和非平衡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人口问题(女性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中国女性人口占世界女性人口的1/4,中国农村妇女又占中国妇女的80%左右,文盲妇女、贫困妇女大多在农村。研究和探讨中国农村妇女与发展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地位,对中国实现《内罗毕战略》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知政、议政、参政和从政水平得到提高,四川农村妇女干部参政议政由于诸多原因呈现出新旧因素交融的情况。本调查针对四川南充、广安等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妇女干部受教育程度、家庭地位、参政意识、社会认同等方面结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四川农村妇女干部参政议政的现状,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探索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今,“农村妇女发展”深受社会和学术界关注。无论是倡导和推动农村妇女发展,还是研究农村社会中的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人们都会发现一个基本事实:农村妇女社会角色日益突显,而现有的体制却无法及时提供农村妇女承担多重角色的社会条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步履艰辛。多年来一些妇女研究者、妇联组织、政府、“三农”问题专家和相关社会团体,从不同角度探索农村妇女如何改善自己的生存境遇,努力寻找满足农村妇女社会角色需求的途径和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的各种对策,呈现出许多成果。在此,笔者欲介绍一个较新的视角,即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村妇女社会角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农村妇女状况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妇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促进妇女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农村妇女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进一步指明了农村妇女工作的发展方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制定的农业政策和措施,为农村妇女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农村妇女的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文章从2003年全国各地区的相关调查材料入手,从农村妇女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状况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2003年中国农村妇女的基本状况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在改变农村经济基础的同时,必然导致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发生变迁,这种变迁是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我国31省市统计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妇女的经济、政治和教育地位与农村工业化之间具有正向的互动关系,而农村妇女的生育地位则与农村工业化之间具有负向韵互动关系,其中农村妇女的经济和教育地位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力度较大,而农村妇女的政治和生育地位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力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农村底层妇女在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影响下,一直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新中国赋予了广大农村妇女平等的参政权,但这种文化的心理积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依然是农村政治文化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在男性方面,表现为对农村妇女参政的排斥;在女性方面,则表现为对政治参与的无力感,从而阻碍了农村妇女参政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尤其是要从政治心理建设入手,深入改善农村妇女参政的内环境,以推动我国农村妇女参政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过去几十年与农村妇女相关的人权公约、国际会议文书、联大决议及联合国系统有关机构的部门政策进行的系统梳理,揭示了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国际发展范式的流变,国际社会对农村和农村发展中妇女和社会性别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1975—1995年间召开的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将农村妇女问题纳入国际发展议程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北京行动纲领》仍是当下促进农业和农村中社会性别平等和引领农村妇女赋权的主要立法和政策框架。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进入21世纪之后,农村妇女/社会性别问题成为新一轮国际政策干预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分析和实践妇女与发展社会性别与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当人们用性别意识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农村妇女地位时,深感妇女地位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教育就业收入资源利用政治和社会参与家庭性别角色等方面因此,有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关注宏观政策,优化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将性别公正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妇女NGO即妇女非政府组织。在贫困山区的农村,妇女NGO在提升已婚女性家庭地位方面所发挥的最大功效有:帮助已婚女性脱贫致富,提升了其经济地位;干预农村家庭暴力,给予已婚女性暂时的庇护。然而在贫困山区的农村,妇女NGO数量规模较小,活动频率低,组织类型结构单一,社会认知度不高,与网络型发展模式相距甚远。针对此现状,贫困山区的妇女NGO,在创建之初就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明确自身的使命与工作重心,对未来的发展应有合理规划;加强政府与社会支持力度,使妇女NGO稳定发展且逐步走向普及。   相似文献   

12.
妇女:走出重围--结合案例谈中国农村妇女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贫困是当前农村妇女不平等社会地位的根源。如何看待贫困与妇女发展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选择。传统的农村发展政策往往只注重经济增长效率,而忽略了妇女信贷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妇女发展理论作为对传统发展理论和政策的修正,包括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妇女参与发展、妇女与发展、社会性别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以来英国女子社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妇女成人学校不断出现、女子职业技能教育更受重视、妇女讲习会(W om en s Institute)制对妇女的教育作用增强和城镇妇女基尔特会(Townswom en s Gu ild)对城镇妇女发挥着教育作用。从中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应大办妇女成人学校以满足广大妇女对教育的渴望;在妇女扫盲教育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应调整教育任务,增强妇女成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级妇联应吸取英国开办妇女讲习会的经验并形成制度以提高广大妇女接受社会教育的能力;应吸取英国开办城镇妇女基尔特会的经验,在城镇开办妇女成人教育机构,加大对进城女农民工、城市下岗女工以及农转非女性的教育培训,以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女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贫困人口性别差异广泛存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贫困人口的女性现象。女性贫困治理是全球减贫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女性生计能力的减贫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女性生计能力提升是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重点,可行能力理论、性别红利理论、赋权增能理论可以构成我国农村女性生计能力减贫的理论基础。当前,农村女性生计能力减贫面临着家庭内部性别不平等、文化水平性别差异、公共空间社会排斥等社会环境的约束。提升农村女性生计能力,不仅是女性发展的核心,也是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更决定着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农村女性为例的研究显示,构建我国农村女性终身学习的宏观条件尚显不足,微观条件中客观条件比较欠缺,而农村女性的主观学习意愿强烈。构建我国农村女性终身学习体系需要在法律支持、组织支撑、财政支持、认证支持、资源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应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状况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仍处于劣势地位;改善这一状况,应从制度保护、妇女组织功能强化、女性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推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风险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其蕴藏的风险因素较为独特。主要结合西部地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在资金投向方面的特点,着重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妇女综合素质较低,农业发展落后,担保力量相对薄弱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其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妇女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员和组织农村贫困和留守女性参与到精准扶贫之中,能更好地提高减贫效率和减贫质量。既有研究对女性参与减贫的制度设计和生活空间关注度不够,对性别主体性的实践形式缺少细致分析。“扶贫车间”作为精准扶贫体系中的微观制度创新,从“自上而下的外部动员式嵌入,贴近女性生活的内部需求式嵌入,融合各方力量的集体协同式嵌入”三个层面,打通了女性“家庭—工作—社区”三种生活空间的区隔,重构了贫困女性的生计框架,促进了女性的自我和社会认同。女性减贫又促进了减贫目标的达成和社区治理结构的改善,贡献了“性别红利”,二者呈现出互嵌共促的态势。当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扶贫制度与贫困女性生活之间也存在一些张力,女性多元发展需求和制度供给之间的匹配度还不高,需要在农村发展的各项制度设计及执行中更好地尊重女性体验,关注女性的日常生活与发展实践,有效提升二者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给农村妇女带来的困惑:角色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农村妇女面临的就业等问题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她们而言,因就业引发的角色转换更是主要的困扰因素之一.再加上农村妇女本身文化素质不高,面临困惑时又一时无法很好地解决,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社会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村民自治的发展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国家制度运行的方式还没有完全体现女性角色及其参与的重要性,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女性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能力发挥。因此还必须重视女性角色和参与的作用,即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资源享有和文化传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