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学报编辑工作与编辑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工作的实质是一个信息处理的全过程,亦即是一个系统的信息工程。信息是完成此系统信息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报编辑要履行职责,作好学报的编辑工作,就离不开大量的、准确的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取决于自身的信息素养。因此,学报编辑必须通过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支持,利用各种途径来提高和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
信息是编辑工作的对象,也是学报质量的基础,而学报质量又是学报的生命。学报能否以高质量在竞争中求生存,关键在于编辑的素养与能力,即在于编辑对学术信息的认识、获取、筛选、处理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学报的编辑工作是一种复杂高级的脑力劳动,是编辑工作的一个分枝而又有别于一般的编辑工作,如何认识学报编辑工作的性质、学报编辑人员的工作与科研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编辑人员的素养等,都是学报编辑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自己十余年来编辑工作的实践,简略地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学报的质量分为文章的质量、文字编校的质量和版式设计、印刷装订质量等。实现学报的学术文章的质量要求,提升学报编校的质量水准,改善学报印刷装订质量,都涉及到学报的编辑人员,与编辑的素养息息相关。学报编辑需要具备对学术文章质量优劣的识别能力,敏感的文字编校能力和对版式设计、印制质量的鉴别能力。这些能力需要编辑平素不断修养才能得以不断提高的素养之工。编辑素养的提高是学报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因素。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报质量是学报编辑工作的永恒话题。学报的整体质量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指标,由学报的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构成。作为学报的组织者、领导者与管理者,主编的素质是指主编从事编辑实践与管理工作所必须的个人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具体表现为主编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编辑业务素养以及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主编的素质对提高学报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提高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素养的重要性 ,指出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以及提高学报编辑学术素养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与政策理论水平 ;丰富的专业知识 ;熟练的编辑业务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如此学报编辑才能站在时代与学科前沿 ,拓宽视野 ,使学报工作适应 2 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所刊研究成果要体现出其专业性、学术性以及意识形态属性,应当反映高校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前沿动态。编辑是高校学术期刊的灵魂,在整个出版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政治思想素养、业务素养、把关责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及学习素养等方面对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进行了论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编辑应与时俱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推动期刊质量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念上,对编辑的知识结构的认识存在两种误区。本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专业素养对学报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鉴审能力、编辑加工能力及作导向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分析、论证了学报编辑具备专业素养的必要性及其对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编辑学理论中,学报编辑主体论常从编辑主体的思想立场和文化素养、知识功底和学术素养、职业品格修养等方面论及,这些编辑主体论思想,其实在刘勰《文心雕龙》通篇都有印记,可以说是现代编辑主体观的萌芽.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并继承刘勰编辑理念的科学性,启迪现代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实践,以古鉴今.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是较高层次的学术期刊;它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情报信息是强化编辑专业知识,提高编辑各种应对能力及素养,是保障期刊质量的物质条件;加强学报编辑部资料室的建设,其目的是为广大编辑搞好编辑工作、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保障.  相似文献   

11.
学报执行编辑的工作及其素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养,提高学报的出版质量;二、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现代编辑意识;三、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如同当演员须有当演员的基本条件、当科学家须有当科学家的素养一样,当一名编辑也得有当编辑的基本修养.编辑工作的类别不同,对编辑人员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根据大学学报的特殊性质及其对编辑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好的学报编辑,必须同时兼有编辑、学者和教师这三种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既为编辑,当然必须熟练掌握编排校印的具体业务,在这个意义上,学报编辑同一般书刊编辑一样,应是个编辑;大学学报作为以反映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刊物,它受理的稿件主要是学术论文稿,因此编辑人员必须具备有关学科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知识,熟悉学术动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学术鉴别水平,在这个意义上,他又应当是个学者;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学报编辑的素质及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学报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学报编辑素质主要包括:精品意识,跨学科思维的能力,道德自律意识,网络查新与学术维权意识,选题策划能力,信息素养,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字功底.编辑素质的优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学报编辑的继续教育;加强学报编辑自学意识;鼓励学报编辑从事科研和学术研究;在编辑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栏目设置、审稿校对等方面可以体现编辑的功力和水平。基于编辑职业素养的养成、编辑职业素养面临的困境和编辑职业素养的修炼,围绕着编辑的价值认同、职业认同等方面对编辑的职业素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息社会下的学报编辑能力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对高校学报编辑能力赋予了新的含义。从创新能力、学术素养能力、上网交流能力、跟踪能力和连续报道能力五个方面给出了学报编辑能力的全新内容 ,同时重点阐述了编辑学术素养能力的培养措施 ,为全面提高学报编辑素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8月 ,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温江县召开了编辑工作研讨会。研讨会上 ,与会代表围绕提高学报质量、提高编辑素养、网络时代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编辑标准化与规范化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与交流。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李大明教授在会上强调 :“论文审读和编辑处理 ,不但要执行有关的编辑规范 ,也要遵守有关的学术规范。”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副主编王珏副编审 ,在会上就“当前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谈了自己的认识。研究会副秘书长、德阳教育学院学报主编袁能光副编审对学报论文…  相似文献   

17.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办好高校学报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编辑必须走职业化发展之路。要在充分认识高校学报编辑队伍职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编辑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编辑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推进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体制性因素对学报编辑的消极影响及优化思路王长乐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环境,主要是自己所在的学报编辑部,但也不限于学报编辑部。因为学报编辑是个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其稿件作者、学报读者处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就是编务工作中的印刷、校对、发行也超出了编辑部的...  相似文献   

19.
一、编务工作在学报工作中的地位高等学校学报的整体工作框架是由组稿——审稿——加工——校对——印刷——发行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在这一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中,编辑工作和编务工作是两个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在一个人员数量结构适度的学报编辑部,应该有一定数量的编辑,同时也配备一定数量的编务工作者.如果,一个学报编辑部只有编辑,没有编务工作者,势必加重编辑的负担,分散编辑的精力,进而影响学报的质量.学报从组稿到印制成成品送到读者手中,相当一部分工作需要编务工作者做准备、联系、印制、发行、信息反馈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提高学报编辑质量的浅见朱文光编辑一是门学问。学报编辑工作是一项思想性、政治性、学术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属于高层次的精神生产活动。学报是学校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体现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它对编辑业务能力的要求应比社会上一般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