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唐代诗歌,李白和杜甫是两个高峰。中唐时,李杜即齐名;宋以迄明清,李杜的诗无不受学人重视。韩愈《调张籍》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严羽《沧浪诗话》云:“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然而李杜诗之研究状况,却大相径庭:一寂寥,一热闹,恰成鲜明对比。考察李诗后世遭遇之寂寞冷落,固然有多种原因,而自宋  相似文献   

2.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国唐代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卓越的成就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同时代人和后代人的高度评价。李杜的伟大成就固然与他们本身的才华和创作实践有关,但也是和他们的前辈诗人,特别是陈子昂的开拓之功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承传关系。关于杜甫与陈子昂的这种关系,拙作《杜甫与陈子昂》已经论及(见《草堂》1983年1期),本文仅就李白与陈子昂的这种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前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种评价是很公允的.虽然郭沫若先生于十年动乱后出版的第一本书《李白与杜甫》中,高抬李白,重贬杜甫,但“曲高和寡”,也没动摇了世人对杜甫的定评.在这位伟大“诗圣”的笔下,不仅写景状物,均有超人的成就,而且也是人物写生的圣手.他把《遭田父泥饮》一诗中的田父(农民),活画出一个热情、豪爽、质朴可亲的、“不觉村野丑”的农民,同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北征》《羌村》等篇里,也活生生地  相似文献   

4.
郭老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指出:元稹的《杜君(甫)墓系铭》是抑李而扬杜的。紧接着又说:“然而同是唐人,还是有人能够说几句公道话的。韩愈有《调张籍》一诗,开头六句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李白与杜甫》第114页。以下凡引此书,均只注页数)  相似文献   

5.
并尊李杜,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谁是并尊李杜第一人?不是韩愈,不是杨凭;以“李社”连文说,元稹堪称第一人;不拘泥于“李杜”连文,则任华是第一人。任华《杂言寄李白》、《杂言寄杜甫》都写于李杜在世之日,识见非凡。把任华传世之作做一番研究,他的身世、思想、诗歌特征以及他推尊李杜的时间,便可逐渐弄清楚。  相似文献   

6.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全世界历代诗人中的巨星.韩愈《调张籍》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万丈光焰不仅照射到子孙万代,也照射到普天之下.使世界各国无不宗仰.李白、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宋朝以来的统治者和封建文人,虽然特别推崇杜甫,而李白却是深深地植根于人民之中,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所爱戴.李白所到之处,无不有文物古迹,而且广泛地流传着李白的遗闻轶事.  相似文献   

7.
自中唐诗人元稹始倡李杜优劣之说,遂开尊杜抑李之风。虽然“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当时就不同意,提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主张李杜各有千秋,后来历代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家也认为李杜各有特点,不当有所轩轾,但终敌不过尊杜抑李的偏见。一千多年来,注杜者号称千家,注李者数家而已。虽然在中国民间,李白是妇孺皆知,但在某些人心目中总觉得李白差杜甫一等,直到现代仍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庄子道与逍遥游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逍遥游”是庄子人生理想的核心,两者贯穿以内篇为主的《庄子》全书。作为首篇的《逍遥游》先概括点明“逍遥游”的内涵(文章主旨)。《逍遥游》相当于《庄子》“导论”,它所阐述的思想四个方面(包括道)涵盖了庄子的主要思想。对“逍遥游”的追求缘于庄子对现实人生困境的深刻感悟以及感悟之后的无奈。对“逍遥游”的追求实际上是对“道”的认知,它包括探道、识道、知道三个环节。“逍遥游”是庄子心目中一种人道合一后实现了对人生各种困境的超越的忘情忘物忘我、无功无名无己、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原文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者生平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有1400多首。他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综观杜甫一生的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  相似文献   

10.
近撰《飞蓬自远与终朝独思——李杜交游诗述略》一文(《杜甫研究学刊》1991年第1、2、3、4期连载),试图对李白与杜甫之交游及其交游诗作一较为系统之考察。为不使行文过于枝蔓,因另为《杜甫〈遣怀〉诗吹台辨》文(载《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以辨明杜诗《遣怀》“气酣登吹台”之“吹台”实为“平台”之误。而此文限于篇幅,有的相关问题无由申说,故更为补说于此。  相似文献   

11.
李白东涉溟海未至剡中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东涉溟海,事在开元十四年间,此行所至,已行世的几家年谱,均认为乃在广陵一线。即庸人所称之江东。如清王琦《李太白年谱》、詹瑛《李白诗文系年》、郭沫若《李杜年表》,以及安旗《李白年谱》等。可是,新近出版的郁贤皓先生《李白丛考》(以下简称《丛考》),在《李白出蜀年代考》一文中,却认为李白此行曾至剡中,并对此行中的部分作品进行了系年,笔者认为郁说颇值商榷。  相似文献   

12.
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名字,不仅在中国已是妇孺皆知的,就是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人知道,并且对他抱有尊敬和热爱的感情。中国历史上,诗人成千上万,诗歌艺术园地万卉争荣,然而唯有李白和杜甫的名字最为显赫。尽管历代评论家或毁或誉,争短论长,然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他们所创造的诗歌艺术奇葩,在诗歌史上万古长新,永远给人以沁透心脾的美感享受,使人诵读之余,不禁热泪交颐,  相似文献   

13.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也参与到了历史上聚讼纷纭的“李杜优劣论”这一著名公案中。本文认为,综观元好问一贯的文学思想,他所持的是李杜并尊的观点:既反对扬杜抑李,也绝不会扬李抑杜。其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云云,既是对李白诗品及人品的赞扬,同时也是对相传为李白所作《戏赠杜甫》一诗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在李白和杜甫的比较研究史上长期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失误:一是扬李抑杜,一是扬杜抑李,即著名的“李杜优劣论”.这种褒贬轩轻包括人们常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由于前人在古典诗艺方面的修养很高,所以关于李杜诗歌艺术形式上的偏颇之见很早就被人们所纠正.比如宋人严羽曾中肯地指出:“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沧浪…  相似文献   

15.
有四条后山诗话,并见于黄山谷的集子。其中一条见于《山谷集》卷二十六,另三条均见于《山谷外集》卷九杂书类。早在南宋初,胡仔在编《苕溪渔隐丛话》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怀疑是误编。但至今无人加以考辩,兹逐条予以考释。 第一条。《后山诗话》云:“余评李白诗,如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吾友黄介读《李杜优劣论》曰:‘论文正不当如此’。余以为知言。”(《后山先生集》卷第二十三)而山谷《题李白诗草后》云:“余评李白诗为  相似文献   

16.
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一词 ,其实是一首托名之作。一、北宋李之仪“用太白韵”填写《忆秦娥》的事实 ,只能表明托名李白作的《忆秦娥》词在当时甚为流行。二、崔令钦《教坊记》无《忆秦娥》曲名者 ,并非表明李白作该词于“天宝乱后” ,而是李白根本未作是词。三、李白在《凤凰台》等诗中自始至终均未用“秦娥”一词 ,而《寓言》其二中的“秦娥” ,则并非《忆秦娥》中的“秦娥”。四、李白集中的《三五七言》诗 ,属“声诗” ,与《忆秦娥》词调毫无关联  相似文献   

17.
一、从“李白,山东人”说起编修于五代后晋的《旧唐书》,至宋时受到许多史学界有识者的批评.曾公亮谓其“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进新唐书表》),吴缜谓其“纪述取舍,乖戾舛差”(《进新唐书纠谬表》).单就《旧书》的《李白传》而言,其“错误”诚然是在在皆是,其中尤以谓李白“山东人”最为识者所鄙陋.中华书局标点本《旧书·李白传》“山东人”下校勘记云:“李白中年时曾在山东住过,故杜甫诗中有‘汝与山东李白好’之句,元稹《杜子美墓系铭》以李白为山东人,《旧唐书》沿袭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18.
《新唐书》本传记载,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刘全自说李白“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庚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范传正在《庚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上记载李白“少以侠自任,而门多长者车,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器度弘大,声闻于天。”宗祁说李白“为任侠,轻财重施。”(《新庚书·文艺列传》),由以上记述可见,任侠为李白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  相似文献   

19.
关于酒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中的《既醉》。这是一首祈祷规劝为内容的四言诗。“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这几句大意是说酒儿喝个够,饱受大恩惠。 中国文人有饮酒的传统,特别是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了曹操、阮籍、陶渊明以及李白、杜甫等众多嗜酒、善饮的文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在这首《短歌行》中,正是通过酒,唱出了积久的忧思。阮籍的饮酒在当时更是有名,传说他“……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感叹“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他专门写了《饮酒》二十首。李白更是长醉不愿醒,这位酒仙号称“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杜甫也有“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陪章留后待御宴南楼”的诗句。  相似文献   

20.
李白诗风,从总体上看,复古倾向较为明显。兼之他又有一些这方面的议论,故古今论言多以之为复古派或“以复古为革新”的诗人。《古风》其一即为常所征引的重要依据之一。 胡小石先生在《李杜诗之比较》一文中引孟綮《本事诗·高逸》载白:“(兴寄深徽)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之说而评之云:“这是他崇经的门面话,他所作以七言诗最好,五言次之,四言最坏。”实事求是,深中肯綮。继又引“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大我而谁(与)?”及《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数语,并联系李白现存的九百多首诗“古诗占十分之九以上,而内中且有一首只六句”的创作实况,说李白“是一位复古派的健将”,并以所引《古风》其一中语为李白“论诗的大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